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南金融》2013,(8):49-49
3月末,招行正式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这是银行借助移动互联渠道展开服务的创新之举。信用卡微信客服在推出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悉,已经有超过100万客户绑定了招行信用卡的微信客服平台,好评如潮。7月2日,在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后的短短80多天,招商银行再度宣布升级了微信平台,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银行”。“微信银行”的服务范围从单一信用卡服务拓展为集借记卡、信用卡业务为一体的全客群综合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20,(2):73-75
4月,广发银行推出广发粤港澳畅游信用卡,跟进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布局,成为首批湾区普惠金融方案提供银行。该卡聚焦湾区,着力打造无卡支付体验,便利湾区人跨境出游和省内通行,持卡人绑定微信/手机闪付即可畅享移动支付消费随机返现优惠。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信客户群的日益庞大,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加快布局,尝试借助微信平台,分得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一杯羹。于是“微信银行”、“微信理财”、“微信支付”等名词纷纷面世。让我们先厘清上述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4.
正微信银行由招行去年7月首倡,其后多家银行跟进,如今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什么银行高度重视微信,目前微信银行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阶段微信银行发展的方向又有哪些?为什么银行高度重视微信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席卷中国,银行受到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挑战。经历短暂被动之后,银行开始积极反击,欲"以变应变"。微信银行的诞生是银行拥抱移动互联网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移动金融应用与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移动金融正迎来爆发性增长时代。展望未来,移动金融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导模式、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手段,移动金融业务形态将更加丰富,移动金融的安全防护水平亦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蔚林 《时代金融》2013,(11):34-36
今年,互联网金融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短短半年内,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模式的推陈出新如雨后春笋一般。6月阿里巴巴发布“余额宝”;7月新浪通过“微银行”拓展理财市场,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8月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功能的微信5.0正式面世,苏宁易付宝向证监会申请基金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汹涌而澎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享受其灵活、便利、快捷的同时,你是否关注到了潜在的风险?谁来保护我们的资金和金融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微信5.0版"微支付"功能的推出,国内各大银行纷纷抢驻微信平台,推出了各自的微信银行。如今,高达4亿用户量的微信已经成为现代移动互联网最火热的平台。早在今年3月,招商银行就正式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用户好评如潮。到7月,招商银行宣布升级微信平台,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银行,服务范围从单一信用卡服务拓展为集借记卡、信用卡业务为一体的全客群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转账汇款、手机充值、预约办理等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8.
近日,杭州银行顺应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联合华道数据共同推出了全新的综合金融移动平台(Mobile Terminal Service,MTS),成为全国逾百家城市商业银行之中首家以移动技术改造金融服务的银行。那么,综合金融移动平台将对杭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为区域性银行,杭州银行选择了怎样的信用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果关注微信银行,将为您免费升级至任意金额消费立即提醒。”2月底,多家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收到和上述内容大致相同的短信通知。业界认为,这种短信提醒服务调整之举正是商业银行大力推广微信银行的信号,它将大大推动微信银行的普及。自2013年7月招商银行推出首家微信银行后,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推出了微信银行,服务涵盖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微支付以及购买理财产品等多项基本的金融服务,吸引了大量微信用户。步入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推动下,微信银行有望全面开花,功能更多,服务更便捷。个性化服务将成为商业银行微信银行业务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3,(28):56-56
据悉,华夏基金旗下活期通8月1日正式推出“微理财”——微信交易功能,4亿微信用户足不出户,通过微信就能实现基金买卖,现金存取,既方便又快捷。这意味着华夏基金在金融领域首开微信交易渠道,充分借助4亿微信用户的数量基础来推动活期通现金理财服务从传统渠道向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已成为传统银行必须重视的强大对手。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及银行同业创新发展情况的分析比较,提出了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前景的一些思考。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收单和消费信贷产品线。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被誉为中国信用卡的“元年”。十多年以来信用卡业务迅速经过跑马圈地时代,也进入营销竞争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按照新规范,发展新模式,突显信用卡客户资源整合、共享、挖掘的内在逻辑聚合力,打造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黄金时代”,实现信用卡经营信息化到信息化经营信用卡的重大转变。手机绑定信用卡成为新宠信息时代的巨变,从电话银行到网上银行,再到手机银行,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会融新应用、新形态、新服务正在不断涌现,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服务种类、服务形式、服务深度的巨大转变与不断创新。,移动支付、微信理财、微信银行等移动互联金融新形态正式进入金融消费市场,尤以移动支付风头最劲。  相似文献   

14.
《投资与理财》2014,(1):18-19
时下最热门的是啥?互联网金融当之无愧。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大的体系当中,移动支付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2013年,国内的移动支付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一年,三大运营商NFC手机钱包争相发布,支付宝与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争夺激烈。  相似文献   

15.
《金融电子化》2013,(7):93-93
本刊讯7月5日,中信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服务平台“包打听”正式上线,实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账单查询、在线办卡、促销活动及特惠商户查询等多项金融服务功能,同时,还为用户定制了亲友附属卡推荐办理等专属性服务。此举旨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捷、个性化特性,为信用卡用户提供体贴入“微”的用卡体验。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信用支付工具,记录持卡人账户相关信息,具备银行授信额度和透支功能,并为持卡人提供相关银行服务的各类介质。虚拟信用卡则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相互融合,从而催生出的跨界移动互联网金融“信用支付”产品,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申请人的交易记录、交易信用等信息,对申请人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支付,无须实体卡的支持,实现“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  相似文献   

17.
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信用卡作为将支付和信贷结合起来的金融产品,在助力消费提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信用卡行业经历过两次高速增长阶段:2003年前后,中国银联以及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纷纷成立,2003年被冠以“中国信用卡元年”之名,信用卡发卡量快速提升;2016年起,在零售转型的背景下,伴随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信用卡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是“跑马圈地”式的粗放经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2022年7月,《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标志着信用卡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罗榕 《中国信用卡》2014,(11):22-25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民消费意识的提高,信用卡市场快速增长,信用卡业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等重点关注的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复杂。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深入应用,特别是智能终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金融服务与互联网应用的融合,为信用卡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公司、支付企业的加入,也为信用卡市场发展增添了活力。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信用卡市场未来的发展和风险防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郑岩 《金融电子化》2013,(11):38-39
“比特币捐款”、“余额宝超百亿”、“微信5.0支付”、“融360获最大融资”、“阿里申请网络银行”、“民生试水直销银行”……近期,满屏满眼的互联网金融消息铺天盖地强势而来。其中,“直销银行”(Direct Bank)博得不少圈内人驻足观望。直销银行是什么?为何被引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风起云涌、发展迅猛,对银行传统的个人信贷业务产生巨大冲击,甚至有取代传统个贷业务主渠道地位的可能。互联互通、移动应用的大趋势不可逆转,银行只有尽快适应这种创新浪潮,建设全新的“智慧个贷”系统,才能抢占商机、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