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国家相继制订出台了国家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西南科技大学对实践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了长期探索。作者尝试对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模式进行总结,希望对其他兄弟院校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相关精神,南京邮电大学于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计划"工作,出台了《推进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方案》。通过对2015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和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分析调查结果,对提升"卓越工程师"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分年级、分层次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背景下,传统数控技能训练模式存在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以上问题的解决途径,面向"卓越计划"的数控加工技能训练模式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满足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对加强非计算机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专业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改革4点设想,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精神,皖南医学院制定并实行了"卓越药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据此介绍了该计划的实施情况,提出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对项目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首先回顾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政策背景及我国高校对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状况和趋势.深入分析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应当解决的五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我们的处理对策及思路,最后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些复杂性问题进行了归类,并希望各个不同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探索,真正做到全面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特征的本科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7.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依据,根据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教学特点,构建了“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有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邹德文 《消费导刊》2012,(10):115-115,107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大改革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当前高校工程科技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教师队伍以及保障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的发展对策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体系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是结构力学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为此,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结了结构力学的教学现状及现存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培养运输技术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的先进理念并结合教学实践,在运输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从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组建项目团队,采用多维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创建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学训工结合3+0.25+0.75),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在校园内打造工程环境;送生入企,按照企业培养方案培养工程型人才;送课进企,在学训工结合的氛围中完成理论教学;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项目为牵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广山 《电子商务》2013,(12):78-79
课程是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的载体,但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并没有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无法满足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需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理论和行动基础,本文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培养卓越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方法。结合社会的需求,以及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力求促进专业教学理念的改革,促进学生就业技能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计划,是工程教育改革大规模发展的信号,目的是培养大批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本文从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对目前卓越计划计算机专业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
殷灿彬  余方 《中国市场》2014,(20):68-69
《房屋建筑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荀启峰 《电子商务》2013,(10):74-75
参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根据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本校计算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专业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采用"3+1"的培养模式。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专业课程培养结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CDIO和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关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提出了基于CDIO的“卓越工程师”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并通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切入点,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深入讨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基于"卓越工程师"导向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的试点专业,宁波工程学院会计学借鉴卓越计划先进思想,在会计专业培养卓越会计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对如何培养卓越会计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卓越人才的素质提升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十分重要,在理论层面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印证,在实践层面是现实条件下的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中国梦视阈下,卓越工程师素质提升要发展创新"3+1"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素质教育与理性就业并重培养模式,要运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精品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要注重品德提升与技能提升的双渠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