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如何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健全企业内部权利机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处理好"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规范化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化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文章在对目前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失灵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一些国有企业因经营者滥用权力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问题 ,指出必须建立具有“三会一层”的有效制衡治理的结构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在市场计划经济推动下,国有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积极优化企业法人结构,旨在短时间内实现升级转型目标,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就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具体提出新形势优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的有效对策,确保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冉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16(1):60-62
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残缺”而导致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不足。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所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与评价以及董事会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5.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1,(6):48-50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需要的独立董事制度.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强化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制约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董事会所引起的种种弊端,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信任度,保证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全体投资者的公平利益.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必须考虑我国国情,照搬国外的做法对现阶段的中国是不太现实的.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我国的企业治理与重组滞后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我国企业存在内部人控制。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授权经营的,企业的监督者和经营者往往都由政府委派,委托代理结构并不完善:委托代理者之间并不是一种责权利相对称的相互约束关系,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优化股权结构、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以及如何健全法律体系,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企业制度看,企业能否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的中心内容是处理股东与经营班子之间的关系。而形成某种企业治理结构的主动力量又必须是股东采取的行动。因此,股东的性质与特征决定了能否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从而也决定了企业能否真正追求长期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其成因在于体制和历史因素。“所有者缺位”、企业扩权后权力制约的软化、利益向内部人倾斜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使“内部人控制”得以加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内部人控制”,需要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监事会功能和积极稳妥地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受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经济革命运动影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步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纪元,日渐向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目标前进,但是国有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在其发展长河中,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一直是困扰子公司的难题,拟就全资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作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12.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突出的价值,分析研究国有企业的相关问题对于目前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有显著意义.就当前的企业发展来看,基于现代化企业发展和管理理念,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具体管理进行规范化、现代化改革.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国有企业转型与改革是大势所趋,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强调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要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国有资产委托主体问题、代理人的任免机制问题、道德信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要理清、调整到位,难度很大,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中心目标,而且随着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企业从目前的领导体制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领导体制 ,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政府与企业、党委与行政、纪委与监委会等关系如何摆正 ,职责如何划分 ,作用如何发挥 ,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和“焦点”。对此问题 ,本文谈些粗浅看法。一、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新型关系要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新型关系 ,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在这方面应做到三个明确 :(一 )明确信任托管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中 ,国家作为股东的国有企业 ,其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 ,实际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这种信任托管关系的特点是 ,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及法人治理结构中“新三会”之间权、责关系不明确,致使董事会的重要职能受到削弱。因此,为了强化董事职能,应尽快建立外部董事制度,以优化股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实现股份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从严治理企业 ,是企业振兴的必由之路。要强化企业的基本管理工作 ,狠抓企业管理薄弱环节 ,尤其要抓好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 ,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使国有资产能够做到保值增值 ,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 ,向国有大型企业委派财务总监 ,笔者认为是必要的、有效的。一、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相互之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 ,是使公司的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 相似文献
17.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地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的管理及存续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要想快速、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在分析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和特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井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中国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之所以把公司制视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代名词,关键就在于公司的现代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公司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衡、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由于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特殊国情,公司法人治理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健全和完善中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上市公司及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其成因在于体制和历史因素。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监事会功能和积极稳妥地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的无效性,独立董事制度是解决基金利益冲突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基金独立董事治理功能是有效的。本文分析了我国投资基金管理结构的缺陷,归纳了西方学者关于独立董事在基金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契约型基金的现实,对完善我国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