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日益矛盾。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比不上城市的集约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供给决策机制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本文认为应通过新农村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决策机制等途径,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
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要把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本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6,(6):26-28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和问题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非均等化,最突出地表现在公共服务的资源占有不均、消费水平不均及二元化体制及权益不均。为此,必须加快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并均衡各区域经济,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领域的基本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基本公共  相似文献   

6.
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由供给资金筹措机制、需求表达机制以及监督激励机制构成的系统工程。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着筹资机制不健全、需求表达机制不通畅、监督激励机制太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需无法对接、利用效率低下,农村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应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农民资源拓展筹资渠道;通过人大及网络信息平台畅通需求表达机制;通过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环境保护立法进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法》)于2000年4月审议通过,并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对于减轻大气污染危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气法》的一些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和今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需要修改。另外,《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规也需要修改,并适时启动相关配套改革,强化法律和法规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6年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到了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这一改革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住宅市场的经济制约因素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主要以加工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的初级富裕阶段向以小汽车工业和较高级住宅业为主的中等富裕阶段的过渡中;从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看,我国又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客观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住宅业发展必然面临着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新农村社会事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6,(1):25-26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贫富差距也日益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这种劳动力流动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流,农村城镇化也指日可待。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的途径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首先要改革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直接投入,同时应构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城乡建设差距,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其中,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发展管理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可以更好地生活在城市中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本文就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电力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电价体制改革在发展农村电力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农电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现行农村电力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电力发展需要,农村电网设备陈旧落后,线损偏高,  相似文献   

15.
张成钊 《商》2013,(18):292-292,270
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接近2.2亿。这么庞大的人口流动也给社会的管理和服务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必须创新管理,为流动人口能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而尽最大的努力。本文提出了要实现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最后在得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政策建议。使得我国流动人口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的基本原则,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立足点,以  相似文献   

17.
肖婧 《商场现代化》2008,(5):379-379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完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成立新农村建设发展公司等途径,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品流通渠道的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减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民收入有  相似文献   

19.
20.
所谓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活的共同需要而为农村居民公众利益服务的各项事务的总称。笔者认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归纳为:生活性、生产性、发展性、保障性与安全性服务支持体系。可以说,高水平、高质量与高效率的服务支持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