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0日,在博鳌论坛上,面对记者。“有学者预期央行最早在二季度会加息”的提问,央行行长周小川反问道:“谁说要加息了?”对谣言的痛恨,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央行(PBoC)16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至15%,自2008年1月25日起生效。这是2008年中国央行首次上调准备金率,此前在2007年曾10次上调这一比率。  相似文献   

3.
前沿政策     
《天津经济》2010,(11):80-80
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通胀如未抑制或将再加息时隔34个月,央行再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  相似文献   

4.
袁仕陈  范明 《世界经济研究》2012,(3):28-33,40,87,88
中国央行对货币的控制能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普遍的观点是,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严重削弱了中国央行控制货币的能力。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递归法,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尽管国际资本对央行净国内资产的抵消系数高达-1.014,但央行的冲销系数也达到了-0.985,这意味着货币供给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甚微。对广义货币的检验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中国货币供给主要源于央行的国内信贷而非国际资本。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11,(7):74-74
[宏观] 央行发20亿1年期央票 2011年6月2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28日将发行20亿元一年期央票。至此,意外暂停的公开市场操作迅速得以重启。对于央行这一举动,多位市场人士均表示,这将使市场重新定位关于加息和央行政策导向的预期。7月6日,央行宣布了今年以来的第3次加息。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上海国资》2011,(7):74
【宏观】央行发20亿1年期央票2011年6月2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28日将发行20亿元一年期央票。至此,意外暂停的公开市场操作迅速得以重启。对于央行这一举动,多位市场人士均表示,这将使市场重新定位关于加息和央行政策导向的预期。7月6日,央行宣布了今年以来的第3次加息。  相似文献   

7.
一月揽事     
##正##中国央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加息25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中国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  相似文献   

8.
中国2011年的实际利率仍会大体维持零利率。若物价上涨5%,利率亦可能为5%,不可能超过2010年的中国通胀,尽管原因众说纷纭,但货币发行太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导火索,这绝不容否认。于是,在2010年年末,央行9天内2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共计6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并声称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这是少有的现。更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10月和12月,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两度提高0.25%,这是比较少见的现象。显然,央行承认货币发行量过大的事实。央行行长周小川不失时机地提出"池子"理  相似文献   

9.
本篇论文从传播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及谣言造成的社会恐慌,针对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现象,笔者将分别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方面提出遏制谣言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近日,渣打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中国——从"全球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开去》。在报告中,渣打银行表示:"周小川不操心世行行长接班人的事,但他已然是全球的央行行长。"中国央行已成为世界央行?这个抓人眼球的话题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议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自豪的"高帽子"。  相似文献   

11.
近日,渣打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中国——从"全球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开去》。在报告中,渣打银行表示:"周小川不操心世行行长接班人的事,但他已然是全球的央行行长。"中国央行已成为世界央行?这个抓人眼球的话题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议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自豪的"高帽子"。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7,(16):12-13
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行长助理易纲表示,中国将加强利率在控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资产价格上涨中的作用。他的讲话令央行近期进一步上调利率的可能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8,(3):3-5
央行1月16日亮出今年货币政策"头道令牌",决定自1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后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5%。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行十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力度被认为在全世界央行宏观调控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这是自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之后,22年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鼓励金融机构要用好存款利率下浮政策,这将加速中国的存款利率出现分级机制——信用等级最高的国有商业银行。其存款利率或许会率先低于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速递     
《新财经》2012,(6):16-17
资讯央行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近三个月。此次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0%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6.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6,(7):14-16
央行首次发布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人民币债市透明度
  上海证券报6月16日消息6月15日,央行公布自当日起,中国国债及其他债券收益率曲线会在央行中英文网站发布。其中,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是用于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利率的人民币代表性利率。国债及其他债券收益率曲线是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一组图表,旨在反映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各期限结构的到期收益率。这也是央行网站首次发布中国国债等债券收益率曲线。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一季度央行金融数据统计报告中,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首次面世,令人瞩目。意味着将来央行将加强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而不仅仅是银行信贷总量的调控,这是央行货币调控的新举措。对这一指标的定义、衡量及如何调控,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吴一萍 《沪港经济》2004,(12):55-56
股市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7个基点,这是九年来中国第一次加息,股指应声而跌。其实,并非这27个基点难以消化,而是面对央行的利率指挥棒,股市还有种种疑惑……  相似文献   

19.
柳松 《南方经济》2005,(2):66-68
央行九年首次加息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央行加息基本内容的考察,深入分析央行加息对宏观调控效应的可能表现和制约调控效应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剖析央行加息的政策意义:一方面旨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另一方面将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和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对中国体制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拉 《产权导刊》2010,(12):8-10
时隔34个月,央行宣布加息。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10月19日央行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此前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