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一旦退出了房地产市场。是否就能改变工薪阶层买不起住房的现状呢?2009年之前,“地王”现象是否就存在?没有央企就没有“地王”?如何从根本上铲除“虚高房价”生存的土壤?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王晓慧 《新财经》2010,(5):45-45
2009年,中国的房价风起云涌,频现“地王”的央企被认为是高房价的罪魁之一。对此,央企不能认同。保利集团是典型的房地产央企,是16家被保留的央企之一,其营销总监胡在新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低地价不代表低房价,央企的房价并不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3.
78家央企退市能否有效遏制高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拉 《产权导刊》2010,(5):8-10
2008年之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是由民营资本主导,连年的“地王”也为民企。然而在2009年的“地王争夺战”中,曾风光无限的民企相继败下阵来,让位于以往低调的央企。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诞生的地王仅有上海证大置业一家为民企,其余均为央企制造。央企在当下非常敏感时期坚决拿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雨佳 《新财经》2009,(8):33-34
进入2009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繁荣,各地房价飙升,“地王”频现……恍惚中,2007年房地产盛况重现。这是房地产市场自然转暧,还是新一轮泡沫的前兆  相似文献   

5.
赵秀池 《中国报道》2013,(10):64-65
地王频现既对“稳增长”有积极意义,又会导致更多的资本投向房地产,使其他行业弱化,不利于“调结构”,不利于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漫画     
《环球财经》2010,(4):19-19
央企地王频现的背后 两会刚散,地王京城现,引得房价直线上窜。3月18日,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将退出地产业务。  相似文献   

7.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房价暴涨发出猛烈抨击。央企已占房地产业60%份额,其中不少是“地王”,因而成为大会攻击的对象。会后国资委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保留16家。至于这一措施能否抑制房价,只能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8.
“央企退出房地产”不会影响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军 《上海国资》2010,(4):17-17
全国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北京就诞生了3个新“地王”,仅土地拍卖的楼板价就达3万元/平方米!谁有这么大的气魄,在两会刚结束就制造出“地王”?始作俑者都是中央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样的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也开始杀人地产领域。这无疑表明房地产市场中有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进入。  相似文献   

9.
两会闭幕,“地王”出没。各界对高房价的讨伐声还没落地,北京就涌现出多个“地王”,且全部“made in”央企。于是乎,网络板砖纷沓而至。过去,“板砖”是老北京胡同里的江湖术语,那时候打架,捡起一块砖头飞过去、拍过去,叫做“抡板砖”。如今时代不同了,真正玩砖头的都是最有钱的一类人——开发商。在高房价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的“吸血功能”再度强化。  相似文献   

10.
国资委这次危机公关行动十分迅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3月15日出央企地王),18日就做出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对策.实在不能说我们的官员智商不高、能力不强.但在笔者看来.所谓“央企退出”只是一招太极绵掌,其宣示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王频现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真正的繁荣,土地价格与房产价格的倒挂只能是进一步吹大市场泡沫  相似文献   

12.
地王尴尬     
昔日地王大户今日深陷困局,甩?扛?纠结中进退两难。“地王”一词已许久未见。还记得房地产市场风生水起之时.层出不穷的“地王”抢尽风头,红极一时。不管你出的价有多高,总有更“凶猛”的“地王”在后面等着刷新纪录。什么风险,什么代价,雄厚资金难买表面风光,每拍出一个“地王”,同行的艳羡目光就是最大回报。  相似文献   

13.
“天价地王”与高房价的出现,恰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难题。显而易见,泡沫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4.
201O年3月15日,央企“三地王”在北京“惊艳”亮相,央企一夜之间再次被推到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即便国资委在事后迅速做出叫停78家非房企主业的央企进入房市,但风波仍远远没有平息。  相似文献   

15.
调控声声不息。地王依旧归来。这一轮地王的诞生轨迹,似乎与2009年如出一辙。彼时先有所谓的“小阳春”,接着京沪等城市出现多家房企争抢地王的局面,再之后就是房价突飞猛涨。不同的是,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激烈演进过程在今年被浓缩在“金九银+”之际了——8月底出现“真假回暖”之争,9月初全国地王频出。房价出现上涨苗头。  相似文献   

16.
调控声声不息。地王依旧归来。这一轮地王的诞生轨迹,似乎与2009年如出一辙。彼时先有所谓的“小阳春”,接着京沪等城市出现多家房企争抢地王的局面,再之后就是房价突飞猛涨。不同的是,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激烈演进过程在今年被浓缩在“金九银+”之际了——8月底出现“真假回暖”之争,9月初全国地王频出。房价出现上涨苗头。  相似文献   

17.
林华 《上海经济》2007,(11):13-14
全国各地频现"地王",大量土地资源向少数房地产商集中,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危险。  相似文献   

18.
王晓慧 《新财经》2010,(5):43-44
勒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直观地理解就是,它们的退出有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施宁 《魅力中国》2014,(9):62-62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目前的房地产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方频现“鬼城”,盖好的房子无人购买,而且降价很快,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从主观的角度来说,房地产经济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日后的发展中,必须通过一些符合民。的措施来改善,否则依然会引起较大的波动,舆论压力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在中国,有什么比钱还值钱,那一定是土地。在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的一个区域土地市场必然会产生一个价格最高者即地王,而地王市场的狂热程度则是另一种对中国经济极为重要的预示。中国房市路在何方,一切还看地王。回望整个2010年,地王迭出,势不可挡。在京沪这样的地王故地,新地王在各大央企和巨鳄的角逐中不断刷新纪录,制造了令人瞠目、近乎泡沫的价格标尺;在东莞与南京,另类地王叙述着更多值得玩味的业态内涵;而在财都温州,地王的出现则似乎宣示了温州资本的最新走向。而以上的种种,都显示出中国的房地产业今后走向。如果把北京的土地全部卖掉,可以制造出超过美国一年的GDP的财富,那么中国的房地产是成了佛还是成了妖?如果地王的制造成为资本们习以为常的游戏,那么谁又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不论如何质疑,显然在2011年,我们仍不容易与地王说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