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小贷公司的二级监管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最能实现专业化、集中监管的监管主体莫过于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但学界以《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相关规定为由,认为我国小贷公司是工商企业,并将之视为将小贷公司纳入银监会监管体系的障碍。实际上,从小贷公司业务性质等方面来看,小贷公司具有金融机构的特质,银监会能成为也应为小贷公司的监管主体。  相似文献   

2.
《财政监督》2005,(4):i001-i00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荆州监管分局(以下简称荆州银监分局).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地(市)一级的派出机构,下辖5个监管办事处,干部职工总数67人。  相似文献   

3.
《青海金融》2006,(4):8-9
记者:作为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青海证监局今年的主要监管工作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关于监管体制改革后合作金融监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监会省级派出机构的挂牌,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正式承担起专司金融监管(以下对“银行业监管”统一以“金融监管”代替)的任务。由于监管体制的变化,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对新时期监管工作提出了“约法三章”、“四个理念”、“四个目标”、“六个转变”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的要求。如何适应新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县级派出机构组建完成以后,银行业监管的机构体系基本完成。至今,这样的机构体系已运作一年有余,但是从效果看,基层办事处的作用发挥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基层办事处人员少,工作自主能力差,没有形成独立的监管力量;上级监管局和监管分局任务重,人力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6.
许燕 《金融纵横》2005,(8):41-43
论述我国央行派出机构在区域性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主要分析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了解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界定央行派出机构在区域性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基本职能,借鉴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经验:二是正确认识央行派出机构在区域性征信体系建设市场化演进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职能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成立银监会是我国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大决策。银监会除在经济发达的重点地区设派出机构外,县级以下地区一般不设置机构,实质上是把原县人民银行承担的属地金融监管职能上收,改变了沿袭多年的近距离“看护式监管”。笔者认为,在不设监管派出机构的偏远县,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银行监管职能从央行中分离出来和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的相继成立,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工作作为新的一项专业工作应运而生。银行业监管统计是以风险统计为核心,其工作目标主要是满足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需要,满足风险监管和预警体系评价的需要。目前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过程和初探阶段,基层银监分局的统计信息部门是银监会统信工作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9.
马平衡  温彪 《山西金融》2002,(11):11-13
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和安全经营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这也正是金融部门及金融活动往往成为最严格的监管对象之一的主要原因,要达到商业银行的这种安全经营目的,就必须有一种严格能动的机制。为此,作提出,构建这种机制就是建立商业银行的自律经营体系。要达到自律经营的境界,就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以法律监管、央行监管、社会中介监管、自律组织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监管;二是具有浓厚的控制化及手段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围绕这两大条件就我国商业银行构建自律经营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11月 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国保险监管体制的重大改革,确立了我国保险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对保险业的专业化管理,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微观运行体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这既符合当前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强化和实现对保险业的有效监管,构建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如何充分认识和有效地加强保险监管,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确保辖内保险业的持续稳健发展,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加深认识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结合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及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