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5年,中国享受着只能用“动力十足”来描述的经济增长。除了每年总体增长10%以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连年递增。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现在,这个经济扩张期显然即将走到尽头。不过,在未来几年中国将会经历何种形式的放缓,仍然很难讲。  相似文献   

2.
【日本《世界周报》9月5日】中国经济量的跃进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不断扩大着以自身为中心的经济圈外沿。正因为如此,像日本这样的“周边国家”才不能无视眼前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同时也不能无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所造成的东亚地区经济增长体制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3.
方宇红 《浙江经济》2005,(21):21-23
早在10年前,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问题,并认为实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10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进展不大,与“根本转变”的要求相差甚远。时至今日,再不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难以维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成为热门话题。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如此缓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动力究竞何在?由此切入,才能找到问题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5%,比当初预定目标7、2%多了2.3个百分点,着实让人兴奋。但兴奋之余感到有些困惑:全国各省的GDP增长率都远高于这个数字,最高的内蒙古达到20%,超过了一倍多,最低的湖北也达到11%的两位数增长;既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必然是地方经济增长的累加,为何二者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中央和地方对比来看,显然其中必然有一方不准确。  相似文献   

5.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国内外的评价总体上说相当高,但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看法就大不相同,经常听到的说法是“粗放”、“低效”,如此等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模式”评价如此不一,颇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而民营企业是这个奇迹的重要引擎之一。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50%。尽管民营企业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很低,据统计,我国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多数民营企业初期发展良好,后期却倍受制约甚至夭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的江苏经济: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江苏经济》2003,(12):8-9
“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重要命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国家不同人士在不同暑期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分析与判断,但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丰硕成果、当前的强劲增长、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并将越来越有力地给予雄辩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英国《金融时报》4月14日】中国的快速增长还能持续多长时间?这是个明显、甚至有些陈腐的问题。但是,这么问就意味着,在过去25年间,中国这个亚洲巨人的增长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唯一不寻常之处在于其规模庞大。若非如此,它目前仅仅处于快速趋同道路的初期阶段,而此前日本、台湾和韩国都走过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近期撰文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左右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不多见。但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大投入带来的,或者说主要表现为粗放增长,经济运行的效率并不高。正因为如此.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一届中央领导更是反复强调要追求有效率、有效益、没有水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的确,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并在世界范围内购买资产。而且中国的经济规模确实要超过美国。但是这并不会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很快到来——最早将在2040年实现,很可能是在2050年。在此期间,眼下的任务不是设法阻止中国购买美国的资产和进入美国的市场,而是要与中国一起精心构建一个足够包容和灵活的国际体系,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并使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其经济带来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11.
改革新视角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中国企业高峰会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并没有过热,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还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需要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
赵晓 《宁波经济》2007,(4):40-41
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投资的确是唱主角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2005年为27.2%,2006年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31.3%的高水平。如此飙升的投资增长被看成“过热”并被判断是导致中国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似乎也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去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很多警示,比如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相似文献   

14.
李倩 《魅力中国》2010,(25):89-89
在2009年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基础上,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但总体上看仍将乐观。本文首先对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判断,然后阐述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之后分析了中国资本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资本积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0,(4):20-22
世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9.5% 中国经济网3月18日消息世界银行3月17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今年中国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全年GDP增速为9.5%,但经济增长结构会有明显变化。其中,出口很可能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继续回升,净贸易将对经济增长有少许正贡献;房地产业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将远远高于去年,而政府主导的投资肯定会放慢速度;消费会保持稳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但中国民众的幸福感为何没有等比例增加?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们告诉了我们很多答案,例如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税收增长速度,等于经济增长的成果主要让政府拿走了等等。其中还有一个更加要命的答案,那就是通货膨胀。当前物价的飞速上涨意味着大众手中的货币在不断贬值,实际上在收入名义增长的同时,购买力在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11,(10):40-41
在当前中国这个“高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的时代,建设保障房的意义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它真正的意义何在呢?本文认为,保障房最重要的意义是避免百姓心中的那杆秤过度倾斜,更直白的说是稳定,并以此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直到几年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国的增长是真的吗?现在,问题变成了:它能持续多久?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正在减速,但人们并不担心中国会耗尽维持高增长所需的资源或市场,而是担心经济失衡状况会变得过于严峻。  相似文献   

19.
外媒看两会     
中国慢下来会怎么样 美国人常说,中国不可能像这样继续增长,而且整个状况都会变成一团糟。但是,经过了25年,这种增长并没有垮掉。中国的经济一直跌宕起伏——但大多是向上的。他们对经济低谷的应对非常有效。中国能够很好地摆平其短期遭遇的挑战。以百分比计算,他们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美国规模的10倍左右。他们正面临着由此带来的过度膨胀,但他们会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令美国大企业折服。看看这个国家的l3亿人口,及其持续了大约15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不难理解其中原因所在。问题是:隐藏的绊脚石在哪儿?继续增长的障碍是什么?答案有两方面:保护主义和污染。这些问题在未来几年得到怎样的处理,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