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变动历程与变动态势进行统计分析,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为经济空间集聚的酝酿起步、快速推进、巩固强化和空间扩散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四大板块的相对均衡增长、七大板块的交错增长、东部主导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向西推进等特点。文章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将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空间增长格局。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积极推进三级国家增长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三角”提速中部崛起 欲成中国经济第四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霞 《江南论坛》2011,(9):10-10
[本刊讯]培育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叶青表示:“从各项条件来看.尽快构筑南昌——武汉——长沙大都市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中三角经济区’(以下简称‘中三角’)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区域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它通过一系列的扩散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选择理论均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某些主导产业部门和少数经济发展条件优越的区域并形成增长极,通过关联效应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从实证分析角度看,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增长极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也是非均衡的。在各区域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传导机制存在差异性。选择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如何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国内外经济学家作了大量有价值的探索,形成了各种基准,并用于指导区域开发和主导产业选择,取得了较好的绩效。本文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讨西部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空间组织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武贤  董明辉 《经济地理》2004,24(3):347-350
洞庭湖区应采取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突出建设湖区中心城市、努力实现津澧融城、着力发展湖区县级城镇、做大湖区小城镇等措施,积极培育湖区增长极。在此基础上,沿湖区主要交通干线实行轴线开发,形成“山”字形空间发展格局。从长远来看,湖区多方面的一致性,奠定了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从而迈向防洪减灾一体化、区域管理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增长极、产业集群与落后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指出经济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时 ,构建区域分工体系 ,利于增长极与周围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避免出现“孤岛经济”后果。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工模式 ,指出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时借鉴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工模式 ,引导建立“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将会促进区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增长极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论述了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客,指出增长极理论具有快速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优点,但也有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负效应。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不发达地区实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应注意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克服极化效应带来的负影响。因此在制定增长极战略时,应在区位选择、主导产业选择、经济活动方式等方面强化增长中心的扩散效应,使增长中心在获得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其他落后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具有若干特色经济区域和经济带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在如何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问题上,许多地方政府仍然采用"增长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不能盲目套用增长极理论,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总结了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勇  李仙 《发展研究》2016,(6):29-34
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基本上延续了上年适应新常态,发挥巨大回旋余地作用的基本态势.同全国经济增长继续缓慢下降一样,各地区增长也大多继续呈趋缓态势,但继续呈现地区增长与地区经济总量合理的相反关系,地区相对差距继续收敛,协调性继续提高.三大地带总量格局“东部大、中西小”不变;“7+1”综合区中珠江中上游GDP跃居全国第一;各省区总量相对差继续有所缩小.未来将是我国“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体化区域分工协作新体系、培育一系列城乡区域经济增长极(或点、或带)以及做好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未来我国区域经济“新空间”的一个具体的细化方案,即“四纵四横”的一体化空间框架和“二实三虚”的多层区域分工协作新系统.  相似文献   

10.
论跨省区域经济的空间架构与合作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现实中,由于共享性、互补性、外部性、公共性等特征存在于跨省区域经济中,并由此强化跨省区域经济的地缘优势,使跨省区域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劲“增长极”。目前,由于行政省区经济弱化不够,还不能提供有效的跨省合作激励,有必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温州区域增长极的培育与深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的经济发展实践对区位论和增长极理论都是一个挑战。按照传统理论的解释,增长极一般出现在具有聚集经济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而温州在发展的初期不仅不具备中心城市的条件,而且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地区。温州的发展实践证明,农业地区通过推进工业化不仅有可能改变其落后的现状,而且还能够促进小乡镇的发展,从而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终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一、区域增长极的形成温州经济增长的实践与传统发展理论所描述的增长轨迹有很大差别:它既不是韦伯(Weber)依靠原料指数和运输能力的“工业区位…  相似文献   

12.
区域增长极,是由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界定区域增长极,是运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而如何确定一个区域的增长极,应该着重关注哪些区域优势,在不同发展阶段、站在不同角度存在多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知识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以及网络开发等理论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应走层级增长极网络开发模式;构建了以“成渝”和“西咸”经济圈为核心层增长极的西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在实现生产与人口向“辐射带”内集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促进层级增长极网络辐射带的发展,最终达到推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技术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金凤君 《经济地理》2011,31(8):1341-1344
回顾了技术要素集聚的基本理论,对技术要素集聚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要素集聚的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以及集群理论等。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与技术要素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人们了解技术要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可对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和信息的集聚,其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实践证明高新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通过对湖北省区位条件优势的分析,根据目前省内高新区布局结构,以增长极和层级增长极为理论基础,构筑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梯度扩散带动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可能性框架.并提出了湖北高新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3个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中,以薄弱的企业自主创新型主导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以地产经济发展受阻、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局面日益显现。从眉山打造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打造区域经济增长需要拓展各类园区建设,也要拓展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以及网络开发等理论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应走层级增长极网络开发模式,并提出了构建以“成渝”和“西咸”经济圈为核心层增长极的西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在实现生产与人口向“辐射带”地理集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促进层级增长极网络辐射带的发展,最终达到推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极上增长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perroux)提出的。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主导着西方和第三世界的发展战略。佩鲁认为:增长不会同时发生在任何地方,而是发生在称为“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增长极不是地理空间的区位,而是经济空间的区位,它具有规模大、创新性、主导性、动态性特征。‘搬”的经济扩散,导致区域发展。在不均衡经济发展中,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增长权选择适当,就可以产生预期的经济效果。铡叫市是自治区首府,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中无疑处在优先发展的历史地位,同时,它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发展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其重要特点是打破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桎梏,提出以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但是,经济增长极理论本身就只关注经济的增长,因而有的专家学者提出应为经济发展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运用,无不体现出经济指标的唯一性,而忽视了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20.
寻求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对带动长三角的发展是有一定必要的。从长三角区域来看,宁镇扬一体化,不仅可以更高水平参与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而融入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宁镇扬经济板块得到迅速壮大以后,将与苏锡常、杭甬绍相媲美。其战略意义不仅在长三角区域内,还可以成为国家推进长三角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和增长极。“宁镇扬一体化”要在推进交通、市民待遇一体化的同时,逐步推进发展规划、制度设计、产业发展、物资流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信息通讯等方面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