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次掘送巷道的支护技术关键是对破碎松动围岩加固补强,如在围岩剧烈活动期,在高地压尚未重新分布完毕之前进行,则支护效果不佳,一般支护方法很难使巷道支护完好;如支护时间滞后,待变形严重后再进行加固支护,巷道的有害变形将会加剧,巷道冒顶的机率增加,围岩破碎松动的范围将加大,给二次掘送工作带来困难,不仅增加成本,安全性也没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矿井采深不断加大,围岩应力随之增大,相应的围岩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和进一步恶化,这对巷道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巷道支护技术不仅能控制巷道的围岩变形和保障井下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应该减轻煤矿支护经济成本,锚杆支护通常以其施工方便、可靠、经济而广泛运用与煤矿巷道支护中,增加锚杆预紧力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深井围岩而且还能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锚杆支护理论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巷道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并且把锚固技术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锚杆支护的实质。本文主要探讨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锚注施工工艺,对破碎松散围岩巷道采用壁后注浆加固处理后,使浆液充填和胶结围岩的裂隙,在巷道的外围形成完整的注浆帷幕,并与围岩、锚喷支护共同形成有效承压组合拱。由于注浆使得巷道外围组合拱厚度的加大,有效地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阻止巷道的变形破坏,从而确保巷道的长期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口孜东矿副井底及井底连接处工程为背景,针对锚网喷、锚索梁、架U29钢棚等复合支护,对相关硐室和巷道进行加强支护收效甚微,易产生巷道变形,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对副井底相关工程支护改造为组合锚索加固,结果表明组合锚索加固对顶帮围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巷硐变形和巷硐围岩受力情况大为改善,模拟的结果通过对现场的变形监测得到了应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141上巷围岩变形破坏机制以及巷道围岩变化规律的研究可知,降低断层附近软弱结构面的剪切滑移破坏、提高关键部位的承载能力、实现支护结构均匀承载是保证断层附近巷道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巷道将位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特别是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煤矿巷道的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研究高地应力环境下岩体工程变形特征和如何采取有效的巷道支护方式是保证煤矿巷道稳定性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高应力软岩的概念及形成条件,论述了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并以某煤矿井下巷道支护为例,经过三种联合支护的实践,最终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是最佳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支护在开挖过程中对隧道围岩的影响,采用对比计算分析的方法,借助ABAQUS模拟软件,分别针对5 m、10 m、15 m、20 m、25 m五个不同开挖深度下,对两个支护情况不同的隧道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结论。结果表明:(1)含有边墙支护的隧道围岩所受的最大主应力远小于未进行边墙支护的隧道,并且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这种现象愈加明显;(2)含有边墙支护的隧道围岩所受的径向剪应力同样小于不含边墙支护的隧道;(3)含边墙支护的隧道在抗围岩变形、抗围岩应力应变方面都优于无边墙支护的隧道。  相似文献   

9.
古汉山矿原设计为一次支护锚网喷,二次支护钢筋混凝土碹,用该方法支护大型高应力节理化复合型软岩硐室,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其建成本高,依据高应力节理化复合型软岩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及其支护原理,将原设计的二次支护改为“预应力锚索 网 喷混凝土”,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巷道变形失稳原因,研究巷道支护机理,确定采用锚杆、锚索、钢带、网联合支护技术,支护软弱半煤岩巷特厚复合顶板,并使用顶板离层指示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观测,评判支护合理性,推动了煤巷支护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软岩巷道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软岩巷道的支护技术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偃龙矿区的软岩问题,采用的是钻孔卸压和U型金属钢的耦合支护技术,通过现场观测卸压前后的巷道的顶底板和两帮的位移变形量,得出卸压后的巷道变形量基本趋于稳定,从而保证了巷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黄家沟隧道地层岩性为砂质页岩,在施工中发现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支护强度不足以抑制围岩应力的变化,发生了大变形情况,为施工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结合黄家沟隧道软弱围岩的变形事故,分析了导致此次变形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隧道软弱围岩拆换拱施工技术对此次变形事故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希望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锚索支护技术不断在煤矿中的推广与应用,回采工作面的沿空留巷的顶板支护由采煤来完成,即浪费材料又增加人工费,如果回采时需要留巷的巷道支护在掘进中顶板直接采用锚索锚网联合支护,则是一种安全施工又能节约材料和人工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杏花煤矿西部采区运输大巷西二二区区段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和采动影响,再加之服务年限长等原因,部分地段出现严重变形,料石破损脱落,矿压显现明显,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了及时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现场观测和分析研究,找出了几方面原因,并运用锚索支护解决了巷道维修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副井底相关工程支护改造为组合锚索加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锚索加固对顶帮围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巷硐变形和巷硐围岩受力情况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文笔山隧道穿过隧道断层带,围岩存在发育节理和裂纹。针对该情况,借助ABAQUS对裂纹以不同倾角贯穿隧道不同位置进行模拟,分析裂纹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引入强度折减法和应力强度因子对隧道的稳定系数进行求解,评价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裂纹连接隧道的破裂面,围岩形成滑动区,不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从拱顶处贯穿隧道的45°倾角裂纹对围岩的稳定性最为不利;在隧道拱肩和拱脚处,裂纹的倾角越小,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越差;在倾角为90°时,由于从拱肩贯穿的裂纹靠近拱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也因此降低。基于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提出了以特征位置的改变量作为判据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新方法;对于文笔山隧道过断层带段,给出围岩加固方案以减小裂纹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工程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锚杆支护原理已不再是一些支护现象的解释,而是从工程调查,从概念的定性分析进入到半经验、半理论或实践理论的阶段,已经能够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能够通过锚杆对围岩控制进行支护设计和指导施工实践。采用锚杆对围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保持围岩的稳定性,起到有效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深埋隧道的周围为高地应力环境,还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故深埋隧道顶部围岩易发生塌落。论文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Mohr-Coulomb准则,在考虑地下水以孔隙水压力形式作用于隧道下,构建了隧道顶部为矩形的深埋隧道的三维塌落机制,获取矩形深埋隧道塌落范围及塌落土体重力的精确解,并得出不同参数对塌落范围和塌落土体重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塌落范围和塌落土体重力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参数中,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显著。通过与既有研究对比,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对于隧道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稳定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复合顶板沿空掘巷采用高强度螺纹钢树脂锚杆在现场的使用及效果,于架棚支护比较,支护成本明显降低,巷道顶板支护达到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卧龙湖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且随着采深增加,矿压显现日趋强烈,高地压巷道治理问题已明显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发展。随着采掘机械化的推广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的巷道支护现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支护技术改革,解决矿井高地压巷道支护难题,探讨切实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