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许松 《数据》2009,(2):11-12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把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北京正在朝国际大都市的方向迈进。北京统计系统,作为中国首都的统计系统,也在率先建设国际大都市统计体系。目前,北京统计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个宏大的目标在努力。日前,我们采访到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崔述强,作为大都市统计体系的主要构想者,通过他的解答,我们看到,北京大都市统计体系的框架已经搭建好,美好画卷也已展开,只需在上面描绘出最绚丽的色彩与图案,为此北京统计人正在努力。  相似文献   

2.
田晓燕 《数据》2010,(2):18-19
当前,首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北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统计将与首都人民一道,整装待发,继续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3.
郑艳丽 《数据》2010,(10):8-9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指出,到2020年左右,北京要确立现代化国际城市地位;到2050年左右,要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4.
胡桂萍  杨立明 《数据》2010,(9):26-27
今年8月初,《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对外发布,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级人才聚集发展平台"的目标无疑是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全面展现了北京以世界城市的标准积极引才、聚才、育才的决心。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一部署下,  相似文献   

5.
世界城市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霞 《城市问题》2002,(4):9-11
当今世界城市格局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时期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次世界城市大变动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下出现的 ,从而有了伦敦、纽约和东京这三大全球性城市及一批令世人瞩目的国际大都市。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新兴国际城市的崛起将改变现有的城市格局 ,这就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 ,突破在世界城市格局中相对次要位置 ,最终建成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的世界一流城市提供了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此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也已经过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上报国务院得到了肯定和支持。《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首次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即建成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最近国务院和市政府又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在城…  相似文献   

7.
自1863年英田诞生第1条地铁以来,世界上已经有43个国家的118座城市建有地铁。地铁网络的建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为人们提供了快捷、舒适、安全的出行,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布局的更新,地铁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一、城郊化过程的现状国际大都市化要经历向新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推动,两种力量的相互消长,导致城市发展呈现阶段性。城郊化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办公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外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发展过程,开始由向新城市化阶段转向城郊化阶段,是城市建设与开发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近2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了1.…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抓住世界新一轮发展机遇,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的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10.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解决当前都市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提高都市区空间治理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顺应和利用规律,促进都市区空间治理体系的科学制定和有效落实,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回顾国际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和治理的区域化趋势,总结了国际大都市区空间发展和协同治理的若干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提升北京都市区空间治理能力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上海城乡建设走出了“破陈出新”、“全面腾飞”、“建管并举”、“以人为本”的四大步,实现了伟大跨越。如今,这座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现代化城市,即将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正怀揣着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梦想,向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上海城市经济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上海是我国目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两者都将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具有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提出要在 2 1世纪中叶建成具有第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城市。我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的确需要建设一两座具有国际水准的大都市 ,北京、上海无疑最具有竞争力。作为我国城市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先锋 ,对这两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加以比较 ,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对两者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世界上首都城市发展的路径进行总结、分析,把各国首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为单一功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为国家提供政治上的保证和文化上的支持;另一类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综合性大都市,成为首都经济圈甚至是全国发展的经济核心城市。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这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发展重心、发展特征、形成因素三个方面对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并得出对我国首都城市———北京选择何种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初,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化国际上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国际化大都市的框架.为了评价北京国际化程度,论文选取了人口、经济、公共交通、航空运力和国际组织等几个主要指标,选择了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与北京进行比较,量化北京与国际城市的距离,提出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兆安 《上海企业》2010,(10):42-4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两个中心"建设意味着:到2020年,要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也要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6.
张景秋  甄茂成 《城市问题》2012,(5):39-43,101
结合词义解析,可以将"国际活动"界定为是一项至少有两个国家以上的代表、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就相互关心的事务,所做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有目的、有主题、有计划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议、会展及节庆活动。目前,北京举办的国际活动存在以下不足:国际会议少;大型展览不多;国际活动场馆建设不足;组织形式单一;缺少北京特色。认为北京应利用首都优势与后奥运契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夯实服务业基础,积极推进北京国际活动聚集之都建设,为实现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严彦 《数据》2013,(4):8-9
五年前,在《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北京市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引起广泛的关注与企盼。如今,五年已经过去,北京金融业发展形势如何?北京离金融中心城市还有多远?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金融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十二五"时期,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  相似文献   

18.
力争在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富有历史传统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同时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建立全方位开放格局,为城市远景目标——国际大都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许松 《数据》2013,(4):10-11
同是名扬世界的中国特大城市,同是致力于世界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北京、上海,有何同与不同?2008年4月,北京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时隔一年,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两份"意见",来源不同;两个"中心",用词有别。从此,也引起了公众关于北京、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无限比较。是不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国际水平差距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沁芳 《数据》2001,(1):35-36
从新世纪开始,首都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北京市提出了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基本实现首都经济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北京目前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大?我们今后的重点努力方向是什么?下面我们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将北京的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公认的现代化城市(诸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新加坡、汉城等城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