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中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不仅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分析独立学院在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应通过变革教育理念、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营造人文氛围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促进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黑河学刊》2010,(8):128-130
关爱生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一种人文教育。生命教育如果缺少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生命教育就只能是知识授受教育。基于目前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生命教育的紧迫性,探讨高校在进行生命教育中人文因素对其实效的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忠秀 《魅力中国》2010,(1X):152-152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定论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总结了过去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而得出的历史经验,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强化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医学教育不仅是单纯的医学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高校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是: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政治思想教育;加强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始终;开展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邵瑜 《发展》2012,(8):121-121
中医与人文水乳交融,人文教育是中医教育的本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文教育的过程。一、中医教育不仅是“成才”的教育。而且是“成人”的教育“成才,就是通过教学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武装学生,使他们掌握中医的理论和技能,服务于社会。成人,就是用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用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使学生懂得做人,懂得为人,塑造和完善自己。优秀的人文精神和健全完善的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底蕴,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础”。从古到今,中医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非常重视使受教育者成长与发展,使其人格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新型医学教育模式的创建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PBL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为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7.
唐海玲 《理论观察》2014,(6):160-16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热点而被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广泛研讨,借着这样的有益环境,广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与共识,他们就发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广西人文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发展广西人文教育等问题给予了不同程度分析与探索,推动了广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焦海滨 《魅力中国》2011,(6):196-19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相似文献   

9.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出科学的人文关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涵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应从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维度中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文章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公民人文精神的充实,公民人文精神的充实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文精神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大学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其内在的品性,更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领导是关键,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前提,构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是重点,营造浓厚的人文建设氛围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侯雪霞 《魅力中国》2011,(6):199-199
人文教育,就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就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来说,新课标引领了一大批英语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使人文教育也在英语基础教育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高校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精神面貌和自由发展的集中展现,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执行力度不够及教育活动缺失情况,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课程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课程实施中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加强人文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人文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人文”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管理制度缺乏人本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人文关怀的研究,建设一支专兼职政治辅导员队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伦理取向,运用人文关怀的心理陪护途径;还要建立矛盾预警网络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遍存在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高职院校应重视人文教育的特殊作用,人文教育对构建和谐职业教育、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创新医学文化、培养医学人才、服务医疗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迫切需求。以正确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为前提,通过构建全员育人平台、教育教学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等全景式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平台,达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中,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是高度统一的。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传播一切优秀的文化,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十分重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基本方法是:教育科学人文化;强化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全方位的校园人文氛围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注入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要为大学生提供入文关照,赋予他们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的人文意义。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入手,强调了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并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人文关怀的相应对策,其研究内容对各高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加强素质教育,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也是旅游高等专科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克服那种专科生只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应用能力就足够了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界定人文教育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外语院校人文教育的特点。外语院校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深厚的人文功底;外语教育本身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社会实践机会多,内化渠道顺畅;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欠缺,学生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