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团,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严寒和内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998年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1998年度全国乡镇企业财务决算及统计年报汇总资料,就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作简要对比分析,并就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差距提出建议。一、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增况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在宏观环境极其严峻的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转换机制,加强管理,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分地区看,东部乡镇企业逐渐走出…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显著特点是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中西部的发展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特征更加明显。东部地区经济份额不断扩大,人均GDP提高较快,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区域经济份额不断缩小,人均GDP提高相对较慢,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这种二元结构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使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有较大幅度的差距,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落后地位。贫困地区的迟滞发展势必延缓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来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共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关键时刻。作为身处西部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如何抓住机遇,围绕西部大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大发展,脱贫致富,是…  相似文献   

5.
全国乡镇企业统计年报汇总及财务决算资料显示,2001年度乡镇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明显,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就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影响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作出简要对比分析,并就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差距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所以本文就分析了以"都市圈"为目标重组我国区域经济结构需要考虑的政策问题.因此,如何认识中国经济空间结构的特点,找出符合国情与客观规律的区域经济战略思路,就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都市圈"为目标重组我国区域结构,需要考虑以下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国乡镇企业统计年报汇总及财务决算资料显示,2001年度乡镇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明显,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就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影响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作出简要对比分析,并就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差距提出建议。一、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概况(一)东部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东部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8315亿元,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8.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所以本文就分析了以"都市圈"为目标重组我国区域经济结构需要考虑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东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发展较快,但是中西部由于受地理位置的约束,造成经济发展迟缓。东部和西部的人均GDP和居民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通过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0-2004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人口在各级别城市的分布,利用住序-规模法则验证,对各省城市体系类型聚类分析,考察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变化,分析人口经济总量的分布现状及其演变,发现我国城市化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化进程比较快,呈现出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事实.城市体系演变的趋势是城市体系由低级向高级、低水平向高水平、由不平衡向平衡型的演变.整体看我国城市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看,东部地区相对快速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及人口经济规模分布极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今后国家城市建设应当集约利用土地,重点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国家在投资鼓励、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应当对中西部地区有实质性的扶持,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与经济实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承接产业转移 实现传统农区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和过程.目前,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关于它们的研究文献数不胜数,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两政策实施后的区域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但东部与中西部各省区发展速度不同,近年来差距拉大了。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很关心如何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提出了很多的办法。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解决地区差距的政策,也是必要的。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美国区域经济政策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一、美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一百多年前,美国最发达的地带是东北部的五大湖区,而南部和西部是落后的区域。经过美国人民艰苦的开发,美国东部与南部、西部的地区差距已不是很大了。尤其是在九十年代,美国四大地带的经济差距已经大为缩小,下面我们以人均GDP…  相似文献   

14.
张伟 《重庆财会》2003,(7):9-1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优先发展的梯度发展战略,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程度差距拉大,特别是西部与东部沿海的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越来越明显。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要缩小差距,就要着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所以本文就分析了以都市圈为目标重组我国区域经济结构需要考虑的政策问题。因此,如何认识中国经济空间结构的特点,找出符合国情与客观规律的区域经济战略思路,就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都市圈为目标重组我国区域结构,需要考虑以下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所以本文就分析了以“都市圈”为目标重组我国区域经济结构需要考虑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价值工程》2011,30(35):13-14
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经济界》1997,(3)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是当前一个令人们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此作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严峻性在历史上,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建国前,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以.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占国土面积85.8%的中西部地区,仅占全国工业的9%。建国后的30年里,政府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努力改变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地区的缺陷,有计划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西移,这种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保证了我国…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的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东部地区各省市,成为"新常态"下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西部地区拥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加之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潜力很大,近几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福利差距已经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在其内在的增收机制作用下,即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引致需求增长、居民就业增加,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促进财政增长、居民社保增收,中西部劳动力供给下降导致用工成本增加、职工工资增长,在总体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居民就业的较大增加、收入的较快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收入效应。在"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促进所需的产业尤其是产业集群,由东部向中西部顺利转移,而后促进区域收入效应的影响因子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合理、有序的引导作用,并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坚决避免将损害区域环境福利的产业引入本地区。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区域间金融发展的差异对经济发展差距有无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如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任务。以塞尔指标衡量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差距,发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金融发展差距呈现一致的变动关系,且金融差距大于经济差距。由此引出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区际经济差距的逻辑原因有金融因素,进而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我国省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从中可以明确我国东部地区金融成长偏重于内生状态,而中西部地区更倾向于外生状态。考虑到改革的总体方向,并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放松金融抑制、催化内生金融成长无疑是全面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