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切实解决农村低收入户的隐性负担●季希富冒君许秀才石朝阳本文所指农村低收入户系指其“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同期平均水平的农户,多属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纯农户(或基本纯农户)、贫困户、特困户等;其隐性负担是指除依法负担外,且一般农户所不具备的负担部分。笔者...  相似文献   

2.
应切实解决农村低收入户的隐型负担季希富(江苏省如皋市委农工部)农村低收入户系指其“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同期平均水平的农户,多属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纯农户、贫困户、特困户等;其隐型负担是指除依法负担外,且一般农户所不具备的负担部分。笔者根据江苏省设在如皋...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赴湖北的部分县市进行农民负担调查时发现:尽管统计数据反映农民负担不重,当年上交“三提五统”的费用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但事实上,农民实际负担远远高于应承受的负担,隐形负担比较沉重。隐形负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不真实。...  相似文献   

4.
各地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采取了坚决措施,已取得一定效果。然而,农民的“隐形”负担却居高难下,这是当前应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春定预算对“三提五统”虽未突破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但因纯收入基数加大,负担总额随之增加,远远超过规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负担的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谷级党政部门都十分重视农民负担问题,先后出台了“约法三章”等许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各地都能严格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将提留款、统筹费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然而,农民却仍然不满意.其原因:一、不实的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确定的农民负担基数,农民不满意、根据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精神,农民负担中的“提留款、统筹费”是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多少作为制定负担的依据、因此.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的真实与否十分重要、一些地方在“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对巫溪县10个乡、10个村中50多家农户的负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民的负担状况存在着四个非常趋向。趋向一:农民负担增长与纯收入增长失衡。巫溪县1991年农民人均负担比1990年增长34.52%,而此间人均纯收入却只增长7.3%,人均增加负担比人均增加纯收入多27.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负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新途径,率先实行农民公平负担新机制。 石桥镇地处苏鲁交界的丘陵山区,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23个村,10022户,37021口人。近几年来,该镇农民负担虽然严格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之内,但人均纯收入是以镇为单位核算的,在提留“两金一费”时,高收入户没多交,贫困户、特困户没少交,村与村、户与户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为此,今年3月份,镇人大主席团在讨论审议统筹费预决算方案时,通过了实行农民公平负担的决定:改计算人均纯收入以镇为单位为以村为单位,本着“高收入多负担,低收入少负担,贫困户减负担,特困户免负担”的精神,根据各农户所从事的产业类别和实际经济收入情况,再归户计算。在市县有关部门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从改革农民负担计提依据入手,建立农民收入及负担统计监测体系,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全市农民人均负担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1997年农民负担比例仅占276%。其主要做法是:抓好“三个建...  相似文献   

9.
减轻农民负担,至关重要的是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人均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货币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第一,人均纯收入水平决定农民负担的承受能力。农民负担重与不重,不因负担比例大小和负担绝对数大小而定,而是由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决定的。即农民负担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的上限。所谓上限是指农民在维持物质和人口简单再生产的全部结余。用数学公式表示:农民人均负担承受能力上限F=人均总收入-人均生产费用-人均正常生活消费支出=人均纯收入-人均正常生活消费支出。F值越大,承受能力越强,F值越小,承受能力越弱,F=0…  相似文献   

10.
《致富之友》2003,(9):36-36
一、农民负担的现状1、合理负担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1990—1994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同期负担年均增长15.4%,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1995—1998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未扣除价格因素),同期负担的年均增长6.4%,负担增幅低于收入4.7个百分点,负担呈现相对减轻趋势。1998年农民负担出现回落,连续多年的扩张势头得到初步抑制,比上年减少1.2%。若按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的口径计划,1998年农民人均税后负担为68.77元,比上年减少1.73元,减少2.5%。2、不合理负担越来越重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农民的负担历来就不轻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将农民负担定义为农民所承担的税收、提留统筹和其他摊派。并将公社时期和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农民负担作一对比,结果是公社时期的农民负担并不比家庭承包制时期轻多少。对农户来说,公社时期的负担主要包括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和各种杂项负担,为了与家庭承包制后的口径一致,农民纯收入相当于分配给社员的份额与集体提留之和。公社时期农民间接负担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最高年份达到了35.2%(1970年),最低也有20.0%(1962年),一般在25%左右,其平均值为24.…  相似文献   

12.
农民负担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问题,也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最近,我们对金牛区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一、农民负担的现状特点1989年,全区农民人均负担为65.56元,比1983年增加了202.8%。从负担的内容和比重上看:农业税、特产税为13.44元,占20.50%;集体提留(两金一费)和乡统筹款44.70元,占68.18%;生产统筹费7.42元,占11.32%。金牛区农民负担现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农民负担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1983年到198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5.31%的速度递增,而同期人均负担(只包括集体提留和乡统筹  相似文献   

13.
挤掉“水份”减负担本刊讯:时下,有一些单位,为了把农民负担降到纯收入的5%以下,达到“合理”收费的目的,人为地加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使农民负担无形加重,更有甚者,个别单位领导为了制造政绩,骗取荣誉,使负担大大超过了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4.
赵鹏 《农业经济》1999,(11):47-47
最近,我们深入葫芦岛市的六个县(市)、区的一些乡村,着重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虚报人均纯收入,掩盖了农民负担的真实程度。农民负担轻重是用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表示的。虚报的人均纯收入,扩大了基数,降低了负担的比例,掩盖了真实程度。如某乡上报的1998年人均纯收入为2592元,1999年的负担预算是人均52元,比例为2%,而实际1998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负担比例为3-5%,掩盖了1-5个百分点。二、“一定三年不变”政策没能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5.
真抓实干不放松群策群力减负担●尹宏智杨勇余陕西省陇县真抓实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群策群力,1996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合同内负担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88%,仅此一项减轻农民负担201.44万元,人均9.38元;隐形负担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北省郧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强化“六个一”减负措施,规范了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遏制了农民负担反弹问题。全县农民人均负担连续4年控制在5%以内,1998年全县农民人均负担预算仅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53%,共同生产...  相似文献   

17.
融水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指示精神,使农民负担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当年人均负担不能高于上年人均纯收入5%的要求。据凋查统计,1994年该县农民人均负担10.68元,是1993年人均纯收入的2.37%,比1993年人均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硬件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周积富江津市于1994年经农业部确定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试点示范市(县)以来,农民人均负担金额,每年都未突破30元。1994年占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32%,1995年占279%,1996年预计占244%。取得了逐年下降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这种总的趋势下,也有少数农户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个别的还成为新的贫困户。这些农户到底是怎么成为新贫困户的呢?据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负担超负荷。中央要求农民负担每年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而这部分农民的实际收入是低于平均收入水准的,按照平均标准进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去年,浙江省淳安县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农民负担监督卡管理制度,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到户11.96万本,占全县总农户数的99.83%,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2001年,淳安县农民直接负担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4%,比2000年下降了179万元,农民社会负担比2000年减轻了1430.7万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下乡检查或调研时,都把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作为主要内容,并把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列为2001年县政府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更是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