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就当前中国的形势来说,无论是保持股市的稳定,还是房地产真正回暖、GDP增长下行的压力减缓,在多数人看来,中国仍然需要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就如当前世界各国那样,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才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保障。不过,由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国央行可能会对最近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作些调整,这种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将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2.
赵佳宇 《魅力中国》2013,(31):297-297
2012年9月,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中国作为世界上持有美元外汇和美元国债最多的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会时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国内商品物价上涨这一趋势,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来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35):37-37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不变”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的过程,各国需继续协调政策,深化合作。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会改变政策方向,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金融危机美联储从2008年至今已经实施了四次量化宽松政策,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受冲击,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近几年我国广义货币M2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国股市也相应会受其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广义货币M2,中国股市成交量的影响来研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广义货币M2的影响主要通过汇率、利率、海外"热钱"三个渠道,且美国广义货币M2对中国股市成交量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印证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9,(50):12-13
【韩国《朝鲜日报》12月7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政策很不以为然。中国政府高官说“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助长了投机性投资,使得世界经济陷入危险境地。”中国一直警告说,美国应缩小庞大的财政赤字,减少开支。  相似文献   

6.
2010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政府坚持一揽子刺激计划,这表明,“适度宽松”仍然是今年货币政策的基本趋势。然而今年1月1日,央行突然爆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似乎又传递出一种不一样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闻增 《产权导刊》2011,(1):23-25
美国二次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使世界经济出现新困局,并再次面临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G20首尔峰会及其之后的世界经济能否摆脱新困局?  相似文献   

8.
徐杰 《魅力中国》2011,(2):86-86
文章介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产生背景,分析量化宽松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从推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促进国内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大外汇管理难度四方面,分析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批评质疑声中,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付诸实践了。 从新兴经济体角度看,QE2(量化宽松被称为QE,QE2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可以说是一次大型的货币操纵,它扰动了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发达国家深陷通缩之苦,试图开闸放水,刺激通胀预期,这样海量货币涌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短期内,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跟随澳大利亚加息并实施政策退出的可能性并不大。我国仍需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应更加强调动态微调,及时将市场的货币状态调整为真正的“适度宽松”。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为保持经济运行稳定而制定和执行经济运行调节措施。当前我国经济对外面临世界经济增长疲软、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不利局面,对内面临转轨加转型的重大挑战,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明确经济运行调节的思路,并对调节路径做出战略调整。面临的新形势1.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复苏基础仍不稳固,金融市场缺乏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美国财政赤字、欧元区重债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日本宽松政策失败等因素都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全球金融市场再度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快讯》2009,(36):14-16
9月10日,渤海之滨,星海湾畔,全球政商闪耀。大连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世界经济论坛2009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在这里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热钱出逃     
正2012年成为流动性的一个拐点,乃20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流动性宽松的时间点,应该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这一年中国经济开始融入全球市场,由廉价劳动力和国外庞大需求形成合力,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制造则成为世界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充斥在世界各国的超市中。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7月10日】孔子说,过犹不及。名义上,中国用“适度宽松”来定调去年底以来实行的货币政策。而实际上,过去半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已经达到“空前”水平。  相似文献   

15.
清议 《西部论丛》2008,(11):63-63
针对当前国内经济减速,以及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现金入不敷出现象,持续蔓延并不断引发裁员、减薪甚至破产倒闭事件的情况,有人提出货币政策应当宽松、宽松、再宽松。给人的感觉,似乎只要货币政策实现由从紧到宽松的转变,源源不断地扩张货币供应量,中国经济就可以告别减速进而恢复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9,(33):12-14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0日】近期,种种迹象表明,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中国适时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是从防范国际“输入型”通胀风险和国内流动性不断扩展等因素叠加在一起考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唐翠 《中国经贸》2011,(14):22-23
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在一系列传统宏观调控手段失效的情形下推行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本文分析“量化宽松”的政策本质,总结了其在政策导向、实质、实施效果、潜在风险等方面与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同;最后分析了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汪杨 《产权导刊》2015,(1):25-28
2014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7.3%,创近6年新低,对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这是经济新常态,无需进行大规模经济刺激;还是应该全面降息降准,以宽松流动性应对经济下滑?2014年以来,央行灵活运用了再贷款、再贴现、短期流动性调节、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和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进行新的组合式货币政策宽松。未来是否会推出更多的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在“定向宽松”的大原则下,不断向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释放货币流动性有没有边界?如有,边界在哪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美联储今年首次提出根据经济和就业情况增加或减少量化宽松规模,可看作是量化宽松规模缩减的舆论铺垫;欧元区经济状况仍然疲弱,欧央行再度降息,但难解根本问题;日元贬值政策不变,世界关注其外溢效应,且货币宽松政策的副作用在日本国内也已开始逐渐显现;热钱涌入中国,人民币汇率延续涨势,央行终于出手  相似文献   

20.
张捷 《环球财经》2013,(7):84-87
美联储逐步退出QE,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也难以宽松,各国准备资金储备越冬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