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以南通理工学院实验楼为例,基于BIM技术,对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建筑建造、建筑使用、建筑拆除等各阶段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阶段碳排放占比,针对学校建筑碳排放提出相应的减碳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道致  焉旭 《物流技术》2012,(19):157-160,172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了任意复杂结构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的价值与碳排放转移机制,构建了描述供应链价值与碳排放流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影响力系数来评价供应链成员企业对供应链总产值的拉动作用,引入碳排放乘数来评价成员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碳排放的拉动作用,并结合算例揭示了各成员企业影响力系数以及碳排放乘数在供应链中的分布规律。最后,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创新地构建了碳减排可行性指数,并据此确定了低碳供应链减排的焦点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了任意复杂结构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的价值与碳排放转移机制,构建了描述供应链价值与碳排放流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影响力系数来评价供应链成员企业对供应链总产值的拉动作用,引入碳排放乘数来评价成员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碳排放的拉动作用,并结合算例揭示了各成员企业影响力系数以及碳排放乘数在供应链中的分布规律.最后,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创新地构建了碳减排可行性指数,并据此确定了低碳供应链减排的焦点企业.  相似文献   

4.
鞠鹏艳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103-110
城市总体规划对引导低碳发展、保证落实低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城乡规划领域尚缺乏适用的碳排放评估手段,不了解总体规划综合策略对城乡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不能量化分析规划策略对碳排放的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将无法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目标相统筹。结合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低碳城乡总体规划研究与延庆试点应用",阐述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碳排放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分析总体规划策略对城乡碳排放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特征,提出建构城乡碳排放量化分析手段,并以北京市延庆县试点为例介绍城乡碳排放分析模型及其在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优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建筑的发展思想,即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降低碳排放,并从低碳结构、低碳材料、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管理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机械制造工业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机械制造工业企业生产低碳化的现实状况,并阐述了关于机械制造工业企业消耗能量较多,而减少碳排放的潜力也很大的特性。很多研究者已对价值工程以及低碳化经济发展之路作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价值工程的发展模式,并且把这种发展模式运用到了机械制造工业企业的生产中,力求能够做到低碳生产,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碳排放量,为企业的低碳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低碳理念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理念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耐久性以及节能。文章分析了如何采取低碳理念来发展绿色建筑,同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建筑中的低碳有利因素以及需考虑的不利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指出了低碳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综合利用的实例;为了达到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提出绿色建筑诠释低碳理念的技术手段,旨在能推广低碳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工业,将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重心和关键。本文利用以二氧化碳作为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构建了碳排放绩效指数,并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绩效得到改进,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但改进效果并不显著;不同行业碳排放绩效存在差异;重工业和轻工业碳排放绩效均有改进,且重工业改进幅度大于轻工业。为此,应通过健全行业碳排放绩效测评体系、大力提高技术效率、继续推动技术进步、推行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以及主导产业低碳化等措施提高工业碳排放绩效,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响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有效的指导建筑碳排放交易工作的展开,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从而创造低碳城市,尝试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下,对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特点,进一步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现有实践进行对比,最后从减排性质、总量确定、实施路线、分配方法等方面提出初步建立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框架的建议,为推动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支撑。最终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序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2):16-19
低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具体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首先计算出河北省近几年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构建模型将总体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以此来研究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对总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出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调整对碳排放量均有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价值工程低碳建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春颖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0,29(26):61-62
当今,低碳建筑已成为国际建筑主流趋势,向绿色低碳建筑转型,实现建筑业对环境低碳排放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在成本控制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建筑节能材料和建筑节能技术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我们提高技术水平以降低能耗,同时从管理学角度要求对各种建筑节能方案进行选择,从而找出最优方案。本文从建筑节能方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建筑中能耗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帮我们选择最优的技能方案。同时,本文还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李雪 《价值工程》2011,30(3):151-15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电力行业作为CO2减排的主力军,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本文简述了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对当前我国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析分析法分析了建立了一套影响发电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确定权重,然后对权重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阐述了我国电力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电力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吴雪  陈锦  李爽 《企业经济》2012,(6):11-14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阐述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选取了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指标,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应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开发碳汇潜力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通  姚德利 《价值工程》2011,30(34):85-88
面对环境的压力和能源危机,低碳建筑的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低碳建筑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将低碳建筑的理念总结为利用再生能源,节能减排,资源循环,耐久和结构设计灵活五个特点,并将低碳建筑的理念融入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阐述了每一阶段需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为实现低碳建筑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静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0,29(31):86-87
数据表明,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建筑业的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筑业低碳发展的必然性,借鉴发达国家建筑业低碳发展路径,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得出,我国建筑业低碳发展的路径为建筑行业内注重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发展、相关行业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创造建筑业低碳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价值工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1,30(22):5-6
低碳经济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相耦合。低碳经济发展涉及到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我国目前应采取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带动型、资本推动型、消费引导型、组织推动型和法律约束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马莉 《科技与企业》2012,(14):202-204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态城市所提出的低排放、低能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中山市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响应国家减少碳排放的倡议,然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对煤炭依赖、较高的能源结构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都决定了中山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瑞  贾广征 《价值工程》2011,30(1):61-62
目前,我国低碳建筑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有效支撑,还需进一步改善.本文在分析我国低碳建筑现状的基础上,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各阶段低碳建筑的运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童利军 《价值工程》2014,(20):20-22
房地产业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社会碳排放总量30%以上,房地产的低碳转型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之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增长,但这种粗放发展的房地产导致浙江经济对房地产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浙江可以围绕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这两个减碳重点的房地产开发领域,构建发展低碳房地产的"3+2+3"制度和技术集成体系。即,构建低碳房地产的3项基本制度、2类关键技术和3个保障机制,从而实现浙江房地产业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