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MBO通过明晰产权,重建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业绩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司都适合MBO,MBO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制度缺失背景下,我国MBO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文章在分析我国MBO面临的主要风险基础上,探讨规范和发展我国MBO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中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问题。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在总资产、净资产、员工人数和财务杠杆等一般财务特征方面与行业平均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它们在经营效率、获利能力和成长性等方面都明显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Logit回归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这些实证结果为监管当局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加强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权的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会对企业的组织运转和经营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所有权的配置影响了公司的效率时,产权就有必要发生转移,让那些真正的企业家走上前台。管理层收购正是为这种产权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是由企业的产权关系、企业自身的性质、股份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市场的要求决定的.取得所有者即股东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处理好"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企业管理层收购(MBO)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治理结构演变的主要趋势.近年来,我国某些企业也开始借助MBO方式实现企业产权的变革并引起较大的争议.本文就MBO的起源;MBO在我国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国企业MBO必须实施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胡元林 《全国商情》2007,(2):106-107,96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当公司的治理水平较高时,公司可能使用较多的负债资金。  相似文献   

8.
周志平 《新智慧》2004,(8B):8-9
MBOI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企业的管理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本企业的所有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重组本企业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并购行为。MBO由美国KKR公司发明,在20世纪八、九十年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自1999年四通公司首次实施MBO以来,很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在积极探索MBO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并引入职业化经理人和外部董事有助其治理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0.
MBO即管理者收购近几年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实践中MBO存在的诸如信息披露不充分、收购价格不公允、管理者操纵财务报表、融资渠道不畅、关联交易频繁、高额派现等问题.对此,应界定MBO的实施条件,完善法规体系和监督手段,严格规范信息披露,实行公开竟价交易,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实施MBO是中国国有企业近几年兴起的改革措施之一。能否正确对待MBO,不仅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而且也会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有必要对实施MBO的内在必然性和必要的条件以及对试点企业暴露出来的矛盾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MBO起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正确认识西方MBO的基础上。我国引进MBO应用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受到新自由主义理论思潮的影响,在MBO过程中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有失引进MBO的初衷。本文以郎成平炮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为契机,揭露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新自由主义兜售的“产权论”,并以国资委的宣示为例,突现出国有资产所有者对MBO和国资流失现象的理性化反映:既不能再搞私有全面化,又要允许MBO在法律规范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以1999~2002年国内实施MBO的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三个指标分析了MBO前后企业业绩的变化,发现企业业绩指标平均值呈逐年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有:国内MBO的定价模式不合理;公司性质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融资方式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国内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等。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MBO在国内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会计研究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市场对我国MBO(MBO,Management Buyout)的业绩改善反应。本文发现,我国企业在MBO事件发生后,并未发生业绩上的改善。这一研究结论不同于国外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MBO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股权收购行为,已经悄然走进了上市公司的改制进程,MBO必将对上市公司的产权改革、治理结构变革有重大的影响。但MBO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绩效迥异,上市公司如何应对MBO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颁布,MBO目前已成了媒体的焦点,但在中国是否可行,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党的十六大的召开,预示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有突破性的变革。为减少政策风险,国有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与主营关联度较小的产业领域、新进入领域运用管理层杠杆收购(LBO)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虽然管理层收购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但人们对管理层收购仍然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本文对MBI的含义及管理层收购的内涵、性质、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必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近期,由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郎咸平教授掀起的一股讨伐国有企业MBO的讨论在各大媒体吵得沸沸扬扬,而中央高层最近对国企MBO的严谨态度,使得各商家心存疑虑,本文在回顾我国国企MBO的基础上,对其内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可以将公司发展和管理层利益紧密联系,起到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凝聚力、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等作用。在实践MBO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但是,国有资产流失与MBO本身没有必然联系,而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定价模式、国有资产所有者虚置、信息披露和监管不利以及法律滞后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