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一、世界农业科技革命 (一)、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DNA的重组,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随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着启动一场新的科技  相似文献   

2.
一、生态技术、生物技术的兴起与高科技生态农业的产生 各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等阶段,到19世纪40年代后,发达国家先后进入机械化的现代石油农业时期.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畜产品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保障.论文在阐述农业科技创新及其供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持续增长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台湾农业科技创新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战后台湾农业由落后走向先进,由传统走向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  相似文献   

5.
贾雯晴  俞建飞  陈欢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48-153
专利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从专利视角探讨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基于智慧芽数据库中2010-2019年农业专利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其总量、趋势、类型、研发主体和技术领域分布等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主体错位、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索提出了加强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健全产学研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农业技术领域前瞻布局等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扩散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广华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110-113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当前,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化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对欧美农业科技的大力引进和吸收完成了传统农业科技向近代农业科技质的转变,包括近代农学理论的建立、耕作技术近代化、近代生物技术的运用、近代化学技术的运用、农机具近代化、农业科技体制近代化等,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为日本近代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较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布局不合理,产学研协同机制缺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对新趋势关注不够等,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短板.可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优化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加快完善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考核制度,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对农业新趋势研究的支持力度,实现"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中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农业国际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问题。它是提高农业的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水平,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农业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必要途径。因此,应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资结构和风险投资制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机制建设;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  相似文献   

11.
《乡镇经济》2006,(7):1-1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一五”时期,在举国上下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最近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全面贯彻全国科技大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4个维度选择分析要素,基于2013—2018年江苏省各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市区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均值大于1,技术进步是其主要增长动力;除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宿迁各指标均低于省均值,纯技术效率是主限制因素;常州等3市的DEA有效不稳定.深度分析得,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高但区域间不平衡;宿迁市农业科技人员研发水平较低;常州等3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正> 江苏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是高新技术曰益广泛的运用。尤其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农业育种、良种繁殖、耕作与播种、栽培与饲养管理、植保、兽医、疫病防治、农产品加工、科技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让科技成为农业发展助推器的具体措施.政府要坚持主导地位,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环境;企业要扩大规模,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海峡两岸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援引工业技术协助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目前较成熟的科技农业栽培模式有:水耕栽培、精密温室大棚、阳台农业以及植物工厂(包括光波植物工厂);依据作物的类型与生理习性选择适合的栽培系统;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资源节约与生态技术、农业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2016年广东省各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北与珠三角、粤西、粤东有较大差距;广东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值大于1,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所在。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注意技术效率,科学调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技资源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针对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光伏、风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对大规模储存技术以及电动车发展对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重大需求,研究储能电池用新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宁波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实基础,应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进一步理清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思路,同时针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大力引进、有效培养、高效使用等措施,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农技人员激励机制,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障碍;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加速重大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产业与生物技术支撑产业 21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正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被誉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生物经济,已逐步成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据测算.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市场将达到30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