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北极气温加速变暖,北冰洋的冰层逐年缩小,对洋底的各类考察日渐频繁。2004年8月,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分乘三艘破冰船进入北极极点附近,从冰层1400英尺深处的水下山脊附近采集的沉积物芯中再次证明,此处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教授Harry Doust称:“这确实可能是很有希望的信号。”而环北极圈国家对北冰洋海底石油.天然气的争夺序幕也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2.
中国面对开辟北极航线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线,它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部分:绕过西伯利亚北部的为东北航道;绕过加拿大北部的为西北航道。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最短的航线。  相似文献   

3.
于成涛 《东北之窗》2010,(20):28-30
随着厚厚的冰层不断地融化.一条穿越北极的新航线——连接欧洲和东亚的海上通道“应暖而生”。这条北极航道一旦开通.既可以缩减绕行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程.节省航行时间和运费.也避开了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远东经济画报》2005,(2):81-83
科学家们预言,如果我们不做任何事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那么到本世纪末,北极熊可能会绝种。《北极气候影响评估》(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是250多名科学家4年多的工作成果。根据这份报告,北极冰盖的厚度已经只有30年前的一半,面积缩小了10%。他们将此归咎于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并警告说,如果覆盖在极地的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会给全世界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冰上丝绸之路"是随着北极冰层加速消融而形成的全新航道,开通会使亚洲至欧洲的海运航程大大缩短."冰上丝绸之路"具备大型抗冰货船通航的潜力,航道沿线国家较少,利于营造较为安全的国际通航环境.从开发远景看,一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二是经过的北冰洋海岸和大陆架拥有大量的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资源,被称为"第二个中东";三是将进一步巩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以及地缘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原本宁静的南北极被人类的需求打扰,其蕴含的巨大能源资源、航道优势等被充分发掘出来,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文章在当前海洋国际竞争尤其是两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剖析极地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中国极地文化整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环球财经》2014,(1):127-131
2013年1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更新版《北极战略》,宣布美军在北极海域扩大行动的方针,美国海军预计年底前完成具体方案,包括如何增强在北极地区的通信、加固舰船以及就达成相关国际协议举行谈判等。这预示着全球范围的“北极争夺战”将在新的一年里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8.
唐晔  赵惠莲 《沪港经济》2012,(12):76-76
T:赵总,有一则消息让人吃惊。德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日前宣布,今年北冰洋海冰覆盖率创下有史以来最低纪录。从近20年的数据来看,北冰洋海冰有消失的趋势,最快10年、最慢30年,北冰洋将完全无冰。随着北冰洋的消失,海底的甲烷就会气化并进入大气层,加剧地球暖化,气候灾难将一发不可收拾。Z:我听说,原本蛰伏在北极冰层下还有一种陌生的病毒,可能因海冰融化而活  相似文献   

9.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在国际社会上一直是较有争议的区域,但南极地区已经有确定的《南极条约》对其进行过规制,相对而言北极地区的很多权利还不确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出现,北极地区的气候问题也影响着北极地区权利的划定与法律制度的研究。通过国际社会的实践,北极地区的大陆架问题、航道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山 《港口经济》2010,(6):11-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开通成为可能。北极航道打通对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巨大,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硫铝酸盐水泥起步到新型建材蜚声海内外,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的30多个新产品不断闪烁着创新的亮点,用科学实践演绎着企业致力创新、追求卓越的成功典范。是创新这根“魔棒”使北极熊公司站到了行业的高点,使北极熊这个老品牌日益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魅力。  相似文献   

12.
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北极正以比人们预想的速度变暖,北极冰盖在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在不远的未来将要开通,北极环境正在酝酿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全球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北极将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竞争和争夺加剧,全球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北极冰盖融化将使中国恶劣天气增多,导致更多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中国的国际航运和外贸从中受益。中国也面临从北极资源开发中获益的机遇。北极环境变化事关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必须重视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和谐北极的概念应当成为人类解决北极问题的根本思路。有关北极的国际制度的建构将对解决北极环境变化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北极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极正以比人们预想的速度变暖,北极冰盖在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在不远的未来将要开通,北极环境正在酝酿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全球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北极将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竞争和争夺加剧,全球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北极冰盖融化将使中国恶劣天气增多,导致更多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中国的国际航运和外贸从中受益。中国也面临从北极资源开发中获益的机遇。北极环境变化事关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必须重视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和谐北极"的概念应当成为人类解决北极问题的根本思路。有关北极的国际制度的建构将对解决北极环境变化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北极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4.
北极地区地处地球北端,为常年寒冷冰冻地区,人烟稀少。近年来,北极地区似乎突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原因则在于随着北极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前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极各国在北极领土和水域中的争端日益升级,与此同时,我国在多个领域受到北极事务演变的影响,在北极地区有着利益和责任,以合作的姿态参与北极事务是我国与其他相关国家合作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下北极地区权益划分和竞争的问题与北极地区治理问题获得了全球性关注,北极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也与日俱增。中国应当充分认识到北极的科研价值、生态资源价值、航运经济价值、地缘政治价值以及军事安全价值,考虑到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参与北极治理的必要性,制定和实施中国的北极战略。加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虽然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更多机会与丰富信息资源,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平台,但也有一定的局限。中国应针对这一现状制定北极外交战略,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合法国家权益。  相似文献   

16.
北极航道可以通航。"建议启动北极商业航道准备工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在10月16日北极研讨会上表示。前不久,杨惠根带领的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进行了跨北冰洋调查,完成了中国对北极航道的破冰之旅。他们用事实证明了北极通航可行性。如果北极航道开通,将可能形成一个囊括俄罗斯、北美、欧洲、东亚在  相似文献   

17.
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北极国家。俄罗斯在融入西方的长期努力遭到失败而开启“转向东方”战略的同时,北极能源资源和航道所具有的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凸显。俄罗斯顺势利导加快调整北极开发战略,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新版北极政策文件,将北极开发由地区性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国内改革动力、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乌克兰危机升级引发的北极治理震荡等重大影响,新版北极政策实施面临长期的挑战。考虑到中俄两国关系以及在北极利益上的互补性,双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俄罗斯北极开发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北极事务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北极国家内部及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但随着各国利益错综复杂的交融,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欧盟成员国中有三个是北极国家,还有两个北极国家属于欧洲经济区,除此之外,欧洲与北极国家在经济、环境保护以及科研等方面联系紧密,因此,欧盟高度重视北极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英国在北极地区的环境安全利益、能源利益以及经济利益,通过这些利益诉求来总结归纳英国近年来主要的北极政策,进一步对中国的北极政策制定作出建议。英国的北极政策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科研、经济以及外交等领域,并在逐步完善这些领域的北极政策,以便更好地参与北极治理。  相似文献   

20.
北极与高纬北方地区近年来已经成为加拿大政府最优先关注的地区。国际社会对北极兴趣的不断提高,北极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推动加拿大北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为例,重点讨论加拿大北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愿景和能力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