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明 《环球财经》2008,(5):76-76
如果按照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制度改革进行新老划界,那么,在此之前的“老三年”为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日俱增的三年,而此后的“新三年”则为人民币升值加压力量与减压力量相互博弈的三年。  相似文献   

2.
杜鹏 《发展》2010,(10):100-10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政府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依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有升值的空间,且升值时机已趋成熟。当前情况下人民币应主动稳步升值,但升值空间依然不大。  相似文献   

3.
张丽杰 《科学决策》2008,(10):209-209
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升值将带来通货收缩压力。为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即使人民币升值15%,从长期看也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危害,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大的负面影响仅发生在最初一两年内。为了让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了解其对经济的影响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内在不稳定性:结构与制度的原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客观性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虽然来自美元大幅度贬值后的日、美、欧和中国周边地区,但是,笔者以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具有内生性,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生成的。从汇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国际收支的变化来看,90年代以来中国已?..  相似文献   

5.
就在美国人向胡锦涛施压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之际,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使经济过热的风险再次凸显,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然增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的原因是一个与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相糅合的问题。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主要依据在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巨额外汇储备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出口贸易大幅增加和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开始显现。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本国货币升值是不可避免的。但升值过早、过快会带来一系列恶果。我国政府统观全局,权衡利弊,认为人民币汇率应保持基本稳定,拒绝了升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世界民众发现。他们正在面对这样一种论调:尚未完全国际化的人民币这些日子确实“国际化”了。一方面,它被指责为他国经济危机的“替罪羊”:阻碍了他国出口,影响了他国就业;另一方面,似乎又成了他国经济发展的“万灵药”:好像人民币一升值就会立竿见影地提振他国经济。人民币果真具有如此的效应?问题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近期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国内外博弈再次达到顶峰。中国维稳意图十分明显,国际期待人民币升值声音则一浪盖过一浪。面对强大的压力,中国政府表示,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是否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关系?人民币到底要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美国《远东经济评论》】7月8日许多支持或反对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常见理由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加快人民币升值确实有利于中国。这不仅可以缓解国际压力,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本身。在分析人民币加快升值的“真正”理由之前,首先应该讨论关于中国汇率问题的一些常见误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4,(12):55-56
尽管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目前仍将存在,但专家预计,2005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会加大。具体来看,2005年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驳人民币升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廷亮  张洁 《山东经济》2004,20(5):28-30
2003年以来,人民币受到西方以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强烈升值压力。人民币币值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升值论者主要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高额的外汇储备、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等原因来要求人民币升值。作者深入这些原因的背后,发现这些原因中一些是某些国家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意图,一些是对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具体经济现象的错误判断与把握。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尚未成熟,维持人民币较长时期的汇率稳定,延缓升值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岳华 《特区经济》2006,(4):14-16
中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构成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的外部环境。日本是鼓吹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美国则是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主力军,欧盟是人民币升值论中的“搭便车”者。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包括完善外汇市场结构、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机制及提高亚洲区域内货币的结算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6,(10):11-13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28日】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这引起了金融市场和美国方面的特别关注。眼下美国正在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允许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4.
王凤荣 《魅力中国》2010,(34):158-159
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从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中国人民币汇率走势,深入分析厂人民币升值原因;其次,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柑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寒英 《中国经贸》2010,(2):144-145
随着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复苏,人民币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指出人民币现在不能在压力下升值,人民币汇率暂时的稳定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可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并以期对我国完善汇率机制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 《南方经济》2004,(10):67-69
中国目前所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仅是经济问题,确切地说是各国政府间的政治博弈。人民币应不应该升值呢?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应如何面对这一压力呢?本文作出了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产权导刊》2010,(1):47-47
目前,全世界包括美洲、亚洲、欧洲对人民币的升值要求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将会加大。此外.近期水、电、油以及铁矿石等价格上涨,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在垒融风暴过后,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越来越不友善.在汇率压力越来越大的同时,贸易制裁、贸易壁垒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沪港经济》2005,(8):8-9
赵晓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涨幅,其中肯定有热钱的参与,尽管人民币升值的整体压力在下降,但外汇流入增长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没有减小。6月末,日本外汇储备为8435.37亿美元。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很快赶上日本。在增加的外汇中,约有40%是无法解释的,这里面肯定有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同时,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容易产生扩大出口和降低进口的冲动,这也使得我国贸易顺差巨增。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人民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6月.美国的一个叫作“健全美元联盟”的组织突然提出了动用美国的“301条款”来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动议.一旦启动,中国对美出口将遭受沉重打击.人民币汇率承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升值压力.9月,这一浪潮达到了最高峰,美国财长斯诺的亚洲之行被视为“汇率之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间,关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或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议论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压力也接踵而来,由此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升值压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评价和评估人民币国际化或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升值压力的关系,是当前中国国际金融战略需要思考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