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前几年我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学习人大工作经验,省人大办公厅舒金庆主任接待用.他说:胡耀邦同志不是去过黑河吗!胡耀邦墓就在德安县境内的共青城。听了后我马上提出拜谒胡耀邦墓的要求。10月20日那天,省人大常委会安秘书长陪我驱车前往共青城。车在快速行驶,掠过一个个城镇村庄,我无心观赏江南的秋色,一直陷入深深地思絮中,十五年前,胡耀邦总书记来黑河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胡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的几年间,跑遍了中国大地。他担任总书记不久,借在北戴河疗养之机到黑龙江视察,第一站就到了北方重镇黑河(胡耀邦题词:北方重镇…  相似文献   

2.
陈忠实、肖云儒曾分别为我题词:“童心童趣伴鹤颜.”“鲁迁先生终生耕耘在孩子们的心田中.”实话实说,是五见柳青大师激励影响了我的一生. 当年师范学校文学社的同学高春友,多次向我讲述著名作家柳青在他的家乡——长安县皇甫村深入生活的动人故事.于是,一年寒假,我慕名到《创业史》描写的蛤蟆滩居住了十天.怀着敬仰心情,每天我俩都登神禾塬在柳青家门前转悠,徘徊许久.一次,我看见大师在亭院散步的身影,木讷、懦怯的我,心儿跳得不停,手心直冒汗,始终也没有胆量跨进作家的家门槛.  相似文献   

3.
夜访从文墓     
如果把凤凰行视为一次文学之旅的话,沈从文墓是非去不可的了。白天我就去过,山脚下市声一片,人声嘈杂。想到从文先生是个澹泊的人,我便突发奇想掉头走了,打算要夜访从文墓。 华灯初上时,踩着沱江边的石板街踽踽行去,脚步声有一种空旷的水意。手里拿紧了买的那一打黄菊,眼前不由得浮现所看过的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这方水土这方人,揣摩着这方水土是如何给了作家一副悲天悯人的心怀……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我在外企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尽一切力量自费周游列国,至今去过的国家已达20多个,走马观花到过欧、亚、非、美的许多国家。每次出去都有许多感慨,因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新版的100元钱和20元钱有点相像,不小心就会弄错,我和父亲就弄错过一回。 那次我和父亲去买衣服,那件衣服要70元,我们给了店主4张20元的钱,店主补回一张10元的。到菜市场买菜时我们才发现,刚才给店主的4张钱不是20元的,而是100元的,这样我们就多给了店主320元。 我催父亲:"快回去叫店主还钱。"父亲说:"她不会给的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她不给?也许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份,时值酷暑难耐的假期,随其它三人在乡下招生之际,我有幸走进了仰慕已久的柳青先生的出生地——吴堡寺沟村。该村地处榆林市属的绥德、佳县、吴堡三县交界处。同许许多多陕北农村一样。四周皆被群山围绕,纵横的沟壑呈丁字型将一个村庄分隔成不规则的条块状。一条还算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边刚立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四个红色醒目的大字“柳青故居”。笔锋遒劲有力,出自当代另一位著名作家贺敬之之手。提醒着过客双脚已踏到了一位著名作家出生的风水宝地上。停车驻足。沾一沾名人的灵气吧。站在碑边,抬头打量一下这个再普通不过…  相似文献   

7.
晨羲 《当代陕西》2001,(11):46-47
记得十多年前,吴堡县派我到西安请名人为柳青图书馆题字作画,贾平凹和修军都给写了条幅.路遥题字后,建议我去找一个叫石瑞芳的青年书法家,说她字写得挺好,画也画得好.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我在外企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尽一切力量自费周游列国,至今去过的国家已达20多个,走马观花到过欧、亚、非、美的许多国家。每次出去都有许多感慨,因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今年夏天我去了一趟人称“共产主义”的北欧。北欧一般泛指丹麦、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  相似文献   

9.
王鑫  何林隆 《中国西部》2015,(11):28-39
今天的泸县,南北长不过65公里,东西长不过60公里,但就在这么一个幅员20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全县19个乡镇无一没有宋墓分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宋墓群160余处,单单暴露在外的宋墓就有500余座,出土了大量武士、青龙、白虎、乐舞、仕女石刻造像,是迄今中国最为密集的宋代石室墓群。有人开玩笑说,整个泸县,就建在一个规模巨大的宋墓博物馆上。  相似文献   

10.
在西昌古城附近及螺髻山下的小山丘顶部,耸立着一座座用巨石砌成的坟茔。坟茔长8至20米不等,墓的四壁以及墓顶均用数千斤乃至数万斤重的巨石建成。墓表布满斑斑苍苔和藤萝,从墓室中生长出的黄桷树足可四五人合围。  相似文献   

11.
河姆渡问津     
从宁波南站出发,坐宁波至余姚的中巴车,到河姆渡村下车,再向北步行六、七分钟,有一个小小的渡口——传说是为了方便人们寻访夏黄公之墓而兴修的义渡,如今却是大名鼎鼎河姆渡的渡口了。摆渡的是一个年轻人。过姚江时,我们简单谈了谈。回来时,他一见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优秀作品破土而生,全国最驰名的就是“三红一创”,即《红日》《红岩》《红旗谱》和《创业史》. 《创业史》是作家柳青为了践行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农村到群众中去,深入长安县皇甫村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巨著蕴藏着柳青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在《创业史》中,柳青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已排进中国现代文学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行列.梁生宝是社会主义农村中青年农民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开放导报》创刊就20年了。20年间,我当了十几年的主编,除创办初期有些作为外,其余时间主要靠的是陈开国、彭尧、张朝中等几位副主编及在《开放导报》工作过的沈立人、孙广林(已故)和各位编辑同仁的创新和努力。我现在已经是86岁的老头了,但谈起《开放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创刊2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30年.这两个时间有特别的意义。《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比较大的影响。虽然它地处西南,但是影响全国,那个时候我就关注过这个杂志。作为作者也作过一些贡献。这个杂志后来消停了几年,最近这几年,在陈澍  相似文献   

15.
你听我这么给你说,你就知道我的烟瘾真的很大,有人给我计算过,说除不吃饭、睡觉,我平均3分钟就抽一支烟,事实上基本是这样。你问我为什么不戒烟,我告诉你,我想都没想过,我宁愿抽烟死,也不愿没烟活。  相似文献   

16.
我当时到徐家汇投资,光造"大千"房子就花了5000万美元,装潢设备还不算。我过去做国际贸易20年,所以常常有人问我,你怎么会做起餐饮业的呢。原因之一是徐汇区政府规定这块地皮只能做餐饮业,还有更重要的是一个想法在推动着我。上海餐饮业挺发达的,我做餐饮业应该与众不同,我搞的是别人没做过的。我要把世界各国的风味美食集中到这儿,来一次"大千"如同周游世界,吃遍天下。我一直认为做生意要走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前,愤愤不平,总是觉得上海人叫俺这样的外来人为乡下人是歧视咱。在上海生活了20年,发现上海人还算公道。乡下人,就是乡下人。比方我。用70后、80后的话说,我out了。90后对我态度好一些,比方女儿,差了三十岁,据说在信息时代是隔了好几代,所以隔代亲。其实,就上海人的标准来说,我就压根儿没有in过。金桥的什么休闲广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听说“钱秀玲”这个名字,是在布鲁塞尔的一家中餐馆。老板告诉我,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中国老太太,在华人圈子里她的大名无人不晓,布鲁塞尔最早的中餐馆就是她开办的。后来,又有一位老华人告诉我,钱夫人还是中国来此利时最早的女留学生,20年代末就到鲁汶大学读书。他还送给我一份早年的剪报,讲述了当年来比利时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故事,可惜照片太旧,看不清那些学生的面目。直到有一天,我在一份华人社团办的小报上看到了一篇介绍钱夫人的文章,才得知她在二战中从德军的枪口下救出了近百比利时人,因此获得了比利时国王颁发的奖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数次去当年钱夫人生活过的地方采访,寻找那些亲身经历过二战的老人、历史学家和钱夫人的朋友,听他们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陕北印象     
我的高西沟 我一直羡慕有故乡的人,因为我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灵魂就总在漂泊,于是我的灵魂就总在漂泊. 故乡大约说的是出生地,但故乡里大约也应该有泥土.城市太大,一个大都市可以容纳几百万众生,但一个灵魂要想驻足却很难很难.比如我,出生在西安城中心城隍庙的一条小巷,那条小巷至今还在,但小巷里的人没有谁能记得这里降生过的一个黄毛丫头是我.故乡需要认同,大都市里的人没有这种归属感.有一天,我到了一个叫高西沟的小村庄,住进了其中一个农户的家里—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小块地方.但我突然发现我的灵魂在此很安宁,就像我此生之前很早很早就住过这里.泥土很甜,村人很亲,就像他们早就熟识我,就像我早就熟识我的村人.  相似文献   

20.
刘江虹 《魅力中国》2009,(19):118-118
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程,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试行了几个年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也有过彷徨,有过无助,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教学,我发现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