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食品呈现进口来源范围广泛、进口种类十分齐全、进口口岸相对集中、安全状况稳定等特点,其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等成为进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冷链物流     
实名登记。合肥“购买进口冷链食品须实名登记”。2020年12月8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和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要求进口冷链食品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证明的一律不准上市销售,进口冷链食品入库时必须单独存放,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须实名登记。同时要加大对第三方冷库、食品加工企业、餐饮单位自建自备冷库、商场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进口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信息的摸底排查和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全覆盖、无缝隙、不间断的执法检查,实行动态管理,监督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和从业人员疫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将美味和健康的进口食品作为每日消费的一部分。各种进口食品以其特殊的异域风味、先进的生产工艺、精美的包装等特点,带给大众丰富的味觉享受和更多的礼品选择。据国家质检总局此前报告显示,中国进口食品来自欧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约10大系列,逾两万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吃着瑞士饼干,喝着韩国饮料。吃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新时尚潮流,这些口味新奇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不仅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在购物网站中也占据了一片天地。透过花花绿绿的包装和那些看不懂的洋文,记者调查发现,进口食品恐怕也不能轻易"进口"。在市区人流密集的地方,经常能看到销售进口食品的摊档。记者在某夜市看到了一家摊档上摆满了各种国外食品,包括饼干、咖啡、蜜饯、巧克力等,价格也较为低廉,不少都在10元上下。这些商品大多没有中文标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将美味和健康的进口食品作为每日消费的一部分。各种进口食品以其特殊的异域风味、先进的生产工艺、精美的包装等特点,带给大众丰富的味觉享受和更多的礼品选择。据国家质检总局此前报告显示,中国进口食品来自欧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约10大系列,逾两万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上海标准化》2014,(3):56-5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普通百姓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各种进口食品带给大众丰富的味觉享受和更多的礼品选择。据国家质检总局此前报告显示,中国进口食品来自欧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约10大系列逾两万个品种。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接辨别食品是否为进口食品的方式就是看包装上有没有标注"原产国"。但通常人们会以商品条码是否为"进口条码"区分,这是一个判断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深圳严把进口食品质量关去年查获不合格进口劣质食品八千余吨(文/李昊)深圳是我国进口食品的主要消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进口食品来料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为加强对进口食品的质量管理,深圳蛇口卫检局不断加强对进口劣质食品的打击力度,为国内消费者把好进...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我国的进口食品,每年的增幅均在10%左右,表明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需求正逐步趋旺,但这这不意味着市场上的进口食品都能得到消费者的满意。商检部门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有1/3的进口食品的质量没有保证。有很多食品标识不符,未按规定登记的将近90%,如出现问题消费者投诉无门;一些超过保质期或随意修改保质期的变质进口食品仍在销售,一些进口食品保质期竟然达到了5年,而我国有关法规规定食品保质期最长不超过3年。另外,一项调查显示,近4成进口食品无中文标识,  相似文献   

9.
冷链物流     
北京0℃以下进口冷链食品实施“全追溯”自2月12日起,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的品种范围将从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扩大到全部储存温度在O℃(含0℃)以下的进口冷链食品。此外,除了0℃以下的进口冷链食品,比如冷冻猫山王榴莲.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与市场》2004,(8):17-17
近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通过对食品立法、对食品标准进行修改等,对进口食品相继作出了新规定。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中国相关企业,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每年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的农产食品,仅肉类就达 100多万吨。为了保证进口食品的质量与卫生,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与检验局 (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简称 FSIS)和美国卫生福利部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 FDA)要对进口食品施行严格的检验,每年检验量达 100多万件。现将这两个机构的有关情况作一比较研究。 1检验法规  美国对进口农产食品的检验是依法行事的。 FSIS所依据的主要法律为《蛋制品检验法》、《联邦肉品检验法》、《家禽制品检验法》等。 FDA所依据的法律主要为《…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9日,质检总局在官网发布《2010-2014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2010-2014年的5年间,进口食品贸易额翻了近一翻,年均增长率达17.4%。2010-2014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432.4万批(货物批,下同)、1.4亿吨、2 003.7亿美元。其中,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商务部研究院重要商品研究预测中心主任赵玉敏目前透露,近5年中国进口食品规模年均增长21.2%,比同期进口增速快3.2个百分点;食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5年来食品净进口扩大2.3倍。赵玉敏在此间举办的“第一届内蒙古国际食品贸易对接会暨中国进口食品市场圆桌会议”上说,中国食品进口以蛋白质类产品为主,2013年此类产品进口额764.48亿美元,占食品进口总额的83%。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5月8日在官网公布的332批次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和化妆品,"喜宝"、"诺宝"等多款进口婴幼儿食品上榜,化妆品中雅诗兰黛公司的倩碧、欧莱雅公司进口的染发膏也在其中。来自台湾地区统一企业公司此次也有产品上黑名单,"统一"活力宝典养身黑谷粉大肠  相似文献   

15.
检疫专家提醒市民,买进口食品要多个心眼:没有卫生检验检疫证书的食品、没有经过卫生监督检验检疫的食品,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对人体无害,都要打个问号,这些食品可能是从外国疫区生产入境,也可能是外国生产的质量不合格产品,或者是走私品。广东省、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广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对广州市十个大型超市、货仓商场的进口食品进行了突击检查,查出了十大类涉嫌没有进口食品检验证书、中文标签不监和检疫部门提醒消费者,对此类无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证书或标签不合标准的食品,是难以保证其产品质量的。广州市出入…  相似文献   

16.
包装精美、味道诱人的进口食品,从稀有到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进口食品的逐步普及,其“安全”问题也逐渐引发相关部门的关注。为了保证进口食品的质量,制止各种走私商品和质量不合格的商品进人市场。我国对进出口食品在国内市场销售作出多项规定:所有进口食品必须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严格把关,必须附上合格的中文标签(标签上包括成分、含量、原产国、制造商、中国经销商的名称及电话、生产日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2,(11):14-15
2002年3月14日,《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议通过。并公布施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999年12月30日公布的《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进出口食品安全是国家质检总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成立了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加强对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各口岸通过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和后续市场的监管,加大了对进口食品风险的防范,如日本“雪印”乳品事件,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暂停接受该产品的进口报验。并对已进口的产品加强检查。对从美国进口的不合格土豆泥做出的退货处理。对西班牙橄榄油发出暂停进口、停止销售的处理。同时还查出了大量食品掺假问题和假冒进口食品问题,并做出了没收和销毁的处理决定。另外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严肃打击逃漏检、违法现象,严格控制水货泛滥现象的发生。针对当前国外疫情疫病发生和流行状况。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发布了对疯牛病、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等国外动植物疫情的进境禁令。有效防止疫病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8.
永和豆浆     
《山东企业管理》2014,(5):15-15
国家质检总局5月12日公布新一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黑榜,共有183批进口食品、6批化妆品上榜。其中,台湾永和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永和豆浆,检出转基因成分:中粮我买网从波兰进口的一批伍吉棒棒糖,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维生素A被销毁。此次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是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和水产及制品类,证书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品质不合格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在消费者热衷于网购进口食品的当下,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产品渠道来源不明、没有合格的中文标签、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检疫等。这些在线下渠道被严禁销售的不合格产品却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堂而皇之入境,不过这种乱象将得到遏制。就在上个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今后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准入门槛将与  相似文献   

20.
2012年9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上公布了7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包括乳制品、红茶等进口食品由于各种原因上了"黑榜",从而遭到销毁或退货处理,其中由于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近25吨从新西兰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被退货。在"上榜"食品中,乳制品依然占了"大头"。记者看到,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