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及其演化过程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以通过CSSCI数据库检索到的1768篇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二十一年来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萌芽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完善阶段三个时期。并且经历了产学研合作组织方式与机制→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和知识网络→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产出与绩效评价→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与效率的演进路径。同时,多数研究主要从产学研结合、知识转移和协同创新的视角对产学研合作展开分析;而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前沿方面,演化博弈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产学研合作研究中,产学研三者如何实现协同依然是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热点,而产学研用强调了以产业应用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同信息管理本质的差异之一在于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实现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并提高企业知识创新的能力。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过程既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持,又依赖于企业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氛围。通过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最终能形成企业的知识资产以及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刘忠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12):47-49
文章认为,战略定位分为顾客导向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导向,不同的战略定位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吸收会产生不同影响,获取知识、开发新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外包合作中,顾客导向的中国企业获取的主要是显性知识,而过强的顾客导向会抑制隐性知识吸收。与顾客导向不同,具备公司企业家精神的企业通过外包合作努力获取未来需要的所有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喻卫斌 《改革与战略》2009,25(4):133-135
网络组织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长期交易和合作关系,将企业间的资源、能力整合为一个整体,把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被组织所共享的显性知识,从而使网络组织在知识获取上具有有效性。而且,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社会性、重复性交易及资源的动态整合特征创造了网络组织的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5.
蕴藏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外部社会资本,是创业团队突破资源约束困境、推动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阐释其内在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了涵盖团队和个体跨层次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天津地区为主的81个创业团队及其422名员工的有效问卷,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关系、结构和认知维度均对成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构成创业团队外部社会资本作用于成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形成双重中介效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了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对天津地区创业团队构建社会资本、整合异质性知识资源和激发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储 《特区经济》2014,(11):228-229
商务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中存在大量发生在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本文以知识转移为中介,研究顾客参与对商务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顾客参与—顾客知识转移——服务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将顾客参与分为共同规范、知识共享及合作行为三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顾客参与如何通过知识转移来影响商务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个人隐性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研究非正式学习中个人隐性知识的构建对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以工会学习型女工组织为例,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来探讨个体隐性知识构建的问题,说明非正式学习中个人隐性知识构建的方法。如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为学习型女工管理工作服务,是提升工会管理水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英国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就是力量(Francis Bacon,1620)。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只有透过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学习,知识才会变成力量(Peter Drucker,1966)。由此,我们引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提出知识管理概念的是“世界知识管理之父”斯威比(Karl-Erik Sveiby) 博士。最早知识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应用于企业。目前对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经常引用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来自资深知识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Yogesh Malhotra,他认为:“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配合的组织过程。”(Yogesh Malhotra,1998)。如果从隐性知识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管理,则笔者比较赞同卡儿·费拉保罗和Linda Stone的观点, 前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新的途径”;后者则认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将个体的隐性知识和经验转换成显性知识以便于他人获得并以此来增加组织的结构资本(Structural Capital)。”据此, 笔者以为,所谓高校隐性知识管理是在高校实现显性知识共享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换和共享,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以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整体效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信息资源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前者通过各种环节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后者注重人际间的共享、交流和协作,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推动知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分析,义乌市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主要做法是:政府创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技术、信息、资源、人才、成果共享机制,创意园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孵化企业,虚拟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攻克关键技术,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结合国际比较,得到启示: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创新人才、资金是核心,建立产学研共赢机制是关键、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11,(4):21-23
产学研战略联盟:指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以提升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战略目标而形成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临云  张宏武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75-179
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是由共同研究中心、大学知识财产本部、技术转移组织和产学官合作协调员等组成的,产学研合作相关政策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始于1995年,之后出台了不少重要的政策,而具体对策则是通过实施各种特定事业的形式来进行的,如对研究开发的支援和对研究成果管理、宣传及推广的支援等。对我国产学研一体化的启示是:在体制方面,有必要设立共同研究中心、知识财产管理部门、技术转让部门等机构;在政策方面,有必要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构建各种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事业,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朱军  许慧敏 《辽宁经济》2002,(11):27-28
一、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主流力量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技院所之间的结合。具体说,就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间智力资源、生产资源、市场资源等创新资源的整合,使高新技术转化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很显然,产学研合作本身就是一个高新技术应用或产业化的过程,就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具有的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潜力,必然使“产”和“学研”双方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科技信息》2019,(32):69-71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行业、独立学院与企业之间互动不断增加,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变化,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校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出现了由国家推动、行业为媒介、独立学院与企业共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引发了新的思考。文章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机制进行研究,总结出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从制度建立、行业人才能力标准构建、独立学院师资力量建设与独立学院课程体系设计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完成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知识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进步和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业集群经过"隐性——显性——隐性"的知识螺旋,前后衔接,实现知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变化,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螺旋式上升,表现为多维演进、螺旋上升、合作竞争、协同创新等特点。本文以产业集群合作创新为背景,分析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一般原理和优势及其影响因素,充分阐述了其动力源系统,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我国 小微企业调研数据,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多元层级回归等 方法对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并试图揭示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 隐形知识共享)对其关系的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与 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小微企业而言,强关系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而弱 关系则抑制创新绩效的提高;隐性知识共享完全中介了强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显性知识 共享部分中介了强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而减缓了弱关系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潜在吸 收能力正向调节隐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即企业在拥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情境下,隐 形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会增强;现实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显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 系,即企业在拥有较高的现实吸收能力情境下,显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会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软件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共享,探讨了软件开发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文章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一个工程师与一个程序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通过对博弈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软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林建宗 《科技和产业》2008,8(10):61-66,78
有效机会主义治理机制是维持组织间诚信合作的基础,这些机制主要包括:选择伙伴与改变伙伴偏好、设计惩罚与奖酬的激励机制、依靠隐性的社会关系合同、完善信息获取与共享机制等。首先应着力选择诚信的伙伴或增强伙伴的诚信偏好,但仅此而已是不够的,有必要借助激励相容的显性合同与隐性关系合同的共同治理。同时,有效的治理需要有用的信息,因此信息获取与共享机制是关键,这种机制还通过影响参与方获得重复交易机会的方式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晓燕 《魅力中国》2010,(9X):166-167
文章解析了隐性知识的涵义,分析了促成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的图书馆文化,建构有利于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建立激励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知识转移的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先进制造技术(AMT)导向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独特性、难以采集性、流失性、分散性四个不同角度分析了AMT导向型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转移规律,构建了AMT导向型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几种可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MT导向型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相关对策,本文对隐性知识在企业内的转移和共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