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安全度比较高,但也存在着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较大,耕地不断减少、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粮食生产的软环境恶化等问题。确保山东的粮食安全必须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面积,建设节水农业,治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国与南美国家的农业合作,对维护全球和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南美粮食物流新通道建设,着力改进和建立仓储、物流、港口、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基础设施,是加强中南农业战略合作的新思路。通过新的粮食物流通道建设,挖掘通道覆盖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开发新的耕地,既可为当地扩大生产,又可为国际粮食市场增添供给,也可为中国粮食安全建立必要的补充基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出的背景出发,通过简述中国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和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认为耕地数量不是决定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粮食安全由系统的因素组成,进而提出加强中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或是解决传统农业耕地数量、粮食质量和农业效益等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农业成就,无疑是利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随着农业产业的更新换代,中国农业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耕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如何更高质量地解决中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增强中国的农产品竞争实力,均是中国农业迫在眉睫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耕地流失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粮食产区耕地的大量流失使我国在粮食安全、社会发展方面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当前农民建房占地、乡镇企业发展占地、城市无序扩张占地构成了粮食产区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而农业方面提供的直接财政收入不断降低,粮食主产区基层地方政府陷入困境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化解发展与耕地流失的矛盾、制止耕地流失是我国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耕地需求量预测是确定耕地保有量的重要依据。以陕西省为例,提出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通过选取标准耕地,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运用传统方法和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对2020年陕西省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传统方法预测中,只需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变即能满足规划期末区域内粮食的需求;运用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时,陕西省现有标准耕地数量小于标准耕地需求量,需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才能确保区域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胡亭亭 《乡镇经济》2009,25(12):53-56
安徽是农业大省,如果出现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会给安徽省的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全国的粮食供应造成不利影响。文章认为影响安徽省粮食安全的是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四个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粮食供给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供给侧改革实质上是结构性的改革,虽然我国近年来粮食供需持平,但出现粮食的产量、库存和进口数量"三量齐增"现象,且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此时,我国不仅要追求粮食数量,更要求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要方案。  相似文献   

9.
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关键,对整体现代化有基础性作用。因此,认清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三个安全"问题1.耕地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解决13亿人口温饱和生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目前农业和农村所面临的耕地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耕地流失、耕地肥力消失、土壤污染和破坏等方面。(1)新农村民居建设、招商引资建设厂房、架桥修路  相似文献   

10.
重点工作1保障粮食安全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十三五”成就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1年部署 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  相似文献   

11.
据《光明日报》报道,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日益严重,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在湖北省滨湖村,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兴趣不大,2008年全村耕地撂荒面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关注浙江粮食补贴政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对浙江粮食安全的效应 市场化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粮食自给率是确保主销区粮食安全的一项必要措施。浙江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就是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确保本省的粮食生产稳定,促进农民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耕地,搞好与粮田有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浙江连续几年实行的粮食直补政策有效地增加了本省的粮食供给。  相似文献   

13.
张亨明  尹小贝  傅之琦 《改革》2023,(12):128-13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提升粮食产能以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我国耕地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针对耕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耕地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耕地“非粮化”现象普遍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树立新型耕地保护观、强化耕地科技支撑、提升耕地抗灾能力、提高耕地种粮效益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增强耕地生产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清查什么? 重点是国有粮食企业库存 查清品种、数量和质量 这次重点是清查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对非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只做必要的典型调查。因为.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食在所有企业库存总量中占较大比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切实保护耕地,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开始,由于受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全面下滑趋势,总产由5.1亿吨下降到去年的4.3亿吨,降幅达15.3%。据权威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按400公斤-450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需达到6.4亿吨-7.2亿吨。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对于耕地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政策,把它提到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对耕地的占用不可避免,同时,水资源不足、生态环…  相似文献   

17.
袁丰 《发展》2023,(6):52-5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要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就必须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随着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进城、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农业生产由单个家庭经营逐渐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速了农业机械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无论是畜力耕作还是机械化耕作,都不能打破长期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影响土壤透水性、透气性,不利于提高耕地质量,也影响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急需推广深松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美国进行培训考察,笔者就美国粮食政策对浙江粮食安全问题的启示方面作了些思考。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大国。美国农业所占的比重很低,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重视从没有放松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国内对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美国的一些做法对于正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浙江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资在国内的抢购粮食行为再次拉响了粮食安全的警报。文章以农业产业链为对象,分析了在农资供应、粮食生产和购销、粮食加工及制成品销售等方面潜藏的危机。文章从政府扶持、做大做强粮食国企、培植品牌和打击粮食投机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打造我国安全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持续发展所处的基础环境并不良好。其一是土地流失严重,耕地数量下降,经营规模狭小而分散。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土地流失严重,耕地面积有减无增,人地关系不相协调而逆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质量良好的耕地长期以来是减少的重点,修路占、建房占、娱乐场所用地占等等,都是以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优质耕地为对象。虽然与此同时加强了耕地的复垦工作,但是,复垦或新垦耕地的质量却远远不如被占耕地,耕地减少的势头仍将难以遏止。良田被占,农业生产活动失去条件,农业生产在困境中艰难发展,更难持续发展。与耕地数量减少相伴生的目前土地经营上的极度分散,全国平均每个农户6.21亩的土地分散在9个地块,贵州湄潭一农户6口人的6亩责任田共计88块。这种数量分散,土地不集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田间作业,致使效率低下而束缚农业发展。其二是农民负担加重,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农民负担加重是近年来农民利益流失的重要表现形式,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生产资料的轮番涨价,使农民不堪重负。特别是近5年,一些农产品的卖难和白条子的充斥,更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积极性。主体积极性的降低是意味着支持和保证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的丧失和基础环境的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