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时,往往要遇到破产财产、破产债权以及担保物、抵押债权之类名词概念。企业在涉及此类案件时,应依照法律规定准确地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容、含义。(一)破产财产一、破产企业财产破产企业财产指破产企业全部财产,是清算组在对破产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清理后,向债权人会议披露、属于破产企业所有的全部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简称《破产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3号,简称《规定》),对破产企业财产的范围作了以下界定:1.破产…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规定,企业应进行清算所得税处理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按《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规定需要进行清算的企业;(二)企业重组中需要按清算处理的企业。在各种类型的企业清算中,企业破产清算涉及的税收问题往往更加复杂。因此,本文将企业清算中的破产清算单独列出来,探讨这一过程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和解制度是现代各国破产法律制度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原破产立法对和解制度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专章规定了破产和解制度,笔者考察了国外关于破产和解制度的立法,结合我国新的《企业破产法》,对和解制度的功能、立法模式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破产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对破产企业的清算审计中,除按《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各项内容进行审计外,应加强对债权、债务的审计。因为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关系到国家、集体和债权、债务人的直接利益,是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破产企业清算工作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适用于其他企业法人破产)(以下合称破产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应当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破产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获知纳税人破产,应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破产重整是我国修订后的《企业破产法》中新增加的一类破产案件。如何确认和计量企业破产重组收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探讨企业破产重组收益的经济实质、经济后果以及股东缩股的计量、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等问题,可以为我国企业破产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会计》2002,(12):33-38
20 0 2年 7月 30日 法释 [2 0 0 2 ]2 3号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试行 )》(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 ) ,规范对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 ,结合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实际情况 ,特制定以下规定。一、关于企业破产案件管辖第一条 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债务人住所地指债务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债务人无办事机构的 ,由其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县、县级市或者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 ;中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金融风暴导致许多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破产的危险,而企业破产最直接的结果是劳动者失业.在此情况下,作为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的劳动债权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的条文着手,对劳动债权的概念、时间点进行论述,重点探究劳动债权的清偿顺位问题,争取得出最合理、公平的清偿方案.  相似文献   

9.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破产法》,使企业破产制度在我国正式形成。一部分企业破产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市场在不断变化,必须对淘汰落后的企业。然而对于银行来说,在企业破产的同时,防止企业借破产之机逃废银行债务,已是银行业务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新《破产法》对破产会计的影响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竹 《财会通讯》2008,(3):86-87
破产会计是在破产法的直接指引下,以会计基本原理和方式为主线所形成的融合性学科,破产会计是指在对破产企业进行和解、整顿、清算的过程中进行管理、监督、会计核算与控制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破产会计是随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形成的。相对传统会计而言,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增加了很多新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2 0 0 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出台,为我国企业市场退出提供了法律的保障,这是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的重大发展和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破产法》将所有企业破产适用相同的破产事由、创设破产管理人制度、将破产从现代企业现实出发分为清算、重整和和解,这些规定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市场退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破产法》在立法技术和司法适用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从破产原因的明确界定、管理人制度的完善、职工债权的保障切入分析现行立法的不足,并从实际需求和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破产审计中审计风险的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产审计是在企业破产过程中开展的一项审计业务,是依法对破产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及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和确认,为资产评估和破产清算提供依据。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94年10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国有企业破产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在人民法院管辖下逐步开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妥善安置了破产企业职工,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是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企业破产不规范、不协调、监管失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1994年开始起草,历经12年多次修改,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部法律。尽管我们在企业破产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但有些地方政府、部门领导特别是企业负责人,一提企业破产还是患得患失,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危机、金融风暴导致许多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破产的危险,而企业破产最直接的结果是劳动者失业。在此情况下,作为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的劳动债权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的条文着手,对劳动债权的概念、时间点进行论述,重点探究劳动债权的清偿顺位问题,争取得出最合理、公平的清偿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美国企业破产重组效用的实证研究成果,包括破产直接成本、重组再生情况、重组企业的业绩以及重组对企业投资人利益(包括股东的投资回报和债权回收)的影响,以期能对我国《企业破产法》的修订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企业因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选择破产。在企业破产的过程中,涉及多方当事人的利益,尤其对于债权人,能否追回公司对他们的欠款,保证他们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是头等大事。为了保证债权人权利的实现,使破产过程公平合理、高效率地进行,破产管理人制度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规定已经暴露出其本身存在的缺点及不足。本文通过对破产管理人制度的阐述,披露出《破产法》中的相关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破产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己于2007年6月1日实施,它确立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同时为债权人保护带来了新的影响。它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得出了许多肯定的立法理念,但有很多条文存在缺陷,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金融企业破产重整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析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破产主体地位的几点差异□许廷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优胜劣汰的作用下,有的企业相形见绌,最终走向破产是不可避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  相似文献   

20.
张壑 《四川会计》1999,(12):33-35
自1986年12月2日全国人大1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来,我国破产企业日益增多,1991年全国破产企业117件,到了1996年就达777件。但对破产企业是否进行审计,《破产法》上没有提及,笔者认为:企业破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应纳入审计范围,这不单体现了审计的本质——“经济监督”,也对准确界定破产企业经济责任、保护债权人利益及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一、破产审计中产权维护的理论分析  只要存在产权的分割,使财产的所有者不能完全占有产权,产权的维护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