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清 《发展》2002,(9):57-58
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甘肃民族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欠发达地区。2001年甘肃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人均GDP的二分之一强,尚不足全国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70%、全国的50%。在全省21个民族县(市)中,列入国家扶贫县的就有12个,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的全国特困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农牧民迄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根据民族地区近10年的发展实际,甘肃省委、省政府适时调整和制定了今后五年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周述实 《发展》2003,(2):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实现的宏标。甘肃省与全国,特别是与东部地区相比,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更为艰巨。甘肃省是西部的欠发达省份。在全国基本实现小康的起点上,2001年,甘肃省与全国的差距在四个方面最出:一是工业化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约55.19%,而人均工加值的差距就占其中的57.81%。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56.62%。三是生态环境严酷,森林覆盖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62%。四是城乡之间、地间…  相似文献   

3.
张宏 《发展》2009,(8):25-26
一、甘肃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必须加强经济与金融之间良性互动 (一)甘肃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金融发展滞后,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良性互动。一方面,甘肃省经济金融总量很小,人口虽占到了全国的2%,但到2009年6月末,GDP、存款、贷款都分别仅占到全国的0.9%、0.95%、0.84%,人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虽然近些年西部一些地区经济年均增速超过了20%,  相似文献   

4.
立足省情构建甘肃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文 《发展》2004,(3):46-48
甘肃经济滞后原因分析 甘肃2001年人均GDP 4173元,约占全国人均GDP 7517元的55.5%,与人均GDP最高的上海相比更是悬殊,只有其11.2%,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仅高于贵州.甘肃经济发展滞后,一是自然条件恶劣,水、交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及制度等生产要素相对稀缺;二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经济性和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5.
《开发研究》1989,(2):59-60
<正> 甘肃农村经济就总体而言,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初期,突出的表现是贫困落后。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46个贫困县,处于穷困状态的农业人口达1177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总数的68%;这些地区的耕地面积达371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不发达的明显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区相比差别悬殊。据统计,1986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45.80亿元,居全国第23位;农民人均消费235元,居全国第27位;粮食人均占有268公斤,居全  相似文献   

6.
姚昌义 《发展》2008,(4):93-94
一、影响甘肃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宏观因素 (一)甘肃财政拮据甘肃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均GDP为全国倒数第二名,经济欠发达造成了财政拮据,对省内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最能代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我国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相当大,2001年我国人均GDP最高的上海(37382元)是甘肃的8.98倍。省土地面积只有甘肃省的40%左右,实际可支配地方财力远超过甘肃省;西藏由于情况特殊,有国家和兄弟省的大力支持,其人均财政支出高达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东部GDP占6成经济增长14.24% 人均GDP近3万 东部地区2007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从绝对数值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55.83%,60.69%和92.14%.就相对速度看,东部地区GDP增长率为14.24%,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人均GDP高达29874元,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1.93倍和4.18倍.其中,上海市人均GDP位于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5倍.  相似文献   

8.
一、宜春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概状 宜春市位于江西的西北部、有着大多数中西部地级市的典型的特征.总人1754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占八成.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水平不高.江西2007年人均GDP12562元,在全国排24位.宜春市人均9441元,大幅落后于江西整体平均水平,2007年宜春市中心城区所在地袁州/区的GDP人均仅为7860元,不到江西平均水平的2/3.  相似文献   

9.
<正> 不发达地区省会市的农村经济有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点。以甘肃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的省会市——兰州市为例,其农村经济特点主要是:(1)双重性.兰州市一方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农村依托大城市,其经济发展在全省农村起着“龙头”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其农村经济又具有不发达地区的特征.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农村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03公斤;人均纯收入仅41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4%。(2)差异性及不平衡性。兰州市近郊4区主要生产瓜果、蔬菜,农业人口23.7万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一个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只有0.55亩,也没有什么矿产可采的资源小省。加上改革开放之前浙江又地处海防前线,国家对浙江的投资微乎其微,从1952年到1978年中央对浙江全省的投资总额只有77亿元,人均不足41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然而,改革开放之后,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到2001年,浙江全省GDP、人均GDP、外贸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均上升到全国第四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第三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各项经济…  相似文献   

11.
郭志仪  田宝 《发展》2007,(12):134-135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甘肃69个县域的人口占全省的70.26%,但GDP仅占40.74%,财政收入只占16.24%,县域成为全省经济的薄弱环节,属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落后的区域经济.落后的经济状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金融支持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甘肃省投放农业、乡镇企业和农副产品收购的贷款仅占县域吸收存款额的26%,县域金融资源四分之三流向中心城市,金融没能有效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个崭新的概念——“环太湖经济圈”应运而生。它指的是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和浙江省的嘉兴、湖州五个城市。环太湖经济圈土地面积2738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100多万.环太湖地区的人均GDP5631美元,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GDP总量占全国GDP的11.6%,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3.4倍。但由于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太湖流域人均本地水资源量仅为39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  相似文献   

13.
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内陆,是我国资源大省,在174种已探明矿产中,10种储量位列全国第一。但甘肃却是我国经济发展滞后地区,2009年GDP总量在全国31个省份的排名是第27位;在工业能耗方面消耗也较高,据统计2008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2.01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2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7倍。  相似文献   

14.
李宏 《发展》2005,(6):26-27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村人口占全省的79%,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山地、高原、沙漠、戈壁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8.4%,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土地报酬递减。因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人的提高。在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上,应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甘肃自然条件恶劣,绝大多数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繁,部分地区高寒阴湿,各种灾害始终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一项权威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甘肃3年一小旱,10年一大旱,65年一特大旱。而近百年来旱灾频率增加10%,开始进入高频期。另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甘肃全省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2%,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3%,而且分布极不平衡。甘肃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16.
姚兵祥  魏奋子 《发展》2008,(6):70-71
建筑业在甘肃省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十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除2005年为8%外,其余各年份均达12%,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工业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甘肃建筑业在解决就业、尤其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贡献突出。但在2006年,甘肃省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剧降至3%,这一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分析甘肃省建筑业现状及竞争能力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对于找准问题原因,进而提出提升甘肃省建筑业竞争能力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省份,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年降雨量是全国年均降雨量的47%;同时,甘肃是西部地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农业是传统产业,也是耗水大户,农业用水占甘肃省总用水的7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百分点。基于甘肃成为全国第一个省域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的重要背景,从产业链设计、模式选择、空间布局3个方面探讨以节水为主的循环农业的具体实践模式,以期为甘肃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如何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含琳 《发展》2003,(5):8-9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也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可见其重要性。从现实来看,甘肃的城镇化发展步伐在全国是比较慢的。截至2002年底,全省城市建制已发展到14个,其中,10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在全国各省区城市个数中居第21位。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24.51%,居全国第27位,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甘肃省城市水平排在第9位,在西北5省区中居第5位,其余4省区都在32%以上。尽管如此,甘肃省的城市和小城镇在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年甘肃…  相似文献   

19.
许进 《现代乡镇》2005,(7):37-4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然而全省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仍欠发达,人均GDP总量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农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地方有相当部分农村仍很贫困,个别县(市、区)财政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0.
海南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制约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省主要贫困人口都分布在中部地区,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中部与沿海市县的差距越来越大。1999年,6市县GDP40.73亿元,占全省GDP的8.64%,人均GDP3542元,相当于全省人均GDP6383元的55.48%,在全省市县GDP总量排序中,6市县都排在倒数10名内,其中有5个市县排序位列最后5名。中部地区经济滞后,严重地拖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只有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