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全面走向世界。在此进程中,国家需要展示自我,世界各国也需要了解我国。英语新闻,作为我国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责无旁贷地担起了展示自我、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重任。重视英语新闻,有效运用英语新闻,做大做强英语新闻,不仅能让世界更广泛地了解中国,亦将不断提升我国传媒的国际影响力。本文拟从我国英语新闻发展的状况出发,分析英语新闻作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讨如何运用英语新闻有效提升我国传媒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县级电视台是新闻传媒的基础性传媒媒介,对新闻传媒信息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县级电视台逐渐完成了现代化传媒体系的转变。现阶段,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新闻信息不及时、缺乏特色、没有社会影响力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县级新闻传播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改进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县级电视台新闻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商》2015,(27)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促进社会更快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把握新闻传媒的相关功能,从而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当前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化传播也越来越快,传播的信息也各自不一,新闻传媒是社会相关信息的重要宣传方式,新闻传媒要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净化我们的信息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传媒对于社会的引导功能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价值取向、人生意义等方面。本文就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就如何把握和运用新闻传媒相关功能为出发点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于新闻传媒在发挥社会引导作用遇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滨 《中国报业》2020,(8):68-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传媒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作品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不断优化和提高新闻表现力是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本文从新闻摄影的一般原则出发,针对如何增强工业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传媒产业具有两重性,既具有政治属性、“喉舌”功能,又具有经济属性、产业属性。它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其政治性、导向性很强。它的载体电子技术、先进的排版印刷技术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和服务功能,带有明显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属性,需要进入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6.
姚军元 《中国报业》2012,(16):87-8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化倾向,传媒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媒介融合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传媒市场弥漫着严重的娱乐化气息,甚至出现了故事化乃至于庸俗化的倾向。传媒为了在市场上竞争,扩大市场份额,貌似必然要经历一个娱乐化的过程。传媒娱乐化同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消弱了媒体社会责任,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深度。本文结合新闻集团的"窃听门"事件对于新闻娱乐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欧阳苗 《商》2014,(50):160-160
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是新闻传媒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改进新闻传媒的管理工作,这对于新闻传媒工作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新闻传媒工作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特点融入到管理工作之中,进而在新闻传媒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就这些方面展开探讨,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来完善新闻传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建 《中国报业》2010,(10):68-70
今年7月,CNN的高级编辑奥克塔维亚·纳瑟因微博言论遭解雇。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管理新闻从业人员微博行为的讨论,社会化媒体对新闻实践和新闻伦理的挑战、传媒机构如何应对等问题随之成为业界讨论焦点。  相似文献   

9.
传媒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新闻传媒的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新闻传媒的管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本文就这些特点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媒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新闻传媒的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新闻传媒的管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本文就这些特点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时杰 《中国市场》2012,(14):129-130
新闻文风问题不仅与新闻工作者对各种传播符号的运用有关,还牵扯到他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传媒体制下对传媒和受众的关系、对于新闻和传媒的职能认识与把握。作为传媒在日常报道活动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整体话语特征,新闻文风问题不仅与新闻工作者对各种传播符号(不仅是文字,也包括声音、图像等)的运用有关,还牵扯到他们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和传媒体制下对于传媒和受众的关系、新闻和传媒的职能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与市场密不可分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就必然提出市场问题。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市场的地位如何,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展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石竹 《国际市场》2004,(3):44-45
21世纪已经迈入了IT时代,随着各大高校扩大招生,市场上有关IT行业、经济管理、新闻传媒等的高尖人才似乎已渐渐趋于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闻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经济建设成就和经济发展动态,传播经济信息、透视经济生活分析经济问题,是电视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经济新闻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是观点加数字等于经济新闻;二是见物不见人,充斥画面的只是机器轰鸣、车轮飞转,人的活动只是画面上的一种陪衬;三是内容空泛、缺乏特点;四是缺乏深度和力度使报道流于肤浅等等.如何切实解决电视经济新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新闻记者提高政治素质,培养宏观的把握能力;改变以往枯燥的数字加干巴巴的解说那种经济新闻模式,不断探索、创新,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报道经济新闻;运用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形式,进行深度报道.电视经济新闻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创新节目的样式,内容、方式,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特点,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市场。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第一个特点是商品市场的计划性。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正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使我们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商品流通,使商品总供应和总需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适应,基本平衡,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做不到这一点,在于它们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形势变化之大,变化之快,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可以说是转折性的变化。就商业工作来说,同样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过去我们整天忙于安排、调度基本生活物资如粮、棉、油、猪、蛋、茶等,重点放在如何做到市场不脱销、不出问题上,现在对这些商品基本上是研究如何扩大经营的问题,同时研究如何开发新商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问题。当然,我们的市场仍然有一些商品供不应求,但这些商品大多是属于提高生活,丰富生活所需要的。这就是我国当前市场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这个根本变化面前,我们面临着一些什么新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陈静 《科技转让集锦》2012,(20):235-235
传媒公信力指的就是:通过传媒或者其提供的信息产品得到大众的认可和赞美的程度,是传媒能够获得的大众信赖的能力。这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传媒业的全球化和市场化,我国的传媒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诸如传媒人员职业道德丧失,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等一系列问题,传媒的公信力正在不断的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18.
张云霞  徐恺俐  梁琦 《商》2013,(2):140+139-140,139
灾难事件与其他新闻事件具有不同之处,报道灾难新闻时需要将其新闻专业本身与伦理道德相互联系,传媒人需要理性、谨慎地对待灾难事件与生俱来的重大性与严肃性。本文对目前灾难新闻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着重从灾难新闻报道的要点入手,探讨灾难新闻报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陈大鹄 《财贸经济》1990,(9):29-33,28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由于控制需求,紧缩通货,加工工业降温,农业又获得较好收成,过份膨胀的商品购买力有所抑制,物价涨幅缩小,市场销售趋于平稳,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但是,与此同时出现了市场一时疲软,商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流通不畅等问题。当前在更多地强调计划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整顿和健全市场秩序的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深化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全球化的环境问题不断的出现,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话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关注的话题,"低碳"问题也在不断地得到倡导和实施。而国际贸易的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对于全球化环境问题的重要回应,国际贸易的低碳经济模式提倡运用低排放量的原材料、储存、运输等的检测要求。低碳经济的提出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贸易壁垒,高碳经济的商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进口商更加关注对高碳经济商品的限制,而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实现国际贸易低碳经济模式的贸易方式的全球化转变需要国际间的共同协助、配合。本文主要是从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来阐述如何促进国际贸易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