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整科学地构建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已经是当下区域合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区域合作理论中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对于区域经济合作概念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及优秀经验的不断总结,利用区域的宏观模型,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的实效性进行全面深层次的分析,并同时提出了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中的主要内容,即: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利益全民分享机制、生态可持续补偿机制和协调机制为主要的机制,以完整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切实有效的市场评价激励机制为首要的机制,以分工明确的行为约束机制、执法严格的监督机制和真实有效的仲裁机制为重点内容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困境与首要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实现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长期绩效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模式。政府主导型的泛珠三角合作机制面临着合作长期绩效的困境。要使得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长期绩效,亟需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信息交换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在实现路径上,要形成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需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头并进方式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淮海经济区在全国、沿海地带以及四大板块在各省中的经济地位,发现淮海经济区的边缘地位突出。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探讨淮海经济区走出边缘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主要通过积极培育增长中心,增强极化和扩散效应;积极与核心区域合作,主动接受辐射;重点建设纵向轴线,重新构建空间结构;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淮海经济区在全国、沿海地带以及四大板块在各省中的经济地位,发现淮海经济区的边缘地位突出.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探讨淮海经济区走出边缘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主要通过积极培育增长中心,增强极化和扩散效应;积极与核心区域合作,主动接受辐射;重点建设纵向轴线,重新构建空间结构;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淮海经济区在全国、沿海地带以及四大板块在各省中的经济地位,发现淮海经济区的边缘地位突出.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探讨淮海经济区走出边缘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主要通过积极培育增长中心,增强极化和扩散效应;积极与核心区域合作,主动接受辐射;重点建设纵向轴线,重新构建空间结构;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东亚国家和地区对立足于本区域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日益重视,区域合作意识逐渐增强。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与新功能主义的“外溢”说相融合,为传统的区域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东亚区域合作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是由该地区各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来克服其发展障碍成为东亚各国的内在需求。东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新功能主义”特征,单一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有可能外溢至其他相关领域,功能性合作应成为深化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路径和主要内容,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成为东亚地区开展功能性合作的主要方式。在东亚地区,以区域海关合作的形式开展地区合作能够提供地区安全、贸易便利化、公众健康与环境保护等区域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合作近来发现出一些新的动向。本文分析了区域合作组织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并且指出了这些新动向对我国的启示和我国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有相近的风土人情,经济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在新一轮的东北亚经济区域合作中,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应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0.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是提升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不仅对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升我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地位,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区域自然经济联系机制和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形式是中日韩区域物流合作的基础,区域物流合作趋势预测为三国区域合作政策的选择提供依据,预测结果显示三国区域物流合作潜力巨大,中日韩三国政府应为互利双赢的区域合作创造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际法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对策,提议在签署有约束力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完善法律协调机制,设立争端解决机制.分析了采取该法律对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将合作机制组织化、规范化、法制化,从而摆脱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缓慢的困境,实现该区域经济合作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经济区在迎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时,提出了区域经济嵌入生产网络的发展模式,那么城市群间产业分工与联系的现状是否适合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运用三次产业相似系数、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度来定量,概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进而为制定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21世纪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向的一场革命,但在我国城市区域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城市间相互挤压、重复建设、交易成本上升、效率降低甚至互相拆台、以邻为壑等严重的恶性竞争问题.城市恶性竞争的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城市区域(或日都市圈)也难以快速形成与正常成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陈安国教授的专著《城市区域合作》于2010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这部书中,陈安国教授提出,必须通过城市合作解决恶性竞争带来的问题,并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区域合作相关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区域合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政府的作为是决定区域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分析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针对旅游业的深入合作,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协调性机构并且适时地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6.
湄公河经济区的形成,为我国未来大西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社会政治环境;区域合作意识加强,区域经济开发合作前景看好;区域经济开发具有很强的生机和活力.广西在湄公河经济区发展中应(一)树立正确的通道经济观;(二)坚持大协作精神;(三)坚持优先发展沿海港口城市经济道路;(四)将外向型经济作为拉动内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有利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以及加快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调整、推进中国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并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目标的实现。缘脉、资源、政策、产业和对外贸易上的条件优势使合作具有可行性。合作形式采取增长三角模式,并在政府支持、机构建立、项目规划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构筑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重建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竞争与合作问题可以说是城市区域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区域文化认同则是影响城市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核心和基本因素。区域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成本,促进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提升城市区域的凝聚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能够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建设与合作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区域文化认同的重建即是要实现区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先进思想的指导,既要反应其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又要反映现代文化和区域合作的共性,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新型的市民文化、竞争文化与合作文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泛北部湾合作与泛珠三角合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下的产物,但是区域合作倡导的基础不同,区域合作的经济类型不同.目前亟待解决的是:泛北部湾合作定义的范围问题,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建设问题,泛北部湾合作与泛珠三角合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人才资源的区域合作趋势也愈加明显。但是,总体来看.目前的实际合作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区域人才合作还主要局限于政府之间,企业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并且,由于各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利益,因此,政府间的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博弈关系。笔者认为,要提高区域人才资源合作的效果。就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府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合作真正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