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4,(1):64-67
<正>按照中央和省委对"藏区的群众工作要往细处做、向深处推、带着感情做、做到基层去"的总体要求,中共阿坝州委、州政府创新民族地区群众工作,实践群众路线,自2012年3月在《阿坝日报》、阿坝电视台等州内主流媒体开办了"阿坝民声"栏目以来,搭建了对党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4,(22):112-113
<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路,在让外界深深感受到阿坝州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也让生活在这方热土的人们感到振奋与憧憬……徜徉在阿坝州的城市或农村牧区,令人感慨和感动的首先是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路,在让外界深深感受到阿坝州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也让生活在这方热土的人们感到振奋与憧憬……阿坝交通走过的是  相似文献   

3.
聚焦阿坝     
<正>2014年是阿坝州建州61年,也是阿坝州从传统农业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农业的61年。阿坝农业实现了从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形态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跨越,从原始的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现代化跨越。建州前,阿坝州农业基本上处于小农户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状态。61年来,围绕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怎么办等各环节的具体问题,全州农业人奋力探索实践,使产供销链条逐步联结、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3,(31):67-71
10月23日,作为第十四届西博会的主题市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主题馆举行了开馆仪式。阿坝州以“美丽新阿坝、幸福新家园”为主题,集中展示阿坝州建州1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灾后恢复重建所取得的成果。突出阿坝州生态农业、现代林业、现代草原畜牧业、新能源开发、全域旅游等资源优势和藏羌民族风情文化;集中展示阿坝州“一体两翼”、“五个阿坝”、园区建设、灾后重建、三大民生工程、“十二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阿坝州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针对阿坝州农村小学体育诸多问题,该文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正常开展的建设性意见,旨在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体育的发展,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越新 《中国西部》2013,(25):56-61
经历了“木头经济”和“石头经济”的发展阶段,阿坝州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增长点来取代以前的两头经济。 阿坝的旅游资源,得尽天时地利:九寨沟展天堂之美,达古冰川有冷艳之绝,红原、若尔盖大草原可策马奔腾,雪山草地可领略革命豪情,还有成片的藏村羌寨…… 将生态农业、文化特色与旅游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阿坝全域景区营销机制,发展全域旅游,是阿坝州探索出的新的发展方向。 “阿坝要打造为全域旅游景区,必须破除靠天吃饭的思维定式,变被动为主动,把旅游业作为我们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阿坝州州委书记刘作明表示。 一方水土吸引八方来客,阿坝州正迈向红红火火的“人头经济”。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阿坝州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针对阿坝州农村小学体育诸多问题,该文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正常开展的建设性意见,旨在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学体育的发展,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凌云 《中国西部》2014,(38):108-110
<正>作为民族地区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除了自身发展外,还要承担维护社会稳定、支持经济建设的艰巨使命。在阿坝州的农村地区,"三农"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农业及畜牧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影响大,而目前又没有健全的农业保险等避险措施,较工业、服务业风险大,收益低,是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区域。农行阿坝分行作为唯一一家在全州13县设有营业网点的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服务好较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助农增收,促  相似文献   

9.
仲品 《中国西部》2014,(10):40-45
雾霾催生的万亿经济背后,是黄灯频闪的警示:过去那种靠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必须加快。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配置方式过度依赖煤矿,电力发展以分省区自我平衡为主,导致东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阿坝州,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成都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是阿坝州的立州之本和发展生命线。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是阿坝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换档转型升级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以阿坝州为例,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春雨 《魅力中国》2011,(21):311-312
旅游地屏蔽理论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的一种延伸,本文指出阿坝州旅游在区位、资源、要素、形象等诸方面受到屏蔽,特别是阿坝州内各景区受到优势资源的形象屏蔽,因此认为阿坝州旅游开发应该因地制宜,在资源本身、旅游人才、区域合作、以及形象定位等几个方面做好工作,尽量“弱化”屏蔽因素对阿坝州旅游的影响,从而实现阿坝州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蔡晓  钟加勇 《中国经贸》2010,(18):51-52
本文针对阿坝州旅游业在遭遇“5.12”汶川大地震破坏后恢复振兴时期,旅游人才方面凸显的深层次矛盾和许多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对策,以期阿坝州文化与旅游又快又好的发展,把阿坝州建设成为四川国际旅游通道、实现旅游富州、文化强州的目标,促进阿坝州旅游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阿坝州准确把握生态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阿坝州按照"坚持一个方向、实现三个突破、完善三大体系、提升四个水平、突出六大产业"的生态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坚持"增量提质、跨越前行"主题,深度谋划,重点推进,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现已发展成为成渝及周  相似文献   

13.
曾建波 《中国西部》2014,(38):112-112
<正>如何加快阿坝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高原农牧民脱贫致富?在阿坝不断走向富裕繁荣的背后,有着一代代阿坝农行人的执着大爱和不懈付出。阿坝,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可另一方面,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结合部的阿坝,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相对贫困、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如何加快阿坝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高原农牧民脱贫致富?近年来,作为民族地区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农行阿坝分行的全体员工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坚守责任,尽心竭力助  相似文献   

14.
杨博 《中国西部》2013,(11):128-133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全州幅员面积84242平方公里,共有898846人,辖13县,223个乡(镇),1354个行政村,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州拥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最集中的地区,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秦开金 《中国西部》2014,(30):82-87
2014年是阿坝州建州61年,也是阿坝州从传统农业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农业的61年。阿坝农业实现了从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形态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跨越,从原始的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现代化跨越。  相似文献   

16.
<正>在川西北高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称为"阿坝江南"、"东女故都",这就是阿坝州西南缘的金川县。然而,因为幅员面积大,地形特点复杂,交通条件极为不便,金川这个集自然风光、优质农产品、丰富资源的旅游大县、资源大县,只能藏在深山无人问,百姓生活极  相似文献   

17.
胡静 《中国西部》2013,(25):62-65
看过《尘埃落定》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里面那漫山遍野、鲜艳夺目的罂粟花.鸦片,几乎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阿坝州唯一的经济类作物. 而今,在阿坝州建州六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汶川甜樱桃、茂县羌脆李、理县大白菜、红原金针菇等阿坝州多种特色蔬菜水果已经成为成都、重庆及周边大中城市百姓餐桌上的日常消费品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阿坝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任务,以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为任务导向,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积极探索实施藏区脱贫攻坚的阿坝模式。我州确定了2017年度5个贫困县摘帽、239个贫困村退出、30811名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工作,强化国家行政保护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的主体地位,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更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务实之举。阿坝州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面积8.42万平方公里,辖13县、220个乡(镇)、1353个行政村,总  相似文献   

20.
罗滢 《中国西部》2013,(25):48-53
编者按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为了支持国家建设,阿坝州高强度、大规模地集中采伐森林,阿坝森工生产的木材一度占四川省交材总量的80%以上,当年公路上一辆辆拉满木头的大货车,州内大小河道里大量砍伐的木头顺流而下,成为那个时代阿坝州一种独特的景象和时代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