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与国际通行作法有一定差距,存在着准备钏类单一,计计提比例低,计提方法不科学,准确金不足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将坏帐准备金和贷款呆帐准备中二为一;根据外汇分帐制确定性准备金计提货币;增设专项准备金,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的结果对各类贷款按其内在损失程度确定不同比例计提专项准备金,并对其实行部分免税。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家自1988年起建立了呆帐准备金制度。该制度对呆帐准备金的提取范围,核销条件,审批权限,管理和核算等有关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一方面收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负效应。一、呆帐贷款核销的正效应毫无疑问,呆帐贷款的核销有其明显的积极效果;至.有利于银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呆帐准备金是银行按照年初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项补偿金,用以核销贷款因特殊原因不能收回造成的呆帐损失,通过对呆帐贷款的核销,…  相似文献   

3.
贷款损失准备金、资本监管与银行财务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考虑商业银行是否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提高资本监管要求将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和改善银行财务绩效的观点是错误的.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业、我国4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及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依赖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水平.银行充足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保证资本监管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出,拨备用于覆盖贷款的预期损失。鉴于预期损失的客观存在,建立科学完善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机制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计提机制应具备及时性、前瞻性等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准备金计提方式发展变化的分析,就建立前瞻性的准备金计提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信贷紧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贷款风险迁移矩阵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抑制信贷紧缩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0年代末芬兰、挪威和瑞典三个北欧国家及90年代日本的银行危机、信贷紧缩及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指出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的滞后性是这些国家信贷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实证分析了1996~2005年十年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有强化或助推信贷紧缩的影响,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可以部分解释1996~1998年我国出现的信贷紧缩。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美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发展的历程,及美国会计界、银行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在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上曾经存在的冲突和协调完善的进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同样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认为会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完善法规,指导银行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尽快健全我国银行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比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会计准则与监管政策,可以发现两者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计提理念、计提技术等方面.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兼容性问题日益紧迫,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也受到考验.为此,本文提出了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和完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计提土地增值税准备金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低;毛利率越高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高;并且,公司规模对计提准备金有正向作用,规模大的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大.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和采用股权激励对是否计提土地增值税准备金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同时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及不良贷款等指标大小,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田存志  刘可 《经济前沿》2012,3(2):150-160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大的自由,商业银行可以对其实施管理,以达到盈余管理、信号发送、资本管理的目的。本文利用我国22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前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盈余管理动机、信号发送动机和资本管理动机以及这些动机的变化。我们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以膨胀利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和负向的信号发送;而上市后银行膨胀利润的盈余管理大大减弱,直至不显著,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负向信号发送作用没有改变;我们没有发现商业银行包括上市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资本管理的证据。该研究有利于深化对商业银行治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贷款坏账率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表现,也是商业银行合理确定信贷风险准备金的重要依据,因此使用何种方法对其进行科学预测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次  相似文献   

12.
贷款损失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发放的贷款收不回来而遭受的损失,贷款损失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贷款损失作为银行经营成本的一部分,理应在计算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子以扣除,但是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税收制度还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及时足额的计提准备金,不利于防范风险与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3.
李贞玉 《时代经贸》2013,(10):80-81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同时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及不良贷款等指标大小,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新解——内涵、作用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包括需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的确定和调整等,并详细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总结提炼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特征,并简要指出这一范畴的提出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发展以及货币政策实践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产的准备金制度是针对金融机构的各类资产而制订,要求金融机构根据资产类别与规模计提不付息准备金。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ABRR在宏观调控上具有提高货币调控效率、拓展结构调整功能、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便利资产价格调节的优势,对各国央行特别是我国的货币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该制度的内涵特征、作用机理、优势与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可参照ABRR思想尝试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实施法定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6.
因存款准备金制度软化、存款准备金减少带来了货币政策低效或无效的局面。通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构建了一个准备金政策新框架,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需求结构效应,以实现针对性地调节总需求结构。并且,实行贷款准备金政策可以消减存款准备金的制度缺陷、重建准备金制度的威力、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炜 《当代财经》2005,(10):21-24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税收政策是银行所得税的核心问题。对于银行提取的呆账准备金能在税前多大比例扣除,商业银行、监管部门以及财税部门存在较大争议。银行贷款损失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首先,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其次,避免对银行提取足额准备金的行为产生制约。而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税收政策并不符合这两个原则,因此应进行政策调整,由一般准备法改为更合理的特殊准备法。但是,在政策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特殊准备金也并不完全反映贷款的真实损失,允许其全部税前扣除也可能会导致征税不足。第二,在不良贷款比例很高的情况下,由一般准备法改为特殊准备法,税前扣除额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因此需要考虑到政策变动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风险溢价、预期损失与预测贷款损失准备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宇嘉  陆军 《当代财经》2007,(12):50-56
在信贷市场完全信息的假设下,以贷款风险溢价为基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能够完全覆盖贷款预期损失.而在经济或行业处于繁荣或上升时期,银行扩张贷款总量、增加长期贷款、放松贷款标准的行为,实际上低估了贷款预期损失.应用马尔科夫链预测理论构建的预测贷款准备金模型,克服了预期现金流折现法、动态准备金法和压力测试准备金法存在的实施难度大、监管制约等缺陷,能够保持银行经营的稳定以及客观地反映盈利状况,可以作为改革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信贷风险功能管理机制、贷款的审批责任、信贷管理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划分、信贷监察制度、呆帐准备与核销制度以及信贷风险电脑管理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均衡原则,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比例指标体系对资产、负债和资本进行的综合运筹,它既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的比例监管,也包括商业银行自律性的比例管理体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政策是其执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商业银行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