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由于鱼卵、鱼苗的体质弱、活动能力小,容易受到病害的危害,如不及时防治,将影响孵化的效果。 一、旱出膜 1、孵化用水循环使用或套孵、进苗较早、孵化较早、出膜较早的卵将孵化酶放入水中,再随水流带入进卵较晚的孵化设备中,就能将发育较晚的鱼卵卵膜过早的溶  相似文献   

2.
<正>19、怎样培养仔鱼苗开口饵料——水蚤?群众普遍反映"得苗易,培苗难。"究其原因,关健在哪里?实践表明,决定鱼苗养成最主要的条件是开口饵料——水蚤的丰  相似文献   

3.
<正> 淡水甲壳类敌害,主要是鲎虫、蚌壳虫、大型水蚤等。是鱼苗发塘生产中的敌害生物,尤其鲎虫可直接捕食水花、乌仔头,并与鱼苗争氧、争食,危害极大。2000年,我们结合扎龙渔场发塘的生产实际,针对甲壳类害虫影响发塘成活率这一情况,用敌敌畏杀灭淡水甲壳类敌害,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概述 1.1分类地位 锚头鳋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颚足纲,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鳋科,锚头鳋亚科,锚头鳋属。  相似文献   

5.
<正> 水蚤是指水生枝角类和桡足类两大类浮游动物。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鱼苗鱼种的适口饵料。人工培育水蚤喂鱼,成本低,鱼类生长快,增产效果好。人工培育水蚤的方法是:一、建池。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约1米,大小以10—30平方米的长方形为宜。二、注水。池中注水约50厘米深。水蚤适  相似文献   

6.
<正>鱼苗指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的仔鱼,又称水花、鱼花、海花。鱼苗因受亲鱼、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管理措施的影响,体制有强有弱,这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率带来很大的影响。人工繁  相似文献   

7.
渔业信息     
渔业信息英培育出用于鱼类的无毒浮游动物英国AguaCompary公司培育出了用于鱼类幼体与鱼苗的浮游动物。这一产品是由100%的天然浮游动物组成,大(DaphniaMagna)占90~95%;桡足类(主要是剑水蚤)占5~10%。浮游动物在含游离氨基...  相似文献   

8.
在家鱼孵化过程中,鱼卵、鱼苗常会受到一些敌害生物和疾病的侵袭。敌害生物可以吞食或咬伤鱼卵和鱼苗,发生病害会直接降低鱼卵的孵化率和出苗率。因此,加强孵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对孵化生产的顺利进行,乃至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孵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市场对禾花鲤商品鱼需求有所增加,禾花鲤稻田养殖在农村也有所复苏,对禾花鲤种苗的需求随之增大。虽然禾花鲤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繁殖,但因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多数是零星产卵,而且鱼卵和鱼苗往往被鱼类或其它敌害所吞食成活率很低。人工繁殖可以使禾花鲤集中产卵,提高鱼卵受精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并做到有计划地生产。要搞好禾花鲤的人工繁殖必须抓包括亲鱼选择、培育、产卵、孵化和出苗五个关键环节。现详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水霉病是春季和晚秋高发的水生动物类病害,危害鱼类、蟹类、虾类、龟鳖、黄鳝、鱼卵。主要发生在鱼苗放养阶段。用药防治效果甚微,损失极大,因此,水霉病防治重在预防。笔者根据水霉病的发病原因,现总六种水生动物类水霉病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户参考。1.蟹类患水霉病与水质过肥、水质不清新、注水量少、蟹体受到外来的机械  相似文献   

11.
<正> 敌百虫是高效、低毒及低残留的杀虫剂。对鱼体内外寄生的吸虫、线虫、棘头虫及危害鱼苗、鱼卵的枝角类、桡足类、蚌钧介幼虫和水蜈蚣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但由于敌百虫在弱碱性条件下,可形成残毒性更大的敌敌畏,当PH值为8—10时,敌百虫转变成敌敌畏仅需半小时。因此,不但要顾及鱼虾的毒性效应,而且对人、  相似文献   

12.
<正>水花是受精鱼卵经前期孵化工作破膜后的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尚未开口吃食的鱼苗的俗称,专业术语称作仔鱼。水花鱼苗下塘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夏花鱼苗生产成败。笔者从事家鱼繁殖和苗种培育工作二十余年,就影响水花下塘成活率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广大鱼苗养殖户以帮助。一、适时下塘水花下塘最佳时机为水花能平游,见腰点(鳔充气),卵黄囊基本消失时,因此  相似文献   

13.
<正> 鱼卵的孵化过程是人工繁殖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个阶段如果管理不善,就可能导致孵化率下降,甚至会造成受精卵“全军覆没”之灾,从而影响整个鱼苗的生产计划。因此,在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后,必须认真搞好鱼卵孵化工作。将孵化工作注意事项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敌百虫是高效、低毒及低残留的有效杀虫剂农药。对鱼体内外寄生的吸虫、线虫、棘头虫及危害鱼苗、鱼卵的枝角类、桡角类、蚌钩介幼虫和水蜈蚣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但由于敌百虫在弱碱性条件下,可形成残毒性更大的敌敌畏,当pH值为8—10时,敌百虫转变成敌敌畏仅需半小时。因此,不但要顾及鱼虾的毒性效应,而且对人、畜的安全也不可  相似文献   

15.
导致鱼苗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而严重影响出苗率的原因有四:1.鱼卵质量差,或鱼卵过熟,卵膜脆薄而弹性小,极易破损。2.孵化池的内壁粗糙,易使随水流翻滚浮动的鱼卵被划破卵膜。3.放卵密度过大,或孵化用水水质差,pH值偏低、偏高等。4.几个孵化池同时使用孵化循环水,  相似文献   

16.
<正> 绦虫病又叫干口病,是由绦虫侵入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病鱼离群独游于水面不吃食,身体黑瘦。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内有寄生的白色带状虫体,寄生虫较多时,会使鱼肠前端膨大,造成肠道阻塞,出现炎症。该虫能寄生草、鲢、鳙、鲮等鱼类,以草鱼受害特别严重,能使草鱼种大批死亡,越冬鱼种死亡率最高。患病的鱼种,是在鱼苗初期因摄食那些吞食了绦虫卵的剑水蚤而感染的。鱼类患绦虫病后,即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防治该病必须以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17.
在池塘孵化鲤鱼苗,需设置鱼巢,收集鱼卵,以提高孵化率和鱼苗培育率。以往人们常用的鲤鱼巢有:棕片、树根、水草等,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用这些东西作鱼巢,手续较多,池内常掉落这些鱼巢的残物,在收集鱼巢或捕鱼时,在清理残渣时,感到费时麻烦,也易损伤鱼苗,缺点不少。但用网片作鱼巢  相似文献   

18.
<正> 斑点叉尾鮰(下面简称叉尾鮰)的苗种培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孵化出膜到1.5—2.5厘米,称作鱼苗暂养。第二阶段为1.5—2.5厘米下塘养成大规格鱼种,称作鱼种饲养。 一、鱼苗暂养:叉尾鮰的鱼卵较大,刚出膜的鱼苗含卵黄较多,个体也比普通家鱼的鱼苗大得多。水温25℃左右时,出膜的鱼苗约需4—5天开口摄食。这一阶段的鱼苗称为卵黄苗,又因呈红色,故又称“红苗”。正常的卵黄苗喜群居,生产上常见到这时的鱼苗在水底头朝里,尾朝外,形成鱼堆,凡散游在堆  相似文献   

19.
<正>(三)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水霉病几乎可见于各种养殖鱼类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从鱼卵、鱼苗现成鱼均可发生,不仅可以导致病鱼死亡,而且也失去商品价值。【病原体】多种水霉(Saprolegnia sp.)和绵霉(Achlya sp.)。【流行与危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晚冬季节最易发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和  相似文献   

20.
<正>(三)真菌性疾病水霉病水霉病几乎可见于各种养殖鱼类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从鱼卵、鱼苗现成鱼均可发生,不仅可以导致病鱼死亡,而且也失去商品价值。【病原体】多种水霉(Saprolegnia spp.)和绵霉(Achlya spp.)。【流行与危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易发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和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