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云芳 《中国西部》2012,(21):36-38
《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个假期我却真正体会了一番,虽然不止看了一遍,也把玩了不少句子,但是最值,导一提的只有三句话:“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  相似文献   

2.
《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个假期我却真正体会了一番,虽然不止看了一遍,也把玩了不少句子,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只有三句话:"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恶欲者,心之大端也". 现在再谈《论语》或许显得有些过时,但是《论语》作为几千年来的中国教育教科书,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会说,一个会做,西方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落实了我接下来所要分析的三句话.而我们多表现在口号中,心理得到了满足,行动却寥寥无几.有人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带来的反而是精神文明的退化,相信看完下面的分析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几千年前别人就可以看明白的东西,现代人反而做不到了?  相似文献   

3.
正《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很明显的提出了一个成长与教育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记得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常常提醒我:交朋友要和比你优秀的人交朋友。从上大学开始,我一直谨记这句话而身体力行。大学的学习、生活、成长全靠自己的上进与努力。虽然同寝室8个人关系都不错,但我和学生会的主席关系特别好。他热情、上进、乐观,有责任心,有担当。平时和我们聊天都是在鼓励我们  相似文献   

4.
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西方的先哲,苏格拉底也罢,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也罢,康德、黑格尔也罢,他们似乎都不大谈到饮食问题,可中国的圣贤、哲人,几乎人人都要谈到这个话题。《礼记·礼运》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这位中国至圣先师,在他的《论语》中"政"字出现过41次,"食"字也出现过41次。其中三十次是当吃讲的。他发表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议论,  相似文献   

5.
何为 《中国西部》2011,(16):44-45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孔夫子两千年前《论语》所讲的,就是说饮食要注重健康、营养。因此,所谓饮食,在现代社会中看来便是民生问题。民生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青少年的营养健康更是尤为重要,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中西道德意识比较的典型案例——孟子与斯宾诺海的一个比较冯晓峰情欲对于人是决定的事实,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恶”。但是人性毕竟要以自由为自己的归宿的,自由是道德追求的理想,为了实现自由节制情欲是道德的基本原则。《中庸》说情欲动中节为和,不中节便是不和...  相似文献   

7.
在《论语》中,有两次关于孔子与其弟子讨论崇德辨惑问题的记载。《颜渊》篇载:"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樊迟从游于舞零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子张、樊迟都提出"崇德、辨惑"的问题,这似乎说明:孔子平日经常教导弟子要崇德辨惑,而子张和樊迟有所不解,故又提出来请教。崇德辨惑可以说都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崇德是孔子的中心思想,辨惑是孔子的主要思想方法。孔子答子张与樊迟崇德之问,对子张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对樊迟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这都是针对子张与樊迟的思想情况而讲的,都是因材施教。事实上  相似文献   

8.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姜,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Confucius said:"The superior man calls attention to the good points in others;he does not call attention to their defects.The petty man does just the reverse of this."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恰恰相反。谈古论今:"君子成人之美",这句话在中国人的用语中可说是耳熟能详。假如你想求人帮忙,你可以用这句话来恭维他,人家帮了忙还挺高兴;假如你帮了别人的  相似文献   

9.
"学" 这一概念在《论语》 中有重要的地位, "好学" 作为君子的一种品德, 不仅是治学者要达到的标准, 也是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论语·学而》 第十四则: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矣'" 这句话的解读, 从生活与学习、 为学的处世之道以及君子好学的态度三方面来论述为学应有的精神与态度.  相似文献   

10.
金海峰 《西部人》2003,(6):25-26
我国古代的性观念是比较开放的.道教把性和保健统一起来,认为性与健康、长寿有密切关系.儒家的鼻祖孔子,虽然强调男女授受不亲,但也直言不讳地承认:“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说明饮食和性同等重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在采集果实、狩猎求食的同时,即有性的需求.从人们以树叶、兽皮为衣开始,衣食就是第一文化,而性是繁衍后代的手段,应称为第二文化,这说明性文化与人类历史相伴随而产生、相伴随而存在,它与历史一样的古老.……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不但给人以催人上进的鞭策,也显示了与强者看齐的不服精神与无畏斗志。这正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处世以柔,柔中见刚,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真君子也!"见贤思齐"的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这是孔子的经典语录,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榜样的作用是强大的,能产生内驱力,驱使自己努力向榜样看齐。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担心孟子受到邻居的不  相似文献   

12.
孔明 《当代陕西》2006,(7):60-60
三山五岳,华山独尊;华夏儿女,心向往之。所以从古到今,来陕西而不游华山,憾莫大焉。朱元璋以皇帝之尊,犹魂牵梦绕,一篇《梦游西岳文》,道尽帝王临幸之心。笔者惭愧,身在华山脚下,也只月夜走过华山一次。就这一次,看别处山,都不是山了。若谓笔者偏见,则请欣赏一首唐诗人崔颢的七律《行经华阴》  相似文献   

13.
孟宪飞  李祥磊 《东北之窗》2011,(Z2):122-125
泰山位于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之上,雄伟壮丽,物华天宝。《淮南子地形训》中这样描述:"部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正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泰山地区成为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中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故昔贤有"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之论。  相似文献   

14.
黄鹤 《中国西部》2011,(9):96-115
仓央嘉措大师在《问佛》中言道:如何能静?东方文明肇始数千载,部族百姓浩如烟;史籍书卷繁似海;看不尽神州胜景,道不完古今夜话。圣人贤者不乏其人。然知静者几人?"明的遗民"朱舜水远遁扶桑;"船山先生"苦读洞府,都是为了解开心结,欲得一个生命中的"静"字,以求心有所属,然终不可得焉。缘由虽多,但细细寻探,终是离不开"入世"二字。"五柳先生"欲隐则隐,抛却世间荣辱,算得一方高士。一篇《桃花源记》让世人千年为之神往,苦苦求索这样的世外美奂之境。其实,这样的世外桃园并非无存,而是真实的存在着,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2013,(9):42-43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治理政事要无为而治,一切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日。谁造成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为政第二篇第一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从字面来理解很容易,但是重点在"政"和"德"。此"政"非当下所讲的政治,而是指一个团体,一个组织。这里的"德"也可以笼统的指道德,但理解为"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思想"更确切一些,就是为人师表,要作表率。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为政》所提出的"君子不器"理论,是孔子对于人才的一种要求。本文认为,"器"与"不器"近似于"专才"与"通才"之分,现代教育中大学教育之前的教育均为基础性教育,不能划定在"专业"或"通"的概念之中。"因材施教",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努力,力争达到德才兼备的要求,才能在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君子之德风     
耕之 《走向世界》2014,(28):90-90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相似文献   

19.
管婧 《魅力中国》2014,(26):70-70
《论语?宪问》中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对这句话进行了一定的诠释,他认为,所谓“为己之学”,就是要将“学”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学”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为人之学”的“学”则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听听说说而已,这样的“学”只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而与自己人格的完善毫不相干。于是从儒学诞生开始,各先贤们都在探寻“为己之学”之理,即一种成人和修身养性之道。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涉及到“君子”一词的章句甚多,但是对“君子”含义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将“君子”分为“有德者”和“有位者”.本文重点分析身份地位层面的“君子”,并将其归纳为至圣至明的人君与安分守理的人臣两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并引用《论语》中的原文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