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二手车市场是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流通业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的二手车市场正处于由启动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我国二手车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汽车市场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汽车市场中出现经营混乱、管理松弛的现象,国家现有汽车管理的政策法规得不到严格遵守,违法违章经营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少数单位和个人非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报废车、盗抢车等,严重扰乱了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必须进一步对汽车市场采取严格有效的整治措施,加强规范与管理,现提出汽车市场整治方案如下:一、整治的范围1、各地开办的集中交易汽车(含新旧汽车,下同)市场、名为配件市场而实际开展汽车整车经营的各类市场以及报废汽车拆解交…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不到3%,给2012年的汽车市场种下了心理阴霾。而春节提前到1月份的结果,就是2012年的汽车市场开年就不利。对于市场悲观的预期,让汽车厂商开始祭起降价大旗,而市场全方位的降价,勉强支撑起2012市场的低速增长。本文深度分析了这次降价的特点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汉竹叶山汽车市场 11月份武汉竹叶山汽车市场共售出汽车3317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1%,与上月相比多销售841辆。10万元以下的轿车占据市场主要销量,尤其是国产自主品牌车与去年相比有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5.
有资料显示,在美国,汽车快修连锁已占整个汽车售后服务业80%以上的份额,产值占整个行业的50%以上。中国,凭借幅员辽阔和日益繁荣,必将成为轮子上的国家!与此同时,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时代也随之到来。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去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了500万辆。据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900万辆左右。如此巨大的汽车市场,必然衍生出巨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有业内人士预测,到2010年,中国整个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900亿元。更加令人动心的是,目前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利润率高达40%。根据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可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总和的60%~70%左右。有专家指出,现在国内每年约有800亿元的汽车用品市场。 汽车消费的普及在各省市都是一种大势所趋,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使汽车后市场——汽车快修、美容、装饰等服务业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但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汽车制造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汽车装饰店已近万家,而真正实力雄厚、技术和服务水平良好的企业在其中占有的比例很小。 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的建立,无疑为汽车后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起到了典范作用。在本期特别策划报道的企业中,特福莱与弛耐普可谓汽车后服务市场的佼佼者,而去年才开始起步的中美汽车,一开始就以强势出击,很难说不会将汽车后服务市场这块蛋糕啃下一大块缺口!相对而言,天津车宝贝还处于发展阶段,但车宝贝做的主要是汽车用品,亦可为投资者了解汽车后服务市场多一个视角。 有人说,汽车后服务市场遭遇“井喷”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优秀的企业都期望自己能够成为领头羊,甚至是汽车后市场的真正领跑者…… 在“井喷”时代到来之前,本期特别策划报道的几家汽车后服务企业,或许只是该市场的冰山一角。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其中的一些端倪,并愿意与读者和相关企业共同探计与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李雨璇 《商》2013,(17):300-300
当前,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汽车产业与消费者经济水平物质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汽车信贷消费无疑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汽车信贷业务进行研究探讨,找出汽车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并且提出适合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信贷发展途径吗,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在巩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的同时,将进一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身为全球领先汽配供应商与诊断技术专家的博世公司,从10月中旬全面启动了一项针对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的专业赛事——“技术我第一”2006年度博世汽车专业维修技术大赛。该项赛事,旨在为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精英们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汽车后市场服务技术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杨宁 《广告导报》2005,(5):64-65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飞速发展期,带动了中国汽车广告业的发展,2004年,中国汽车广告市场总容量达到45亿;目前,与其他行业的广告相比,汽车广告的制作成本颇高,经典的汽车广告作品不断涌现;在媒体投放方面,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04年汽车广告的媒体投放量超过了106亿元人民币。这些都为汽车专业广告奖项的设立,提供了成熟的市场时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国汽车总需求将达590万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2010年汽车总需求量将达到870万辆。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600万辆,与之配套的中国汽车服务市场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发展潜力惊人。  相似文献   

11.
《市场周刊》2004,(24):29-29
汽车市场是受政策影响的市场,今年出台的很多政策都与汽车消费有关,而记者在整理这些政策对汽车的影响时却发现,真正能够鼓励、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不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吸引的不只是大众、通用、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知名世界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一向默默无闻的印度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在谋划撬开商机无限的中国市场大门,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日前,塔塔汽车公司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职业资格认证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汽车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具有市场潜力大、考培相结合、政府推广与市场营销并存等特点,通过对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的具体分析,得出只要准确把握消费者就业心理,在营销上下功夫,满足消费者需求,汽车职业资格证书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经贸世界》2004,(4):28-29
第二条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保护消费权益,推动汽车私人消费。在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调整式增长两个阶段。2002-2003年汽车总需求年均增长40%左右,2004年乘用车市场率先进入调整阶段,2005年商用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但是,2005年的汽车市场在成因、特征等方面与2004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国产车的纷纷出口,业内人士觉得是顺理成章的。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急剧升温,中国汽车产品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的汽车企业应该抓住时机,在中低档汽车方面打开一个缺口。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不长,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要想在欧美市场站住脚还很难。但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也有优势,可以造出2—3万元的汽车,这在发达国家是很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笔者看到一则消息,在欧关汽车发达国家,当一辆汽车销售出去后,大约要产生相当于汽车价格30%到80%的费用,用于零售贸易、储运、实业和商业服务业,社会、个人服务等第三产业,涉及到公路建设、运输业、汽车保养与维修、加油站、保险信贷、美容装饰等行业。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相比大约是7:3。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拥有了购买汽车的实力。又因为城市居民对汽车的购买量相对饱和,一直以来,汽车人士普遍认为,城市消费群体才是市场消费的主流。因而大部分企业都将精力放在了城市市场的开拓与发展,这不免造成了城市市场的拥挤和浪费了大量的成本。近几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推动中,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将成为汽车销售的又一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多年来,高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两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2003年,全国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41.92万辆.轿车销售197.16万辆;2004年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74.46万辆,轿车销售232.65万辆,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9月.全国汽车销售413.62万辆,其中商用车13330万辆.乘用车280.32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2.23%.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2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在赛迪大厦发布了《2005-2006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市场研究报告》。报告结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主要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