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基本定义和区别 投资是企业为通过分配财富或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会计上的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说来,广义的投资既包括对外投资,又包括对内投资;狭义的投资指对外的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相似文献   

2.
投资 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如股票投资、债权投资等。  相似文献   

3.
陈硕 《四川会计》2000,(3):20-22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中的会计处理 ,改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财政部于1998年6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投资准则的颁布对于促进企业在规范化中发展壮大 ,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有效程度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投资 ,是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 ,或为谋求其他利益 ,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内容 ,它在投资准则中有两种核算方法即成本法和权益法。通常投资单位对另一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4.
投资 企业为通过分配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相似文献   

5.
赵雪 《财会通讯》2008,(9):79-80
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对企业的对外投资实施控制不仅有利于企业建立高效的投资企业经营机制,而且能够促使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程琳 《事业财会》2006,(5):61-63
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即不准备随时变现而持有期超过一年的投资。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单位通过让渡资产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在一年内(不含一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和其他债券投资。由于在市场经济情况下,随着企业资金的不断增值和积累,企业的对外长期投资越来越多,在财务报表占据重要位置,又由于长期投资的资金参与了其他企业经营活动,这使得长期投资容易出现会计舞…  相似文献   

7.
张昕 《天津财会》2007,(4):36-38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而获得另一项资产的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有权益性投资交易和债权性投资交易组成。对外投资还可按投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本文仅就权益性投资即直接投资的内部与管理作具体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企业的生产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拼搏和发展,采用长期股权投资能给企业带来盈利和亏损,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的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主要有:(1)在证券市场上的货币资金购买其他单位股票,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2)以资产包括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柑咨干其他单付.从而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  相似文献   

9.
投资是指企业为了通过日后的收益分配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投资成本、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确认和计量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关于企业股权投资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中,对企业股权投资成本、股权投资所得和股权转让所得等方面的所得税处理也作了明文规定,由于两者制定目的不同,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有所不同,以下仅就将内资企业两种处理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财政部发布的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补充规定中,分别使用了“非货币性资产”和“非现金资产”的概念。它们分别与货币性资产、现金资产相对应。这些概念有何区别?本文拟略作探讨。   一、两组概念的定义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货币性资产则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对于“非现金…  相似文献   

11.
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期末检查各项长期股权投资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等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应按当期应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如果投资企业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不一致时,根据初始投资成本是大于或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在计提、转回和转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调整问题,提出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对持有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合理调整的“会计处理三部曲”,以期能为相关实务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是指由企业内部员工认购本企业的股份,委托工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工会持股会代表员工个人股东依法进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参与民主管理、企业经营决策和按股分红的新型股权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股权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工会持股会对不继承、不交易、不流通、不对外抵押的公司内部职工股的集中持有与托管运作,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前途紧紧地捆在一起,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一种利益机制.这种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性的持股方式,使员工持股由短期行为变为长期性投资行为,在员工与企业间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资产与产权联系.  相似文献   

14.
《四川会计》2003年第二期发表了新疆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赵智全、牟安新二位同志《资本公积会计处理的几点意见》的文章(以下简称赵文),读后颇受启发。但文章中对股权投资准备的几点意见,笔者不作认同,现将自己对股权投资准备的几点思考在此提出来,与同行探讨。1.赵文认为没有必要设置“股权投资准备”明细科目,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定义,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企业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  相似文献   

15.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即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也可能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改按成本法核算,其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潘学模 《四川会计》1999,(10):23-24
资产评估工作具有“三强”的特点,即政策性强、理论性强、实践性强。本文着重从资产评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长期投资中的其他股权投资的评估其他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除股票投资以外的对外股权投资,国家国资局颁发的《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第49条规定:“对于控股的长期投资,应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评估,……评估方法以重置成本法为主,特殊情况下也可单独采用收益现值法或现行市价法”;“对于非控股的长期投资,一般应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在未来收益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重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此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的定义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将商誉排除在外,而我国会计准则则包括商誉。但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也就是说国际会计准则实际上也认为商誉是可以确认的,美国正在修订中的无形资产准则则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处理时,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购买日按企业合并成本(不含有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资金投资发展水平也在日益进步,过去传统的财务投资已经不能适应整个市场经济情况下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投资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的政策出台使得社会开始逐渐关注以政府作为会计主体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问题。本文主要从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适用范围、持有、取得以及初值的会计核算等多方面来比较了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的准则的不同,分析了现代社会企业和政府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为政府和企业的长期投资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对当前的从理论上促进了企业自身的蓬勃发展,加快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平稳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中往往会产生两种差值:股票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和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价值之间的差额。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将前者称为“股权投资差额”,后者称为“长期投资减值”。本文拟从差值产生的原因,传递的信息,会计核算等方面对两种差值进行比较性探讨。 一、差值产生的原因   根据我国投资准则定义,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投资者在投资时按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记入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