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罡  张东宝 《特区经济》2006,213(10):32-33
工业园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园区基础建设所需资金庞大,也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鼓励和引导外资或民营资本参与工业园建设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一个渠道。本文提出以3种不同的模式将BOT、TOT、准BOT等融资方式引入工业圆的建设,为有效利用外资或民营资本提供了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柳江  苏耀华 《发展》2003,(5):75-75
TOT是英文T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形式,意为转让-经营-转让,其基本含义是:投资者投资购买国家所有的基础设施的所有权。由该国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投资者在约定的时间内拥有该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及经营权。通过经营活动取得收入,收回全部投资并获得相应的利润,约定期届满,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及经营权无偿移交该国政府。由于TOT融资方式中投资者不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前期建设,而直接购买的是现有存量,即使需要扩大设施规模,所需时间通常远远低于BOT投资方式。与BOT相比,TOT具有更大的引资能力。1客观、合理的估价,是TO…  相似文献   

3.
BOT(BULD,OPERATE,TRANSER)即“建设,运营、移交”,指政府部门特许商业资本或私人资本承办历来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土耳其政府首创,后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在BOT项目中,政府首先将其基础设施项目交电商业公司或私人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后经过一定的特许期限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然后无对将该对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4.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和transfer(转让)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其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做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项目发起人负责筹资建设,项目完工后,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把所建项目完好地、无条件地移交东道国政府。BOT模式出现后,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先后采用该模式融资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融资20.7高速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BOT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是国际承包市场上一种新兴的带资承包方式,一般是指政府与投资者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签定特许协议,授权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期内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经营,该投资者通过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收取设施使用费或相关服务费来收回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  相似文献   

6.
雷淑琴 《北方经济》2010,(11):90-91
一、BO下与PFI的概念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英文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的特定项目,并准许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在BOT过程中,私营企业是在获得许可权的情况下,通过招标的方式取得通常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建设和经营特定基础设施的专营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在特许权期限内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管理,并用取得的收益偿还贷款;而一旦特许权期限届满,项目公司须无偿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7.
在项目融资中,风险的合理分配和严格管理是项目成TOT模式作为项目融资发展的新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谓TOT是指东道国政府将已建成投入运行的项目转让给民间或外商投资人经营,并利用投资人向政府支付的一次性费用投资建设新的项目.在约定的时间由投资人将原项目再次转让给政府.这种融资项目具有一定的损耗风险,为了规避和解决项目损耗风险,一般有这几种方案:一是将项目经营期尽量延长,一直到与项目使用寿命期等长,这就解决了投资者的短期经营行为,珍惜项目的使用.二是融资租赁并回购.这一方案既可以使公共项目继续由政府供给,又能使投资人不会因为短期经营而忽略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与修理.三是制定协议约束对方.在TOT项目签订协议时,就对项目移交时固定资产的最大磨损程度加以规定,回收时,按协议条款办事.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BOT 1.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项目融资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项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这种贷款方式的特点有:(1)项目贷款人对项目发起人的其  相似文献   

9.
王志 《辽宁经济》2006,(2):39-39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的缩写形式,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和管理模式。在我国,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就可以称为BOT项目,它是指导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外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需要也不断增多,投资方式日益更新,BOT就是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在国际和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拟就通过BOT方式的利弊分析,探讨一下我国如何利用BOT这种投资方式,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内充分发挥BOT投资方式的作用。一、BOT含义及其特点BOT是指BUILD(建造)-OPREAT(经营)-和TRANSFER(移交),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一个典型的BOT项目是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授予私人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时期内就一基础设施进行建造和经营,即以市场价格实施收费,从而维持…  相似文献   

11.
<正> BOT项目融资的含义 BOT的英文全称是Build-Operate-Transfer,意思是"建设-经营-转让"。BOT项目融资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并与政府机构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分配该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方式。BOT实质是一种债务与股  相似文献   

12.
西部基础设施融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方式,导入创新融资工具,真正实现可用资金的有效转化。 BOT融资 BOT形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BOT在我国最早应用于1994年上海延安东路过江隧道工程项目。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已经建成可利用的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基础设施通过拍卖经营管理权的方式进行转移,用拍卖所得的资金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循环操作,滚动融资,达到以少  相似文献   

13.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译意为“建设-经营-移交”,是现今国际上流行的、作为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其含义是,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私营机构为特许权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 BOT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形式,有传统的BOT,即典型的“建设-经营-移交”形式,也有因时间、地点、外部条件、政府的要求及有关规定不同而出现的各种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公私合营的概念,以实例举证南昌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公私合营的基本模式,如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ABS(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模式。通过实例介绍,证明公私合营正日益成为南昌市城市基础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是由投资人投资建设、按照合同约定经营并在合同规定时间移交给项目所有人的工程建设项目。通过BOT方式进行项目建设是各级政府和项目法人招商引资的一个途径。近年来,国内公路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建设等领域采用这一方式建成了一批政府多年想办未办成的工程设施,使社会受益,老百姓满意。投资人通过竞标方式取得项目建设和经营权,在特许建设、经营协议的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通过经营收入收回投资并取得适当回报。由于这类项目收入相对稳定、投资汇报率相对较高,对投资人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竞争。这样,使得有关政府部门和项目法人通过招标选择 BOT项目合作伙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BOT模式在中国政府采用以前,国外已经采用这种模式多年,这种模式主要起源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我国发展只有近30多年的时间历史。自1984年土耳其首次将BOT项目应用于该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应用。基于BOT模式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法律和环境不健全、人们意识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在BOT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社会现状,主要通过对BOT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融资风险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应对方法和改进措施,使BOT项目融资方式更好地应用进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  相似文献   

17.
吴庆 《江苏经济》2001,(2):34-35
BOT是英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实质上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BOT一词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项目BOT、TOT和PPP融资模式的对比,结合湖南省城市发展的类型特点,寻找出一个既利用私人或民间资本减轻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财政压力,又利用提供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公共物品的管理、使用效率的融资方式,从而有效地推动湖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BOT是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针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采用的一种投资方式.东道国政府通过特许协议,授予一家或几家公司组成的项目公司,就特定基础设施的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以特许权利,约定的运营管理期满,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内资 BOT是仿照外资BOT模式的投资方式,除了投资主体是非政府单位和资金来源于国内外,在其他方面与国际BOT没有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3月21日,四川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以BOT(建设-经营-移交)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招标。这是该省交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第一次以BOT方式融资建设,标志着这一领域对民间资金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