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彦 《黑河学刊》2014,(2):59-60
随着互联网、数字和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微博、网络论坛、即时通讯软件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全民发声的网络舆情时代。通过对网名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群体心理如何在网络舆情中发挥作用,并抛出一个利用“意见领袖”来对网民群体行为施加间接影响,使网民群体实现自我优化转型,控制与监管网民群体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群体及其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民"对法制的认同与所谓"精英"对权力的认同的矛盾,及网民对多数人集体利益认同与某些个体对财富逻辑认同的矛盾是当前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网络舆情的管理应宣扬理性辩论,引导辩论方向;畅通诉求渠道,化解认同矛盾;戒备敌对势力,完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民认同形式的网络舆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实质讲就是网民基于自身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关于议题的认同判定,并在网民的互动中趋同和分化,而网民在此互动过程中分享知识和经验,组建和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人生经验和价值信念。认同形式下的网络舆情管理应宣扬理性辩论,发挥网络自滤作用;及时参与互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畅通诉求平台,净化网络舆情空间。  相似文献   

4.
肖剑 《理论观察》2011,(3):22-23
网络民意是网民群体通过网络平台制造出来的舆论,这股舆论夹杂着强大的威力,发挥着新闻媒体不孔不入的社会监督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第四种权力"的功效。如此重要的一股力量的缘起和生成原理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变迁。网络民意形成于特定心理环境下的网络个体的自我心理平衡诉求,通过网络表达可以更便捷的回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情事件多发、网络舆情风险高企,文章首先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现阶段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改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互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人们对各类社会事件进行讨论交流,由此而生的网络舆情因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和强互动性成为社会舆情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逐渐升级,引发群体事件的产生,网络舆情是群体事件的导火索,它会有助于群体事件的解决,同时也会成为解决群体事件的绊脚石,造成不良后果。文章对事件发生起因、发展、消退整个过程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饶浪 《魅力中国》2011,(20):3-3
21世纪,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是热点问题,本文归纳了网络舆情4个特点(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由此论证了网络舆情与现实道德教育民族性、实在性、规范性、遵从性之间的4个矛盾,最后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完善虚拟社会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舆情监测情况的分析及引导机制的建立研究。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方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科学的研究视角审视当前的新兴媒体网络舆情的涵义、形成特点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的必要性及网络舆情监测的特征模式,做好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总结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方式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的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在日渐加大,加之城市管理水平与管理理念的相对滞后,使得政府公检法和城管等直接联系着弱势群体生存利益的部门,成为近年来舆论讨伐的"重灾区"。但是面对汹涌民意,政府部门的舆情回应弊病凸显,在回应态度、回应技巧、回应渠道、回应内容上都存在着问题。文章就是立足于当下这一现实问题,选取了2011年到2013年来西安高新区舆论热度较大的几个危机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总结了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以及推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走热或降温的原因,提取整理开发区网络舆情处理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的秦皇岛,其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有着监测难度大舆情季节性差异明显,重点区域突出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建立互联互通机制、监测与研究机构、舆情引导机制、新闻发布机制,危机处理机制是应对本地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双 《黑河学刊》2012,(9):91-93
本文通过对网络素养的定义和对大学生舆情与网络素养的关系分析,并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提出一些在舆情传播中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是人们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公开表达个人对社会热点事件或自己关心的话题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的集合.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突发性、多元性、非理性等特征.政府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对于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决策科学化及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当前,政府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有舆情响应迟滞、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力量分散、监管法规缺位等.  相似文献   

14.
应对网络舆情考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监测系统,根据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捕捉到的各种舆情信息划归为网络民意、负面舆情、重大舆情三种不同的预警等级,面对网络民意,建立快速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快与阶层利益急剧分化的时代,因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又无有效的解决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激增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同时还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群体事件的参与者都有其特定的心理,需要加以区别研究,进而区别处置。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突发性事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突发性事件中的舆情引导和控制对策.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增强信息的及时性与前瞻性;不间断发布信息,力保信息的保鲜性;培养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强网民对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与传统媒体相配合,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及更新现代网络硬件设备,加大网络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收集、整理了关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的不足及展望,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处置网络舆情的手段日益娴熟,效果日益明显.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处置网络舆情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演变为网络舆情危机.分析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手段不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的核心力量,充当着平民网民、新闻发言人、领航者、网络卫士、引导专家等多重角色,适时监控网络舆情,主动引导网络舆论与网络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党和人民对高校工作有了新期待和要求,为了更好地治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文章深入研究其演变逻辑,编制应急预案,公开启动调查程序,并公布处置结果,提升处理网络舆情的技能。同时,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国家监察机关对高校监管制度,维护高校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