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业绩评价主体的变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早期的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由于理财环境并不复杂,所有者只需借助一些简单的产出指标,就能对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获取利润主要是依靠物质资产,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因此,所有者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唯一主体.  相似文献   

2.
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企业资金及其运动的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保证合理的现金流量。合理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协调的能力,也在考虑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利益的基础上,综合反映了整个企业的财务业绩。  相似文献   

3.
李东飞 《辽宁经济》2006,(1):100-100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使企业建立了政企分开、产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让经营者逐步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而政府在退出对国有企业直接管理的同时,也放弃了以所有者身份对代理人进行产权监督的职能,形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经营者越位的独特现象。国家作为所有者有权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在国有企业中,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投资者委托经营者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4.
孙勇 《辽宁经济》2003,(8):70-70
所谓托管经营,顾名思义就是委托管理的意思。具体是指企业所有者(委托方)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受托方)去有偿经营,以明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责权利关系。换言之就是通过契约形式,受托方有条件地管理和经营委托方的资产,以有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归纳起来,托管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晓晖 《新西部(上)》2007,(8X):189-189,23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业绩取决于营销管理能力的高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营销人员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相似文献   

6.
金树燕  陈旭 《辽宁经济》2004,(12):98-98
近期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实际运作当中,所有者和债权人为企业提供了各种资源,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和债权人均处于企业之外,无法对企业资源实施直接的管理。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经营者及企业管理当局来进行的。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和债权人主要通过检验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成果来评价经营管理的好坏。  相似文献   

7.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环境保护运动此起彼伏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作为微观经济运动的主体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体,不可避免地要对其经营战略做出调整。在此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不仅面临着提高经济业绩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提高环境业绩的压力。因而,对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其管理思想,将价值管理和环境管理结合起来。在减少或至少不增加对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价值,同时改善企业的环境业绩,实现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浅论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敏 《北方经济》2006,(5):62-62
一、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国有企业唯一的投资者(或所有者)。投资者(或所有者)关心的重点是经营成果——首先是产品,进而是利润,管理者的管理中心当然与投资者相一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势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电力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分散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和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  相似文献   

9.
所有者对其资产的管理,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自己所有自己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另一种方式是聘请他人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有两大推动力量,一是股份公司的出现,尤其是股票上市交易,使得企业可以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实现快速扩张,同时,少量资本也可控制大得多的资本。显然,单靠企业自身滚动发展,其速度是十分缓慢的。二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及由此而来的职业经理的出现,使得所有者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优秀经营人才,超越所有者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家族制企业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深化,企业所有者个人的能力、知识和精力巳无法驾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引进具有专业化管理知识和技术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有利于科学地整合、优化企业拥有的资源,作出最优的投资和管理选择,进行专业化管理,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的核心。法人治理结构作为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做了大量改革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完善的过程。首先,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者不到位,所有者权益缺乏应有的保障。一方面是政府各个部门都代表政府行使部分所有者职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企业头上“多婆婆…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直接影响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成功与否,进而决定其行为导向甚至企业经营的成败.在我国,目前许多企业借鉴国外在业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熟经验,正在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业绩指标管理体系,并将其作为企业量化管理的重要依据.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业绩管理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推动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呢?在设计业绩管理体系的时候,如何考虑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主要控制点,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这就要求企业的所有者对经营者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业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尹莉萍 《魅力中国》2009,(12):19-20
委托代理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并以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主要特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会计信息也成为委托人考核和评价代理人业绩的依据。由于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某些代理人为满足自身的利益而操纵会计信息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9,(3):85-85
企业的三权分别指的是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以及执行权,其对应的是企业的三个不同阶层,即企业所有者、中高层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既然存在这种既定的层级划分,就应该有相应的层级权利。但是传统的企业管理思维中,对于企业的经营权与管理权是区分得最为不清晰的,企业所有者往往在一些日常的管理中,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15.
浅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兰 《山东经济》2002,(1):80-80,F003
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对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本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指标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从而对企业投资价值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6.
浅谈市县社会公有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文/高伟梧(—)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是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实际问题。从总的方面说改革是完善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如何完善管理也就涵括在改革的内容之中,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两者并不相等,改革是体制的转换和创新,而管理除...  相似文献   

17.
一、债权融资契约 企业是资本、劳动、管理和技术等不同要素所有者通过契约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要素所有者相互合作能够创造出合作剩余,因此,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是企业的核心问题。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促进要素所有者之间由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以提高企业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类似企业,但与其有本质不同。社员既是合作社的所有者,通常也是合作社的交易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属性要求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社员的主体地位。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更需要对社员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9.
管理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实施的,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进行的面向未来的、独立客观的和系统的审查,以期评价管理活动的质量水平、经营业绩、人财物资源的利用效果,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存在的控制缺陷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以规避风险、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20.
贾海军 《中国经贸》2009,(10):21-22
代理理论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权衡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关系,做出最优的制度安排及规划,促进管理者努力工作,充分发挥组织效率的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所有者根据相应的有效指标对管理者的经营状况进行业绩评价,以此针对管理者的行为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核心是协调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利益.以最大可能减少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的昕有者和管理者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