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月(2008年8月16日-9月15日)大盘持续大幅下跌。尽管有利好消息出台和经济有好转的迹象,上证指数依然跌破了前期历史高位2245点,并创出22个月以来的最低点2064.29点。报告期内,上证指数累计跌幅为15.1%,深证成指累计跌幅为15.8%,中小板指数累计跌幅为20%。  相似文献   

2.
在报告期内(2008.4.16~2008.5.15),A股经历了剧烈振荡,上证指数期累计上涨约8.6%,深证成指累计上涨约8.2%.中小板指数累计上涨约10.2%.  相似文献   

3.
本月(2008.09.16~2008.10.15)中,世界资本市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剧烈动荡.不过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及时推出,中国股市跌幅相对较小.上证指数本月累计跌幅为4.1%,深证成指累计跌幅为7.6%.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8年,由于市场对奥运经济的良好预期,及预告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逐渐增多,A股市场迎来了自调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升浪.在本报告期内(2007年12月16日~2008年1月15日,以下涨幅均指此报告期),上证指数期初收盘报5007.91点,期末收盘报5443.79点,累计涨幅为8.7%.深市也大幅上涨15.5%.中小板表现最为抢眼,中小板指数累计涨幅达18.8%.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见顶后,A股一路震荡下滑,出现近几年来时间最长、深度最大的一轮调整,上证指数一度跌破4800点关口。经过近一个月的大幅下滑后,A股12月初出现小幅震荡攀升,但在宏观调控压力增大等利空因素作用下,市场信心及做多情绪不强,  相似文献   

6.
本月(3月16日~4月15日)大盘继续单边下行走势,且跌势更加凌厉.在政策面、资金面缺乏支撑的情况下,市场估值困惑令大盘上加霜.虽曾有持续一周的反弹调整,但做多力量在种种不确定性面前仍属势单力薄.最终上证指数收于3348点,本月跌幅15%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16日~3月15日(以下称本月),尽管市场一致认为两会召开将给股市注入实质性政策利好,从而助其改变自上月以来的颓势,但两市在此期间却频频创出6124点调整以来的新低。上证指数在本月的最后一周刺破3900点整数关口,市场信心再一次遭遇严重打击。受累再融资及大非解禁蓝筹股领跌  相似文献   

8.
本月(4月16日~5月15日)中,由于相继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和对股市基本面估值处于高位水平的担忧的双重影响,大盘在高位持续震荡,成交量大体维持于上月水平,最终突破2600点关口,升幅4.3%.  相似文献   

9.
中国A股市场在本报告期内(2008年12月16日~2009年1月15日)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尽管发轫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但中国迅速发布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予以应对,初步稳定了A股市场.在报告期内,上证指数期初报1964点,期末报1920点,累计下跌44点或2.2%.深市经历了类似的波动,深证成指期初报7101点,期末报6798点,累计下跌303点或4.3%.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16日~3月15日(以下称"本月"),尽管市场一致认为两会召开将给股市注入实质性政策利好,从而助其改变自上月以来的颓势,但两市在此期间却频频创出6124点调整以来的新低.  相似文献   

11.
本月(3月16日~4月15日)中,中国股市继续高涨,并推动股指大幅上扬. 股市信心进一步提升 由于2009年前两个月受到了季节因素的影响,随后发布的3月主要经济数据明显好转.中央即将公布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的市场传闻,也不断搅动股市资金的流向.  相似文献   

12.
继2008年11月初市场于低位放量上攻,本月(11月16日~12月15日)中,受政策利好因素和对实体经济下滑担忧因素的双重影响,大盘在2000点位持续震荡,成交量收窄,大体保持在千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尽管10月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和股市的政策,但公司三季报业绩均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加入全球经济下行周期,投资者信心继续低迷。上证指数10月创下14年来最大的月跌幅,累计高达24.6%。11月初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10大刺激经济政策,显示政府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及促进内需作为对抗全球经济下行的举措,巨额的财政支出刺激股市放量上涨  相似文献   

14.
边绪宝 《证券导刊》2008,(36):14-15
今年宏观调控的最大成果在于通货膨胀风险基本解除。在当前投资减缓、外需下降、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压力。政府应当适度调整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