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当前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如何在步子要大的要求下,步子更稳地推进改革,已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伴随着改革的阻力和压力,深化改革也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新情况,这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加以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武器,也在不断发展中给出新的方法。从思想辩证法的角度试图给改革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代会计是由簿记进化而来,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步进化。其进化内容主要为会计社会职业的成长,会计规范机制的创新、公认会计原则的形成,会计学科体系的产生,会计报表重心转移和合并会计报表的形成等。其进化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发展,其内在动力是其内部机制的成熟。其进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进化的终极是现代会计。 相似文献
3.
4.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密不可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正处在社会骤变,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时期,也正是中国学术更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梁启超家书》就是收录了这期间梁启超与子女之间的书信往来,这是研究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早期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选择传统的佛教理论作为阐释工具,以清末“群学”为理论基础,用中国本土思想转化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观念.这种对西方自由观念的创造性阐释,既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精神,又结合中国晚清社会实际情况而做出了富于创造性的解释,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9.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有着全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时代特征消费形式.大学生的消费总体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在群体中还存在许多不良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点.唯物辩证法给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12.
粱启超在继承前人和广泛借鉴同时代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学知识,运用当时先进的西学学术手段对墨家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近代墨家逻辑研究开辟了新的范式,并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探讨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历史背景,历史地分析其墨家逻辑研究前后不同时期的研究动机,揭示其墨家逻辑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蒋志刚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76-77
梁启超以其"三界革命"文论为中心的文学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晚清文学形式的嬗变,文学作为启蒙民众的工具必须走通俗化、大众化道路,而晚清小说的繁荣与白话文运动的蓬勃开展,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者理论提倡后的必然选择,这也可视为梁氏文学启蒙思想的又一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金融监管恒久的思想辩证武器。1996年来,面对日益繁重的金融监管任务,人行南阳市中心支行新班子在创建金融安全区、履行确保一方金融平安职责中,面对辖情,立足现实,不出风头,不赶浪头,始终坚持探索辩证法的强大指导作用,正确处理防化金融风险中的各种关系,切实做到了认识上不为表象所迷惑,不为困难而止步;方法上不搞十指齐抓,面面具到;效果上达到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确保了一方金融平安,树立了崭新的人民银行形象。三年多来,该行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从“黄牌”警告到…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闭关锁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现代化潮流,经过历史潮流的反复淘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宣传与实践,开启并推动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与“名”一样,“辞”也是我国先秦各学派阐述的重要内容,是墨家逻辑思想的重要方面.梁启超借助西方逻辑知识以新的视角对墨家“辞”进行研究,对“辞”的界定、构成和类型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使原本奥涩的墨家逻辑“辞”思想赋予了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黑格尔对辩证法作了重要的贡献,但他的辩证法是为论证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服务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将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转变成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其改造过程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进化的含义
“进化”的基本含义是“进步性的发展”。通常意义上的进化只是指生物科学领域,它是该领域的核心理论,指的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在当代科学中,进化的含义远远超出了生物物种的起源和物种多样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梳理梁启超在1899年世纪转折阶段的一系列文稿,辅以《清议报》在这期间的其他相关讨论,展现非洲,特别是在19世纪末发生的布尔战争,对梁启超“民族帝国主义”认识的影响。本文引入“共同体”政治的框架,分析梁启超对中国民族主义与列强民族帝国主义的区分,以及他在亚非美欧广域空间秩序下,对“国竞”问题的认识。本文强调,梁启超的“转型”可以被视为19世纪末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形成进程中较具普遍性的思想现象。认识这种普遍现象产生原因的着眼点,是霸权者统治的愿望以及被压迫者反抗的愿望这两个基本动能。这组动能之间产生的张力与冲突,为我们理解梁启超思考中国的命运及其局限提供了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