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城镇化在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做出的战略选择。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是: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推进城镇化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实施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康 《经济与管理》2010,24(4):18-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但在这一增长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平稳、扎实、高效地增长,就必须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增加消费需求上来。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如何才能拉动经济增长是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提出了新能源计划,中国提出推动城镇化。学界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重提熊彼特的理论,主张靠企业家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要以城市化作为基本推动力。靠创新还是城镇化?该文通过经济增长动力选择的历史比较,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应选择在创新前提下以新技术、新能源来推动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投资规模扩大和投资效率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投资增长、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发现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率提高均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高度依赖投资规模的扩张,投资效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面临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投资规模驱动型增长方式向投资效率提高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李骁 《资本市场》2010,(3):22-25
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而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近年来,中国政府把推进城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和社保制度,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从过去延续到未来的中国城镇化之路将经历三个阶段:异地城市化、回归城市化和本地城镇化。当前,“回归城市化”已经开始显露苗头,在未来十年将会得到充分演绎,成为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难发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城镇化图景中,蕴含着值得长期关注和投资的丰富良机。  相似文献   

7.
张宗书 《生产力研究》2012,(7):114-115,123
区域城镇化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域城镇化是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动力,城镇化主要侧重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使城镇逐步扩大,其过程不仅仅是人口居住地的变更过程,更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表现。城镇化是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结果,使用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进程进行剖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了解城镇化这一现象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规律。根据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过程进行剖析,将有利于引导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30年的经济发展实践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成功的二元经济转换;经济增长表现出中国式综合效率提高驱动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未来我国应当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动结构转换,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投资主导、出口导向引领中国经济实现了35年高速增长,创造了总量全球第二的大国发展奇迹。然而,长期消费"短板"的发展模式,不仅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不均衡、不协调问题突出。而且,在异常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日益强化的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下难以为继。所以,走向消费主导的战略转型,既是推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均衡增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找寻"黄金平衡点",实现自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的视角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增长和出口扩张;从供给的视角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投入、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危机四伏、无法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无论从内部经济运行还是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自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改革应该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需求结构依然处于失衡的状态,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加剧,消费难以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因此新常态背景下必须增加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进经济结构重构和增长动力重塑,宏观调控下一步主要是通过内外需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等方式促进经济的稳态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2.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 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 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 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 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 正向以及U型影响. 从交互影响看, 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 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这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 尽早以市民化助推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伟伟 《经济论坛》2012,(5):108-110
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消费体验、可持续发展和版权经济.创意经济的动力因素包括创意、人才、资金、技术、战略等内生动力因素和文化、制度、社会和政府等外生动力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创意经济发展的引力和推力,进而形成“需求产生——创意产品供给”的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4.
扩大消费增长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面对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减缓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共识性政策,而城镇化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应从理论和经验证据关联的角度认识城镇化和扩大消费增长,以期为经济再平衡的政策工具提供行动指南。基于一个库兹涅茨结构分析和锲入城镇化的消费模型,并结合中国数据综合分析中国城镇化和扩大消费增长,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显著结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外需双轮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泽平 《发展研究》2010,(12):37-43
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显著成就,以及外向型程度的快速上升,在世界上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后果的广泛讨论。本文认为,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立足内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我国双轮驱动模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需求角度来讲,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动力。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多年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主要因素。扩大消费需求既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问题的关键是形成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关于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内容很多,本文就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措施以形成扩大消费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的机理。本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通过边际值的变动探索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变化规律,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分为五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实施时期提高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传导效应边际值、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通过不断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实现共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创造了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开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国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同步推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推动的。在均衡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是消费,通过需求拉动投资,进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动力”,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所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形成对资金的巨大需求,金融业必将成为资金供给的主要提供者.金融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又找到自身发展新的增长点,就必须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本文阐明了新型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要求,并论述了金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就金融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