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转型、时代进步给中国教育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教学需求,在探寻如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难题。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思政的引导过程由单一的理论教学方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新时代教学方式。滞后的思想、对新型教育模式的错误认知、教育载体的错误使用以及务虚的教学方式等负面因素,致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走进高校日常遭遇困境。因此,前期要做好思想工作以及各项建设工作,改进日常的教学方式并借助于现代科技将隐性思想教育落实,是落实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阵地,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微博、手机媒体、QQ媒体构成时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这些动态发展的新形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应理性应对动态发展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自媒体时代让个人成为舆论终端,因而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厘清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把握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提出适应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话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之一。自媒体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强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逐渐处于失语的困境。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塑的路径,从而推进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增强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过程的长期性和手段的非强制性、方法的系统性、载体的适用性的原则,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理念创新,提升媒介素养;搭建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形式;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坚实保障,以期能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耦合、教育内容交叉、教育方式互补,成为两者融合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实践和大赛的驱动下逐步走向融合。为加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走向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以"四个正确认识"教育为核心,发挥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作用;以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载体和平台,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增强时代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多种媒体共存的融媒时代已经到来。融媒体的发展一方面给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融媒体的先进条件,提高自身的科学技能,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还要积极应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合理规避风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已转向常规性应对阶段,国内高校已全面复课,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运转,但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问题和改变依旧值得我们思考。疫情期间,部分大学生对疫情认知存在偏差,疫情让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加了大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也刷新了当代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认识。此外,疫情期间线上授课平台搭建不完善,存在"形式大于实效"、隐性教育手段特殊时期缺乏发力点等问题。种种迹象亟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变。后疫情时代对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有利于补齐疫情期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短板,创新思维方式,真正做到防疫工作持续推进并和高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寻找一条适合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愉悦性、多样性、持久性等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优势。高校应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建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加强教育者言传身教,优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当加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可以溯源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缄默知识理论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潜隐、时空开放等特点。高校应积极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技术更新搭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整合力量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理论研究欠缺、重视程度不高、教育资源开发不充分等问题。高校应注重显性思想政治课程的隐性渗透;提高教育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技能;重视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各行各业借用新媒体来壮大力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画像特征,以“用户至上”的思维优化文案和视频,建设积极向上且充满正能量的媒体账号。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必然趋势,列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可行性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其教育效果是不同的。当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不大明显时,若采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会收到奇效。本文着重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主要借助显性教育形式以外的专业课程、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网络、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制度、师生关系等途径,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暗示、启迪和潜移默化,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最后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坚持主流价值观念、强化虚拟空间监管、推进教育方式改革等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和高校党校三个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创新,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凸显生命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理论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在三维视角下,依据维度揭示了二者融合既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理论依据,也有现实的需要作为实践依据;价值维度揭示了二者融合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维度,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增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搭建教育实践平台和加强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等层面,创新二者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美术类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美术类高校应紧跟学生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隐性教育方法与艺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真实、过程更合理、效果更持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教育主体建设,切实增强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结晶,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文化环境、拓宽媒体渠道、创新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弘扬周恩来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