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抵押贷款中业主违约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3.
4.
5.
王建文  施建刚 《上海房地》2000,(5):13-14,46
针对目前国内个人住房消费的现状,对现行的抵押贷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保险分散抵押贷款的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构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以下简称一级市场)创造住房抵押贷款,为住宅产业输入金融资本;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以下简称二级市场)买卖住房抵押贷款,为一级市场开辟融资渠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有机的住房金融市场。目前国内一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二级市场基本没有起步,住房金融市场还不完备。发展滞后的二级市场必将成为一级市场发展的梗塞,并制约住宅产业发展。因此,构建二级市场已经成为国内住宅产业和住房金融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且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日本在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各种补充养老保障方式,以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以房养老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介绍日本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发展状况以及下一步继续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韩再 《现代管理科学》2009,(12):117-119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仅仅依靠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很难应对必然到来的老龄化危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作为以房养老的一种方式,是对上述两种养老方式的有益补充.文章通过模型定量分析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时机选择问题,得出在“预期房价升值率越低、预期利率越高”和“住房价值越高、预期期限越长”的情况下,理性经济人会选择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蜀都房地产》2004,(10):35-35
近年来,美国实行了一种新的房地产集资方式——住房逆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方式与传统的住房分期抵押贷款不同,传统的放贷对象,是买房者在支付卖房者一定房款后,其差额款通过以所购房屋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支付给卖房者,再由买房者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分期偿还本息给银行。其放贷对象是年青、有固定收入的购房者,抵押贷款一次发放,分期偿还,款本金随着分期偿还而下降。逆抵押贷款的放贷对象是无固定收入而又有住房的老年人,以其自有住房作抵押,银行定期向贷款人放  相似文献   

10.
丛诚 《上海房地》2006,(10):46-47
一、什么是逆序住房抵押贷款逆序住房抵押贷款(ReverseMortgage)的名称,是相对传统的“正序”住房抵押贷款而言的。传统的“正序”住房抵押贷款,由购房人向银行借得贷款资金用于支付购房款,并在以后10年~30年中逐月还款直至结清贷款本息。逆序住房抵押贷款,同样是由拥有住房产权的老年人,将住房抵押给银行,老年人一次性、按月分期或根据约定方式获得贷款,老年人在有生之年继续居住在自己的房屋内无需还贷,待老年人去世后,银行收回并处置住房以一次性结清贷款。这里的资金借贷方式恰恰与传统抵押贷款是相逆的:传统抵押贷款,采取“一次贷款…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王微 《价值工程》2015,(5):196-197
在本文的论述中,首先对传统的住房抵押贷款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这二者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理论进行了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14.
崔贤光 《价值工程》2007,26(2):140-143
随着住房贷款的增加,银行所面对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化解这一风险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降低和分散商业银行的风险,拉动房地产业增长。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还存在各种障碍,这也就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最后,对存在的障碍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16.
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住房逆抵押贷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
2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老人的收入情况直接导致其住房逆抵押贷款的需求不同,养老问题日显重要,社会养老模式、养老资金的缺口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对上海养老问题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推行逆抵押贷款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及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