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到 2000年底,脚尧村年人均粮食已突破 430公斤,人均收入达 2500元,人均存款超千元;全村家家通电通水,计划生育率、初等教育普及率达 100%;全村绝大多数农户购买了收录机、 VCD、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还开通了无绳电话……脚尧,这个昔日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给,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如今已开始步入小康。   “脚尧村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倾注了我们村支书吴秀忠的心血和汗水。”脚尧村民快言快语。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这里山高水冷,一年辛劳下来,人均粮食不足 200公斤,人均…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要靠政策、靠科学,还要靠投入。对投入问题,还需研究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我县近几年的农业专项资金投入,每年在600万元上下。加强这些农业资金的管理,完善使用管理制度,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对1989~1990年投入我县的农业专项资金全面跟踪检查,对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作一  相似文献   

3.
北流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北流市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待续实施“一手抓钱、一手抓粮,粮、钱双增收”战略,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o年以来年均递增35%,到1996年达2500元(初步统计数);人均有粮已持续十四年超过400公斤。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发展成为具有北流市区域经济特色和优势。1、主导产业(产品)基地雏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北流市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三区”。“八带”、“几大基地”区域经济。基中形成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产品)的“九大基地”是:()以大容县、天堂山脉为主的50…  相似文献   

4.
数据     
<正>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14600元。中央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超2000亿从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亿元,直接惠及农户3300多万户,扶持农民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置农机具4000多万台套。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300多个县区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户,农机合作社等作业服  相似文献   

5.
梁河县勐养乡卡子村邦木自然村民小组,因山高坡陡,水冷草枯,1985年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直徘徊在56.74元,人均年占有粮食94千克,是吃粮靠国家返销,用钱靠国家贷款,生产靠国家救济的穷村。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编     
增加粮食供给的关键因素是科技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农业发展以及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增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政策是前提,只有依靠政策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投入是保证,只有依靠投入才能搞好农业...  相似文献   

7.
来自山东省财政厅的消息,今年以来,山东省积极兑现各项“惠农”政策。截至目前,全省粮食直补资金达到9.15亿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其中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标准每亩提高了1元。今年以来,山东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为减轻成品油价格改革导致的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压力,国家拨付山东  相似文献   

8.
白云区地处贵阳市西北,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1.41%。根据区财政局“199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1996年区财政收入6149.9万元,支援农村生产投入资金333.4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支出资金59.7万元,农业人口人均受益62.70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64元,全区农民负担人均14.63元,占0.99%,远远低于国务院规定的5%的限额。  相似文献   

9.
《农业经济问题》1992,(4):46-48
一、历史的回顾 凤凰县地处湘西南部,与贵州接壤,面积1758平方公里,人口32.5万,以苗族为主,12个民族聚居,是一个山多耕地少、人多收入少、劳多素质低的山区贫困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生产靠贷款、吃饭靠返销、困难靠救济、财政靠补贴”。198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6512万元,人均水平比全省低51%,县财政收入只有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7元.比全省低69.5%,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级单位中倒数第1—3位。1982年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是吸引投资的重要载体,小城镇建设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平度市镇两级财力较为紧张,但民间资金较为充裕。到2000年8月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8亿元,人均近3700元,利用民间资金搞小城镇建设大有文章可做。为此,我们确定,平度的小城镇建设要走市场化、民营化的路子,靠改革找出路,靠市场筹资金,靠民资来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实施政策引导,吸引民间资金。如灰埠  相似文献   

11.
茶叶精制技术推广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精制技术经5年推广累计生产茶叶2178.5吨,新增纯收益129.19万元,每投入1元推广费用和新增生产费用,分别可获得纯收入13.38元和3.86元。茶厂采用该项技术后,每公斤茶可增加纯收入0.80元。精制技术在一个地区较佳的推广期为3—4年。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财政支持农技推广的若干问题赵鸣骥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到本世纪末还剩五年时间,我国农业生产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三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08,(10):4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三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据区农调队抽样调查表明,“八五”期间广西农村经济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农户的生产投入稳步增长。1994年农民人均生产投入达482元比“七五”末期的1990年增长96.9%,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8.5%,比“七五”期间的12.2%高6.3个百分点,且比同期的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16.
我县自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制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负担也越来越重。1990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后,我们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贯彻了《通知》精神,使全县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1991年农民负担总额由1990年的2,960万元减少到1,803万元,降低了35%,人均负担由1990年的65元降到了39.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6%。1992年,虽然各种公益费用受到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增长幅度较大,但农民负担总额仍控制在2,100万元,比1990年降低了28%,人均负担  相似文献   

17.
枫芸村是思南县的一个边沿干旱穷山村,全村347户,1344人,有耕地1719亩,人均耕地1.27亩。在全村805亩田中,除30亩有水源保证外,其余都是“望天田”。过去由于地处边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干旱缺水、灾害频繁,收入低下,1978年前、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逐步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全村1993年粮食总产达到67.46万公斤,人均502公斤,比1978年翻一番多;人均纯收入1429元,比1978年翻两番多。这个村已成为思南小康第一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和省统一部署下,淮安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04年和2005年对种植水稻的农民实施粮食直补,每亩补贴20元,2006年对夏收小麦和秋熟水稻实施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补贴标准分别是每亩10元和15元,稻麦两季直补资金每亩达45元。该市三年累计直接补贴种粮农民3.49亿元,90万农户平均每亩累计受益388元。实施两项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面积扩大和产量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现行两项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  相似文献   

19.
靠庭院实现『金银梦』我家6口人,两个劳动力,承包牧场的150亩耕地,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5000元以上,1992年达到22960元,人均3826元。家里不仅买了车,盖了砖瓦房,还购置了各种家用电器。我致富的窍门,除了在大田里应用科学技术和舍得投入外,还...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这几乎已成为改革以来人们的共识。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是否仅靠或主要靠政策、投入和科技?它们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到底有多大?韩国的李日荣先生通过对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出口、国内需求、科技、投入等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即从1981—1987年,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7.64%,积累即投入的贡献率为26.7%,净出口的贡献率为3.25%,居民消费的贡献率为78.39%。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大。所以,改革以来制度或政策的变革对农业的影响仅仅是由于计划体制的改革使居民被抑制的消费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引发了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而科技和投入的作用则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