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创下2008年7月份以来整整三年的新高。 6月份CPI会“破六”。似乎早就成为市场共识,但6月份会不会成为CPI的拐点尚存争议。而治理该轮通胀,是否继续采用总量控制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通胀,更关乎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发布会暨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于近日召开。《报告》预测,2007年GDP可能增长11.6%,CPI涨4.5%,通胀压力加大,经济形势趋热,宏调的难度正加大。中税协常务理事张培森表示,现在通货膨胀已经比较严重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强劲态势再一次令全球感到惊叹。今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1.1%,而3月份的通胀率则升至3.3%。上一次中国经济出现极为强劲的高增长之时,通胀仍处于低位。而这一次,经济的强势增长似乎带动了通胀率的上升,这种局面引发了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忧虑。  相似文献   

4.
【香港《亚洲时报》9月22日】中国政府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通胀率高达6.5%,创下10年来新高。中国通胀率高企的直接成因是全球贸易失衡,但中国政府应对通胀的政策却无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这将会带来两种后果:首先,由于这种政策的有效性不大,因此可能会导致中国通胀风险加剧;其次,由于这种政策意在将修复全球贸易失衡的责任转给美国,有可能会令中国和全球经济反受其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汉东 《浙江经济》2016,(23):15-15
“蒜你狠””复出,可能预示着明年通胀水平出现超预期反弹,可能是煽动中国经济进入通胀周期的蝴蝶翅膀 “蒜你狠”近期重出江湖。国内大蒜价格飙升,几乎一天一个价。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0月,大蒜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环比分别上涨6.16%和4.64%,同比涨幅则高达90%和67.9%。  相似文献   

6.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11,(7):10-10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新高,显示通胀形势仍然严峻。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显示宏观调控作用显效,经济继续平稳回落。分析师表示,为控制通胀,6—7月份仍有加息可能。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2011,(11):12-13
2011年9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第二个月小幅回落,下跌0.1个百分点至6.1%。部分政府官员与经济学界的诸多专家对此作出评判和对未来走势的预测。大多专家认为,6.1%仍属高位,中国接下来应该从加大对市场“热钱”的调控力度着手,抑制通胀。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五月份主要经济数据,5月CPI上涨3.1%,PPI同比涨7.1%。CPI增幅突破3%的“红线”,通胀预期加大。在翘尾因素作用下,6月CPI涨幅很可能继续上行。从经济增长方面看,当前整体经济热度有所下降,但投资、工业等重要指标仍保持较快增速。受保障房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等拉动,经济层面出现新的增长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经济表现超预期使关于“超调”的担忧得到缓解,当前通胀压力不减,未来一段时间货币紧缩调控仍有一定空间,但力度可能更为温和。多位专家也对此有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9.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1,(19):34-36
继今年一季度我国出现六年来首次季度贸易逆差后,8月,中国进口155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环比增超5%,进口刷新了今年3月份创下的1522.6亿美元的月度历史纪录。展望未来,随着中国主动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中国贸易收支将逐步告别“高顺差”时代,逐步向“平衡”状态过渡。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8月13日】中国新公布的7月份CPI为6.3%,与我之前的预期6.5%基本一致,即食品价格通胀明显的下降引起了CPI大幅度下降——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同时,可以看到非食品价格的通胀仍然是稳定的。即使是考虑到最新一次6月份的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的提高,这对非食品价格通胀目前可见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通胀     
中国政府最近宣布,8月份的通胀率为6.5%,创10年新高。这个增幅跟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直接相关,但中国正试图不解决这个问题而控制通胀。这有两个后果。首先,该策略是否可行存在疑问——这可能令中国通胀加剧。第二,该策略旨在把全球贸易调整的责任转移到美国身上——这可能回过头来困扰中国和全球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把脉通胀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经济数据,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3月份CPI更是同比上涨5.4%,创出近三年的新高,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3.
今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月.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7%.6月4.4%.7月5.6%,8月6.5%,连续几个月突破央行年初设定的3%通胀警戒线。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涨幅创下128个月以来新高。10月份公布的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6.2%,CPI涨幅虽然出现了趋缓.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是涨幅下降的基础并不牢固.10月份CPI很可能会达到全年的高点.之后走势将会维持在高位.全年通涨水平预计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持续近一年的通胀似乎还看不到尽头.分析人士指出,要尽快抑制通胀风险继续上升,应该深入分析通胀产生的“病根”。今年1月CPI同比上涨7.1%,月度涨幅创11年新高。从去年3月开始,央行已6次加息,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何通胀“症候”加重?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国通胀的“病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内地经济5月份继续稳步上扬。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月份升25.4%,升幅与4月份相近;同月零售销售增18.7%,略高于前一个月的18.5%升幅。通胀亦上扬,消费物价继4月份升2.8%后,5月份升3.1%。今年前5个月,消费物价升2.5%,当中超过90%源自食品及住房相关价格上扬。  相似文献   

16.
[瑞士信贷8月24日]2007年开始,中国的通胀压力出现明显增大的迹象。如果通胀率上升的趋势持续下去,就可能对中国的利率前景产生严重影响。最近,瑞士信贷上调了2007、2008年中国通胀率的预期值,分别调至4.8%和6.5%,并把一年期贷款利率的预期值由2006年年底的6.12%上调至2008年年底的8.19%。我们之所以上调预期通胀率,一方面是出于对结构性的食品价格上涨的忧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的消费者和厂商的通胀预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四川经济研究》2007,(9):15-15
统计局周二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上升6.5%,创10年多来最大增幅,这表明中国当前正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政府短期内再次出台紧缩政策己几成定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猪肉价格再次上涨54.9%。外界称中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胀继续恶化,将是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会影响社会及居民生活安定。中国的通胀究竟有多严重?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4月份美国第二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对于以房地产次级贷款的全面崩溃为特征的“次贷危机”便席卷了全球,再伴随着“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再一次陷入了低增长和高通胀的泥沼。据IMF2009年6月公布全球经济的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将出现近20年来首次负增长(~2.9%)。  相似文献   

20.
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实际GDP增长已从第一季度的10.6%下降至第二季度的年同比10.1%,6月份CPI通胀则从5月份的7.7%回落至年同比7.1%——两项数据都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