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个企业的诞生、成长、发展,除了必要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外,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中国,中国企业家与西方企业家在企业运作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企业家,对企业、集体乃至国家承担很大责任。西方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更多是靠完善的流程、制度来治理一个企业,更注重中间过程,在责任承担上也没有中国企业家重。本文将探讨下中国企业与企业家精神的休戚关系,以及分析在经济转型的今天,中国企业更需要哪些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2.
赵晓 《宁波经济》2011,(8):40-41
东西方企业家不同的信仰塑造了有所差异的企业家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企业家代表着一个社会中最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但是至少到目前,西方企业家相对更具备创造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企业家在创新li的表现还不太充分。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话题中,作为当事人的企业家应该有当然的话语权。在学者们从理论高度对企业应予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剖析后,我们更想通过具体的数字和事实来了解真实世界中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到底是如何理解和承担其责任的。请看——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我们本土的企业,不仅要保证向国家多缴税收,为企业多创利润,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更应该承担起一份属于自己的文化责任,每个中国的企业都应有这种强烈的文化责任意识——虽然这是一种新的提法,但我相信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注意到她。”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下称“汾酒集团”)董事长郭双威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家价值、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问题,近两年为国内经济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重视。从企业家的角度观察企业、研究企业,有些问题可能会显得更直观、更清晰。 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企业家是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大基本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财富的第四大要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不但造就了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4月14日公布的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8%的被调查者对“优秀的企业家一定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认同。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过20余年的市场制度变迁后,一大批原本耳熟能详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能够真正成功存活过来的"著名企业"则是凤毛麟角.纵观这些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企业家的落败经历,就其企业本身来说,企业家的行为缺陷则是导致失败原因的重要因素.显然,企业家缺陷行为主要是企业家自身意志造成的.但与当前企业制度改革相比,企业外部制度建设的滞后则是造成企业家缺陷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分析企业家的行为缺陷及其外部制度原因,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其对企业家和企业的影响,使企业家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来.  相似文献   

8.
面对普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和责任,企业家是否拥有自己虔敬的政治期待?应该是有的。在西方,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告诉你说,他是为利润生活的。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商人伦理也不是金钱至上的。中国传统中有"义利之辩",商人精神里包含"济世"的使命感,更有所谓"儒商"和"商而优则学",近代中国有许多人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当代中国更有许多人是"弃官从商",因为谈改革不如干改革,他们干得很成功。中国人从骨子里潜孕着"士忠于道"的文化传统,一个人有了一些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有成就,他就可能从传统中很自然地接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承当。当然,企业家还是企业家,他们造福社会的方法就是把企业做好。一些企业家不说企业家该说的话,而是动不动就唱高调,办企业不是向市场看齐而是向政治口号看齐,这一类型的企业家事实上是最缺乏理想和政治期待的。 做企业的人清楚,单纯的经济环境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出完善的公司,公司的合法结构和它的目标依赖于商业文化和商业的组织结构,而这些东西又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精英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家有理由希望企业、社会和政治之间在信念上形成相当同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向理性的回归,但在具体的社会生活而非纯粹的“分析框架”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成长会受到现实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传统习惯等文化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集中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企业家精神所受本土文化性因素的影响,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传统、传统行为模式和家伦理等文化性因素,希望通过系统分析突破以往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产权激励理论分析框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建设企业创新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企业创新体系与企业家精神有很大的相关性.由于受到传统体制与现实矛盾和企业家素质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暴露六大弱点.文章分析了企业创新体系的概念,企业家精神对创新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已经是整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虽然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但是企业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食品生产企业更应该注重食品安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就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牛肉膏事件等等,大概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监管的缺失,另一方面是企业家和监管人员的道德缺失。本文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责任与食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翎 《民营视界》2009,(5):15-16
如果说传统的民营企业家参与慈善对事业多是出于朴素的乡梓情感——为了回报家乡父老、为家多的建设作贡献.那么.新时期的民营企业家更愿意把对慈善的投入与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慈善成为公司战略发展的一个有效策略.既积极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发展了社会慈善事业.实现慈善和公司的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媒体或普通大众,在论及企业与社会问题时,均认为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2008年上半年的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下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的关注度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仅仅以赢利为唯一目标的企业势必难以成就长青基业,也必将会被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所抛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媒体或普通大众,在论及企业与社会问题时,均认为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2008年上半年的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下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将“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的关注度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在英文词典中,企业家是冒险家的同义词,代表有进取心和事业心,有魄力和有胆量的人。在法语词典中,16世纪开始就表述为"武装探险队的领导,包括远航海外开拓殖民事业的冒险家"。显然,企业家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企业中身份特殊一点的"干部",而应该是一个受到权力委托的、承担工商业风险的主要责任人,或者说,企业家是一个经营冒险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事业,并承担其全部风险与责任。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正在形成中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一支与之相匹配的企业家队伍,需要一种与现代经济社会交融,体现创新理念和市场价值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市场的创造者,是资源的发现者,是促进需求的革新者.他们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以企业的成功与否来衡量企业家,企业成功没有普遍适用的解决之道,况且失败了还可以再爬起来,再创业.我们更不能用外国企业家的标准来衡量,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客观存在的基础来认识,特别是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还处在建立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的实际为落脚点来认识中国的企业家.我认为当代中国的企业家首先要具备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精神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用2009—2017年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将企业家精神、产权异质性、行业异质性等指标纳入计量模型,考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考虑产权与行业异质性后,企业家精神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力度大于非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对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拉动力度更大,但企业家精神对国有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对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的促进力度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18.
赵海丽 《北方经济》2010,(11):67-70
"挣钱都挣不过来,谁关心社会责任?"这是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的想法.于是,很多人感慨中国从来都不缺商人,缺的是企业家.商人是以赚钱赢利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尽责而为,考虑的是企业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虽然早在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竞争力与社会责任"论坛上,企业家代表和专家们强调了一个新观念: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不仅表现在利润指标上,是否担负社会责任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社会责任不只是投入,也能产生无形和有形的经济效益.但为何近些年企业界仍事端多发,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加班加点却被欠薪,安全生产事故触目惊心,桥梁、房屋屡屡倒塌,伪劣商品横行欺市;生态环境乌烟瘴气,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精神,责任是一个人在某个角色上应该要完成的职责,履行应尽的义务,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也是要求一个人做成某件事情和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要达到的标准,是自觉把分内事情做好的一种行为和心境.作为企业的每位职工都要自觉的把自己摆在主人翁的角色,都应有"公司兴我兴"、"公司荣我荣"的牢固思想.因此,职工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影响公司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更影响着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府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企业能否有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政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政府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角色错位,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角色缺失。面对国际社会责任浪潮,我国政府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