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梅 《当代经济》2001,(2):32-33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绕过各种贸易壁垒进入东道国市场,这就对传统的国际贸易保护提出挑战。贸易保护的本质是通过开放中的适度保护,以促进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调整外资引进战略,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行国民待遇原则 最近几年,在吸收外资直接投资的规模上,我国连续四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这是因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吸收外资进行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2.
自从七十年代末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近二十年中,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已达3600多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借用国外贷款1390亿美元,对外证券融资130多亿美元。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但相对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吸收外资仍处于低级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吸收外资仅34美元,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同时,在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吸收外资现已进入一个调整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 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变化及新现象导致国际资本投资流向发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变化。 (一)发达国家间投资对流增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乏力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势力的重要途径,以获取利涧和扩大市场占有额为目标。为此,东道国经济持续增长得以确保投资利润和东道国具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骏 《经济经纬》2007,(2):57-59
2006年10月1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开始蓬勃兴起.200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第三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全球注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则是获取技术和融入全球供应链.  相似文献   

5.
在2001年9月18日,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受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与南开大学、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共同举办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多年来,中国利用外资额一直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但是,近几年就在跨国直接投资一路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却出现了下降趋势。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吸收外资的情况与全球的大趋势不太吻合呢?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马秀红回答说,我国吸收外资额的95%是以新建企业形式实现,而近一两年,全球直接投资出现了第三次并购浪潮,去年1.3万亿美元的全…  相似文献   

6.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前景及主要国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国际投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外国投资对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尤其显著。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的新闻公报表明,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向上的态势,其中吸收外资总量8270亿美元,在上年660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25%。外国直接投资仍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为主,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参与能力的加强,其主体地位在不断下…  相似文献   

7.
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蔡宝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我国利用外资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40%,吸收外资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投资地区的扩大、投资领域的扩大,最先...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入服务领域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明显增加,根据<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业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这一比例还不到50%,目前已上升至70%左右.服务业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我国服务业FDI流入仍相对较少,这与国内支撑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环境相对落后,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有关.目前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1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以《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为题,发布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渠道.但目前情况开始变得多样化.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新特点就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蓬勃兴起.200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2005年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依次为中国香港、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巴西和中国大陆.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第三位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仅如此,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也已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国际投资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动力,中国近年来在吸收外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性一体化的浪潮推动着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吸收外资,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的经济,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竞相效法的捷径。我国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较多优势,自1993年起,连续5年成为除美国以外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面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对各国外资立法的趋势有足够的认识,以及时调整好我国的外资政策和立法,把吸收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到新水平。1最近各国外资立法的发展趋势最近,世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浪潮推动国际投资关系发生着重大变…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济合作》2003,(9):14-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吸引外资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到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批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446441家,合同外资金额达8872.31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达到4813.20亿美元。日前,《国际经济合作》杂志采访了南开大学跨国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教授,请他就《2003世界投资报告》以及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谈谈他的看法。冼国明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泰达学院院长、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教授与联合国贸发会议长期合作,多次参与了《世界投资报告》有关章节的起草和研究工作。自1998年起,联合国贸发会议授权冼教授主持《世界投资报告》中文版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对外输出资本,海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交叉格局。中国要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利用国际投资格局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差异,发挥本国优势对外直接投资,选择正确的投向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优势和若干国家、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战略,对如何选择投资地区、行业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什么还需要积极利用外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名列世界首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28%上升到2003年的35.87%;以外商投资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比重由199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格局变化的一个新趋势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合作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国际投资市场。联合国跨国中心发表的数字表明,尽管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额不大,但增长速度却大于发达国家。1970年至1978年,巴西、新加坡。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 1997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达452.60亿美元,已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世界第二。外资的大量引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应看到,由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引导力度不够,配套措施没有到位,使得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给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外资导向,进一步优…  相似文献   

17.
金树颖  董红 《现代财经》2007,27(8):30-34
外商直接投资使积聚区经济增速加快,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日趋突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地区间经济差异加大.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将持续增长,跨国并购日益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方式,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分布的新趋势将由南向北转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效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初期,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近些年来,我国不仅一跃成为吸收外资的大国,在对外投资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设立境外中资企业7470家,中方协议投资金额114.27亿美元,海外企业资本存量已超过300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多方位的,也是综合性的,既有静态效益,也有动态效益。首先,在开放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国际化浪潮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广度、深度正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作为资本输入、输出国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我国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要合理引进外资,提高质量,优化外资投向;同时也应把握时机,适度对外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格局出现的一大变化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尽管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不大,但是其增长速度迅猛。超过了发达国家。据统计,1985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比1960年增长了96%,而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为81%;到1988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300亿美元。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发展状况、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