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首届打造永不落幕展会到第三届的“展”“商”融合,义乌进口商品展顺势成长。将于2014年4月20~22日举行的第三届义乌进口商品展,将举办地点从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展馆移至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口商品馆,这绝不是简单的移植效仿。  相似文献   

2.
《中国会展》2015,(1):91-91
本刊讯(记者邓熙)义乌市会展办、义乌会展业联合会近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义乌会展经济论坛”,100余名义乌会展从业者到会。  相似文献   

3.
王文正 《浙商》2007,(17):74-77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义乌的“前店后厂“模式。2006年,刘卫高将义乌模式复制到宿迁,不仅在形式上建成了宿迂·义乌国际商贸城,而且在运行理念进行了深刻变革,以“工”养“商”,工商互哺,促进了宿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苏旭 《浙商》2009,(24):83-83
尽管金位海做的市场大都冠以“义乌小商品”的名头,但他强调,他并不是在复制“义乌模式”,他想要做自己的市场品牌。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6,(8):53-53
义乌模式正成为浙商省外投资市场的经典“版本”。义乌商人金位海集纳15亿元民资投向齐鲁腹地,为的就是“复制”义乌模式——日前。由其投资的济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济南章丘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6.
“全球制造,义乌采购”,第三届义乌进口商品展将于2014年4月20~22日在浙江义乌盛大举行。义乌进口商品展组委会表示,第三届义乌进口商品展的举办地点将从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展馆移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口商品馆(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这一举措.将把义乌展会与义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展”“商”融合,共促义乌进口贸易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义乌挨“宰”该向谁讨个说法编辑同志:我们是个体户,家在浙江省江山市长台新街,不久前在义乌公园停车场,被人“宰”了一刀。那是今年3月29日,我们一行10人包了一辆周建荣的个体中巴车,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去进货。早上5点钟左右我们到了义乌后,周建荣把车子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义乌实施“兴商建市”战略,逐步形成了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义乌模式”。义乌的成功在于在政府适时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特有的“敢闯敢创”的精神,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成为今天享有“华夏第一市”美誉的全国性现代化的大型工业消费品市场。“义乌模式”也因此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有前途的和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一。文章将从分析“义乌模式”的核心竞争力着手,探索“义乌模式”的本质内涵,并在借鉴“义乌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广西工业消费品市场发展壮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俞越 《浙商》2012,(6):40-41
经济危机和地区动荡必将影响义乌小商品出口。事实上,义乌小商品出口已经开始进行“外贸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的区域分工协作网络即“义乌商圈”的基本形成,以及“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全球发布,义乌已经初步具有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某些特征。在对6363份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起“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回归评价模型,从实证上得到“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有机结合,以及良好的创新氛围营建等对于义乌建设国际化商贸城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义乌商圈”国际化拓展的若干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金茂 《新商务》2003,(3):20-21
义乌,以小商品蜚声海内外。2002年.已连续举办7年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义乌再度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目前,本刊记(以下简称“新”)专程采访该市会展业的领军人物——义乌市副市长王东堂(以下简称“王”)——  相似文献   

12.
王慧 《电子商务》2014,(8):23-24
义乌有商品资源和物流配套提供支撑,形成了强大的“有形市场”,义乌在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探索构建一个强大的“无形市场”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同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义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具体做法,探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推动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义乌商圈":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三论"义乌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是作者研究“义乌模式”的新作,系1999年、2002年发表的“一论”、“再论”的续篇。文章提出,“义乌商圈”是国内外所有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或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经济主体或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与交流网络。目前,“义乌商圈”已具雏形,其今后演进的必然趋势,就是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使义乌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商务中心(即中央商务区),可简称为浙中商务中心。为了促进浙中商务中心的建设和义乌商圈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软硬环境等举措,实现“义乌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文正 《浙商》2008,(6):93-94
春节刚过,方兴东就把义乌全球网的研发总部从义乌搬到了杭州。尽管运行了三个月后,义乌全球网还没有盈利,但方兴东对此并不担心:“我们在今年二季度肯定会实现盈利,而且全年的盈利将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5.
俞雷 《商界》2009,(3):152-152
1982年的某一天,冯爱倩,这位41岁的义乌妇女冲进了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办公室拍起了桌子,哭诉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老是赶我们?”“我没工作,但要吃饭,不摆摊我吃什么?”在彼时“打击投机倒把”的大环境中,冯爱倩的小货篮刚刚被工商管理人员收走。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8,(3):84-85
2007年4月,“浪莎”入主ST长控,“义乌制造”的魅力,使浪莎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复牌之后曾创下中国A股市场单日最大涨幅记录。在中小企业星罗棋布的义乌,浪莎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潘欣怡 《浙商》2007,(14):99-99
义乌是古越文化发源地之一,金国炉要做的就是发掘义乌的历史文化。在他眼里,“有文化如喝茶,没文化如喝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公司·要览     
《中国市场》2010,(43):9-9
义乌以昆明为跳板发展东盟市场 于10月21日至25日在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第16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该博览会今年首次在昆明市召开了推介会。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玩具产地,玩具业也是此次“义博会”重点推介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建成 《新商务》2003,(5):38-39
在“华夏第一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你可以不时地看到一群群操着英语、德语、俄语、韩语的外商。他们时而认真挑选商品,时而精明地与摊主讨价还价。的确,义乌繁华的市场,丰厚的回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许多外商已在义乌买了房子,安了家,完全融入了义乌大家庭。  相似文献   

20.
身处义乌这个“小商人文化”氛围浓厚的土壤,只有那些摆脱小商人意识、上升到企业家境界的创业者,才有可能在传统义乌模式的极限到来前进入新的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