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显性或隐性谈判的方式在企业的产权安排中获得了自身的地位,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实力主要来自于其具有的人力资本的特性,人力资本的这些性质综合影响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实力,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实力的此消彼长决定了企业中的产权安排。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天然私有却无法转让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内在矛盾的结晶。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使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契约中外在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称性制度安排,是激励与约束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志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42-145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天然私有却无法转让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内在矛盾的结晶.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使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契约中外在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称性制度安排,是激励与约束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孙浩 《特区经济》2005,(10):140-142
目前学术界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的界定非常多,主要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另一类是从企业产权角度理解人力资本产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5.
企业产权安排的实质是指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各产权主体中的分配。由于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一个特别合约,现代的企业不可能只有一个产权主体,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产权的安排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6.
张小光  王子坤 《特区经济》2012,(10):238-240
由于劳务的购买和使用,市场里的企业需要一个特别合约来协调劳务(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关系,以激励人力资本充分发挥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为此,应肯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主体地位,并在企业所有权的安排上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的物力资本产权主体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尤其是特殊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包括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基于利益相关合作逻辑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约定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在运营企业资本达到期待业绩的前提下,现实地享有企业相应股权的全部或部分权益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张斌  兰玉杰 《特区经济》2006,(12):181-183
由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现代股份制企业,在整个企业变迁过程中,企业家人力资本越来越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不同模式和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以及企业治理效率。本文从历史、现实的逻辑对3种典型的企业形态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进行考察,并提出现代股份制企业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称安排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许经滨 《辽宁经济》2005,(11):84-84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人力资本的主动性和潜力成为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及收益分配正是问题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从人力资本、人力资产的定义入手,对人力资本的性质,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因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有理论对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交易关系的解释值得商榷,因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被不恰当地分解。该文在明确界定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和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合约理论,针对"资本个人产权分解论"提出了"资本产权转换论"的观点,认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并未发生分解,而是转化为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以此为前提,人力资本个人所有者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价值相当的企业权利。文章最后讨论了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之间的主要转换形式。  相似文献   

11.
姚伟 《上海国资》2007,(5):17-19
入世5年半,中国金融市场终于全面开放。4月23日,汇丰、花旗、渣打、东亚4家改制外资法人银行,率先获得监管部门确认,开始为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币零售业务。这意味着,外资银行自此真正获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资本总的来说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企业家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和最稀缺的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产权特征决定了必然要分享企业剌余控制权和剌余索取权。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博弈理论工具,对这一问题进行更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而且包括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的要素。经济组织使用财务资本从市场上购置生产要素,则生产要素就转变为要素资本。而要素资本结构决定着企业所有权结构模式。要素资本价值的投入产出计量已成为公司财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World development》2001,29(2):209-227
For as long as people have managed natural resources, they have engaged in collective action. But development assistance has paid too little attention to how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ffects environmental outcomes. Social capital comprises relations of trust, reciprocity, common rules, norms and sanctions, and connectedness in institutions. Recent years have seen remarkable advances in group formation, with in the past decade some 408,000–478,000 groups emerging with 8.2–14.3 million members in watershed, irrigation, microfinance, forest, and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nd for farmers' research. A new typology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groups through three stages, and indicates what kinds of policy support are needed to safeguard and spread achievements.  相似文献   

15.
谈起潍坊,很自然地就使人想起了风筝。 潍坊的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那条“细长而久远”的风筝之线放飞到中国乃至世界高空中去的。 作为风筝的故乡,潍坊自宋代即公元960年就有了风筝诞生并开始在民间流行,至今已在海内外拥有了颇高的声  相似文献   

16.
探索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的属性,对于改进企业技术与人力资本的运营效果进而提高增值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共同属性有增值性、商品性、动态性、异质性与边际报酬递增性。此外,两者还具有各自特性。技术资本的特性有创新性、垄断性、时效性、外部性、可分离性与价值动态减损性。人力资本的特性有时间增值性、经验增值性、不可分离性与能动性。企业应全面权衡各自的属性特点,通过调动两者的互动促进企业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宋欣  周玉玺  杨阳 《科技和产业》2014,14(8):124-127
为强化知识员工的创新绩效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聚焦知识员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内涵及维度划分,在既定资本存量条件下,探索其对创新绩效的不同驱动作用,以及三类资本的动态协同作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培养策略,从而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的、可预测的绩效增长。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对资本流通过程的研究是从运动的形式本身考察的,分析了资本在循环运动中顺次采取的不同形式和这个循环本身的各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分析,马克思揭示出资本流通过程的本质,指出它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它是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是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实现自己的过程.在这一篇中,马克思的分析主要限于资本运动形式本身,没有涉及资本循环运动所需时间的因素.《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要把这种时间因素加进来.在资本循环中加入时间因素,就是资本的周转过程.  相似文献   

19.
Capital gains     
We analyze a simple 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 with two capital goods. The dynamical system is defined by savings behavior and short-run perfect-foresight asset-market clearing. Because lifetimes are finite, there is no transversality condition. If there is a bubble in asset pricing, it will burst in finite time: expectations will eventually be frustrated, but this might take several generations.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nfinite) long-run perfect foresight is a reasonable assumption for overlapping-generations economies and, hence, whether bursting bubbles can occur in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20.
根据TCE和GHM理论,应该将农场所有权界定给专用性资产投资人,以监督其他契约方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应该选择资本农场.然而,资本农场无法准确计量雇佣劳动边际贡献,具有较高雇佣交易成本.依据Hansmann企业所有权理论,资本农场制度成本较高而制度效率较低.因此,按照效率原则,应该淘汰资本农场.现实中,资本市场处于求大于供非出清状态,而劳动市场处于供大于求非出清状态,造成农场更加依赖于资本而非劳动.根据卢周来讨价还价模型,相对劳动,资本具有较高讨价还价能力,从而拥有农场所有权.因此,存在一定数量资本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