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拟法庭教学是法学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法律论证的目的明确,以说服为导向;多主体,对抗性强;动态化,可废止,具有似真性。因应以上特点,模拟法庭教学中的逻辑应用的侧重点和规则也具有鲜明特色,除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外,更强调前提和结论的相干性、前提的可接受性和结论的可接受性,即法律论证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法庭辩论环节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公诉人在法庭辩论中的表现也更加重要。因为此环节公诉人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公诉人的形象和国家公诉权的实现程度。公诉人只有紧密地将论据和论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逻辑论证方法,论证控辩双方观点才能达到控诉犯罪的目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简要阐述法律逻辑在公诉人进行法庭辩论时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诡辩作为一种负面的语用策略时常出现在日常交际中,文章将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对诡辩的生成和使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有关研究会话分析在法庭庭审中运用的一系列文章的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分析CA在国内法庭语言研究中的运用情况,指出一些现存的对会话分析方法误用的现象,对会话分析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指出还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现有的司法机制无法切实保护公民的权益。论文立足于国内外环保法庭设立的现状,分析我国环保法庭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环保法院(庭)设立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环保法庭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法庭口译这一新型行业的阐述,归纳出法庭口译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术语翻译,同时对法庭口译术语翻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WTO当前的文本协议中并没有“法庭之友”明确规定,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一些争端案件中已经认可“法庭之友”。“法庭之友”之所以能够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出现并且逐步得到认可,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包括:全球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WTO对公开、透明的价值追求,美国、欧盟等成员方的积极推动,与当前DSU规则的非冲突性以及WTO争端解决机构对“法庭之友”的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8.
赵泽君 《全国商情》2011,(Z3):78-79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法学教学,也非传统的课堂讲解和传授过程,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和法律语言学角度,基于语料,分析了法庭语言中概念隐喻的特点。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其他语言变体相比,法庭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具有如下特点:多以明喻的形式出现,始源域和目标域往往具有上下义的关系,始源域的选择受到目标域的限制,大多以口语形式出现.出庭人员谨慎地使用隐喻表达,较多出现于法庭演说和法庭辩论阶段,较少出现于提问和交叉询问阶段。  相似文献   

10.
模拟法庭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且是每个法科学生的必修课。模拟法庭所用案例应在指导教师提出相应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寻找,最后由教师进行必要的把关。所用证据由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根据案情自行寻找,指导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点。考核时应注意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结合、团队协作与个人表现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涉外案件逐年增多,因此我国对法庭译者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为了确保涉外案件的公正,法庭译者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着手,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指出目的法则是指导整个翻译行为的最高法则,分析了中国法庭译者在法庭翻译过程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以及法庭译者角色对中国法庭译者现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环境法庭的设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纠纷的复杂性以及产生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法院在审理该类案子时遇到了法律和技术上的巨大困难,使得环境案件久拖不决,建立专门的环境法庭已成为现实需要。本文在论述环境法庭的国内外实践基础上,对环境法庭的诉讼主体、管辖范围以及人员的组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法庭每年都面临大量的涉外案件,法庭口译在司法实践中地位也就日显重要。作为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庭用语自然应以精确为要,但其模糊性亦不可避免。本文在探讨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基础上,提出法庭口译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模拟法庭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十个步骤,即实训准备、宏观指导阶段;模拟训练、实战操作阶段;评议归档,总结升华阶段,以及启动模拟法庭实训指导小组工作等十个步骤.以此为指导,有利于模拟法庭实训教学的规范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完善模拟法庭实训教学方案,规范其组织实施,必将有助于增强法科学生把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和参与司法实践,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有重大帮助。本文探讨了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具体的实施方法、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以及运用时应当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庭话语标记语all right是庭审参与人对法律程序、机构权力、心理动机等多种语境因素做出的动态顺应,它具备肯定、强调或提醒关注、提示话轮转换、打断话语和缓和面子威胁等五种元语用功能。文章主要对all right在法庭审判话语中的动态顺应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五种元语用功能在不同庭审参与人话语中的分布频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创新模拟法庭教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最普遍的实践教学方式,就是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制度规范、案例选择、教师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亟待在创新中突破,以增强其功能和作用。应将模拟法庭作为课程开设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并在案例选择、实际运作、师资配备、评价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强化模拟法庭教学研究,提高法律人才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科学的实践性和法律工作的经验性及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模拟法庭是实践性法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模拟法庭教学给学生提供独立分析思考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对提高法律人才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目前模拟法庭教学存在的不足,从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二个方面对该教学方法的规范、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不是偶然,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之间产生的.中国梦的生成体现出三个逻辑关系,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洞察和明晰这三个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梦、坚定中国梦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将红色文化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模拟法庭集知识概括、心理体验、行为积累于一体,将红色文化教育有效融入到模拟法庭实践课教学中,开展富有思政特色的模拟法庭实践课教学,有助于将红色文化中包含着的爱国奉献、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等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