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升级与集聚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期.能否实现有效的产业升级,是事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首先讨论了主动发展战略性产业部门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必要性,以及比较优势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潜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在于合理、适度的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战略性部门整合和积累方方面面的发展要素优势,而其中"开放条件"又是关键的一环.然而,这与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又有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核心企业转型和集群成员互动与集群升级的内在关系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即便是核心企业转型成功也有可能弱化本地集群,只有当其转型通过集群成员实现资源整合协同效应时,转型才能带动整体集群升级发展.本文探寻实现核心企业转型与产业集群协同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以期为寻求我国产业集群持续的成长动力与竞争优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FDI主导型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可能给本土企业带来“挤出效应”,并使地方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突破产业升级障碍、寻求产业升级路径将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苏州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研究FDI主导的外生型产业集群特征,并提出本土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三大对策:树立区域自主创新信心;构建区域集群创新网络;设计激励制度,培育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FDI主导型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可能给本土企业带来“挤出效应”,并使地方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突破产业升级障碍、寻求产业升级路径将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苏州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为例,研究FDI主导的外生型产业集群特征,并提出本土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三大对策:树立区域自主创新信心;构建区域集群创新网络;设计激励制度,培育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6.
全球“代工困境”要求本土企业超越代工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日益扩张的本土市场规模既为代工企业避免“市场隔层陷阱”,获取市场能力提供了可能,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规模效应诱因,并诱导OBM国际品牌厂商与代工企业间的“参与式合作”,从而为本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比较优势。因此,全球代工体系内部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本土市场规模的比较优势,诱导代工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由专业生产代工过渡到设计、生产代工,并逐步实现自创品牌或发展跨产业代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正处于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动因,构建了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8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可为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土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知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而吸收能力则是影响组织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在与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影响本土企业吸收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的分析,明确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所处的环节、地位及相互关系,寻求加速江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路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廓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协同集聚外部性存在差异,专业化外部性较多样化外部性更能促进产业升级,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作用,短期内虽表现为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协同集聚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专业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关系,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在东西部地区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中部地区协同集聚与产业升级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技术经济》2019,(5):1-9
为探索影响企业对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信任的关键因素,及信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收集中国180家企业样本数据,采用SmartPLS软件,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声誉和创新中介能力对信任有直接影响;专用性资产、网站质量和沟通与信息共享通过影响创新中介能力,对信任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通过知识的累积、融合与编码,产业升级能够提高企业的增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昆山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调研数据,对产业升级、增量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传统产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越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越不利于突破性创新,但有利于增量性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辽宁14个城市196家本土物流企业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中国本土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区域外资物流业发达程度、企业规模、企业学习能力和人力资源质量对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经济水平、区域交通便利、区域科技水平以及企业市场导向对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risk and return in large economies such as the U.S. compared with smaller, less studied, markets. In this paper, Sweden serves as a representative for small open economies. The price of risk on the Swedish stock market is estimated using a conditional asset pricing model that allows for time variation in the risk. Four different GARCH-M models are used in the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 The estimates of the price of risk are invariably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and we conclude that there exists a time-varying risk premium in the Swedish stock market.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mall differences in the preferences towards risk of representative investors in small and large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5.
绿色化生产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绿色化发展更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国内有许多企业对企业绿色化发展还停留在改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道德观、是做广告的另一种方式等低层次的认识上,有的甚至认为企业经济效益与绿色化发展是对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企业实施绿色化生产经营行为的收益成本结构为研究的切入点,解释企业实施绿色化生产的绩效来源,从而澄清企业实施绿色化生产的思想误区,确立了企业实施绿色化生产的成本收益结构,为企业实施绿色化生产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7,(10):21-36
本文就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文中把国内知识资本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创新设施资本和技术资本以及国外知识资本分为进口和FDI溢出知识资本,以130个经济体1981—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依据系统聚类法将130个经济体划分为创新领导型、创新追赶型和创新缓慢型三类俱乐部样本,运用宏观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内知识资本和国外知识资本的溢出都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知识资本要素对不同创新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研发资本、技术资本和FDI渠道对创新领导俱乐部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追赶和创新缓慢俱乐部;人力资本和进口渠道对创新追赶俱乐部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领导和创新缓慢俱乐部;创新设施资本和技术差距对创新缓慢俱乐部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领导和创新追赶俱乐部。我国正处在创新追赶型国家向创新领导型国家转变的重要阶段,创新政策的重点应促进国内外各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知识资本投入产出能力,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As it is known that the linkage betwee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has not obtained conclusive results, and the role of liability and its structure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yet. In view of these gaps, this paper employed the data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2008 to 2011,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liability structure on enterprises’ carbon emissions abatement. The results manifest that both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proportions of long-term liabil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level value and growth rate of enterprise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Heterogeneity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enterprises i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group have higher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growth rate compared with enterprises in low and middle energy consumption groups. For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ownership, the level of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is higher and the growth rate is lower. The findings imply that policy makers should not adopt a one-size-fits-all policies to reduce firm carbon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8.
19.
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已成为当下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聚焦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国产化政策,并结合同时期的税收减免政策,利用2002-200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车厂商对零部件厂商的纵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产化政策提升零部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机制,但市场规模的扩张和短期内市场垄断程度的上升也使零部件企业产生了技术改进的惰性;(2)国产化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内资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多地从整车厂商的技术溢出中获益,外资企业则更多地从市场规模的扩大中获益,国有企业生产率受该政策影响不显著;(3)国产化政策与同一时期税收减免政策之间的关系存在两面性.国产化政策下,受税收减免的FDI向本土零部件企业发生了更多的技术转移,受税收减免的企业本身却缺乏效率改进的动力.上述结论带给新一轮中国工业改革的启示是:国产化政策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有效的,特别是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导向有利于为新产业主体建设打下基础;但是产业政策同样不应被过度使用,制定政策应该重视政策工具在不同阶段的有机组合,取长补短,使各产业政策形成合力进而保证企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因数分解法,本文分行业研究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将影响能源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变化、技术系数变化、国内最终消费比例变化、资本形成总额比例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以及最终需求总量变化等6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技术系数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需求量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也是影响能源消费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各行业中,电力、蒸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